自2014年以来,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不绝于耳,Libra的出现,让议论的声量也随之高涨。央行数字货币或是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变革,未来支付将更加便捷和透明。
银联董事长邵伏军坦言,随着数字货币大运用和普及,支付清算机构可能不复存在。
目前,数字货币普及还为时过早,变革仍是空谈。不过,传统商业银行和支付清算机构已经嗅到了危机。是挑战?还是机遇?新世界中如何据守市场阵地?在这新浪潮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借势发力,提前布局,显得至关重要。
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进行五年,现在已经“呼之欲出”。
此前,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由央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对现有商业银行体系造成根本性冲击。
报告:105个国家正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金色财经报道,大西洋理事会的地缘经济中心发布了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CBDC) 跟踪的重大更新。根据追踪数据显示,占全球 GDP 95% 以上的105个国家正在探索CBDC,50 个国家处于探索的高级阶段(开发、试点或启动),创下新高。此外,追踪器详细说明10个国家已全面推出数字货币。
在 G20 国家中,有 19 个国家正在探索 CBDC,其中 16 个国家已经处于开发或试点阶段。它们包括韩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bitcoin.com)[2022/6/7 4:07:36]
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将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央行做第一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更适合中国国情。这样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易纲:继续推动在央行数字货币和监管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探索:12月9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展望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展望未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香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香港可进一步发展人民币产品和工具。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可基于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连通机制,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计价产品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未来,我们可继续推动在央行数字货币和监管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充分挖掘金融科技的发展潜力。(一财)[2021/12/9 13:01:46]
此外,穆长春还透露,采用纯区块链架构无法实现零售所要求的高并发性能。所以最后我们决定央行层面应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不一定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
度小满金融区块链负责人李丰告诉锌链接,双层运营体系在当前是比较合适的,但只是过渡方案。等时机成熟,未来极可能直接面向公众,双层变单层。
迈柯荣徐阳:央行数字货币是一场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8月17日消息,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表示,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无疑是一场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在金融科技大数据时代,对主权国家来讲,最好的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管控范围的主权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与移动支付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移动支付工具的资金转移必须通过传统银行账户才能完成,采取的是“账户紧耦合”的方式。而央行数字货币是“账户松耦合”,即可脱离传统银行账户实现价值转移,使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央行数字货币既可以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可以实现可控匿名。(证券日报)[2020/8/17]
数字法币呼之欲出,对整个金融体系是一次大的冲击,尤其是支付清算机构。如果区块链技术覆盖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全过程,那支付清算结构会被摒弃,转结支付机构也将被边缘化。
声音 | 央行数研所课题组: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课题组发文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冲突。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不能离开集中式账户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统之上,这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相冲突。因此,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 中国金融杂志)[2020/2/21]
支付清算机构担忧:或被取代?
如果央行直接面向公众法行数字货币,那么支付清算机构还能否存在?又该充当怎样的角色?
就在同一场论坛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伏军发出同样的疑问。他坦言,数字货币的出现是对银联最大的挑战,也是银联最关注的问题。
以Libra为例,机构或者用户注册以后,会分配一个全球通用加密账号,一个账户。通过利用Libracode进行不同地方货币转移,实现点对点的交易。
声音 |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存在六大法律问题:在1月13日北大国发院举办的“数字货币未来”研讨会暨《数字货币-领导干部读本》发布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无论是发行私币,还是发行法定数字货币都必须要考虑公权力在当前是有具有影响力的,法律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黄震认为,数字货币推出存在六个主要的法律问题:第一,如果想绕过法律两个字,建议不要叫“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叫法偿数字货币;第二,监管和操作的问题,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合法性如何来实现;第三,如果我们推出数字货币,与此相关一系列的金融生态法律制度配套问题;第四,其底层逻辑和底层法律;第五,消费者保护还有数字货币的生产问题,能不能保证每个人的钱包是绝对安全的;第六,全球监管的协调,特别是国际标准的制定也应取得中国的制度性的话语权,以及有关规制的主导权。[2020/1/14]
这个交易过程采取分布式计账,有Libra系统验证者、存储更新账本,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对账,整个交易下来对转结清算机构是颠覆性的变革,看不到商业银行和转结清算机构在这其中是什么作用。
虽然央行数字货币将采取双层运营体系,但这个体系下也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在央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体系下,区块链覆盖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的全过程,整个交易的转结是由区块链网络协议直接完成。如此,支付清算机构会被摈弃,转结支付机构也将被边缘化。
第二,双重投放体系中,代理发行机构用自己的标识发行数字货币。
支付清算机构可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来支持数字货币的转结清算,通过向央行缴纳准备金获得数字货币的发行量,发行的数字货币成为代理投放机构的负债,各个代理发放机构需要对这些数字货币有标识,同时监控数字货币流通。
邵伏军认为第二种情形下,转结清算机构还是能够发挥作用,找到各自角色。
“这类似于在现有的银行账户体系当中,新增数字货币账户,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各家银行数字货币支付转结的区块链网络,当数字货币账户发生跨行交易时,支付清算机构可以对发行机构最终使用者的结算金额进行记录。”
简言之,清结算机构短时间内并不会被取代,不过,其地位不复从前。
区块链初试锋芒
“现有支付清结算广为诟病的效率和成本问题,其实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组织机构、垄断、历史等问题”,李丰告诉锌链接。
在国际支付业务中,支付交易信息要在多家银行机构之间流转、处理,支付路径长,客户无法实时获知交易处理状态和资金动态,银行的对账、流动性管理等环节也推高了业务处理成本。
区块链技术点对点传输,给支付领域赋予新的思路。
早在2016年,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就已宣布,将把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应用到银行间结算和支付领域。
Visa计划使用BTL的银行间结算平台Interbit,来评估区块链技术能否为银行间的国际转账降低成本、结算时间和信贷风险。而区块链和电子货币可以在加快交易的基础上,保护银行的数据免遭欺诈和黑客攻击。
2018年8月,中国银行通过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成功完成河北雄安与韩国首尔两地间客户的美元国际汇款,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笔应用自主研发区块链支付系统完成的国际汇款业务。
中行自主研发的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投产后,银行通过接入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在区块链平台上可快速完成参与方之间支付交易信息的可信共享,并在数秒之内完成客户账的解付,实时查询交易处理状态,实时追踪资金动态。同时,银行可以实时销账,实时获知账户头寸信息,提高流动性管理效率。
同年10月,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合作推出行业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跨机构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查询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机构间去中心化数据共享协议,从技术上确保多家机构间一对一的独立数据加密传输,同时可以利用智能合约等技术,量化各家机构间传输数据的质量与价值。
应用金融科技提升跨境效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金融机构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看来,区块链在支付结算的应用仍是初试锋芒,仅仅是小范围的尝试,要大范围推广,恐怕还是长路漫漫。
在“被变革”中找机会
作为“被变革者”,支付清算机构并非前路黯淡。
“短期内并不会对现有支付清算机构带来多大影响。并且跨境支付清算机构会一直存在,除非人民币成为唯一全球货币”,李丰告诉锌链接。
京东数科区块链产品创新负责人、区块链联合实验室创新生态负责人张作义有相同的观点,他告诉锌链接,一方面是因为央行在相关新闻中已经明确表示了不会对现有体系带来很大的影响,更多的是新技术、新机制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货币仍处于试点阶段,除了技术方案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和货币流通段的企业共同协商和解决,不可能短期内单方面完全实现。
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公司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段永朝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不预设技术路线,保持“中立立场”,预示着,央行数字货币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即使数字货币全面普及,对金融机构而言并非甚至不是“打击”,而是“机会”。
张作义告诉锌链接,支付清算过程中,区块链最大的好处就是在结算双方之间,通过提前预置的智能合约实现自动清结算,并提供不可篡改的可信对账记录。
除此之外,李丰认为,区块链去中心化思路能够解决组织利益分配问题,进而解决效率成本问题,这是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和清算方面的核心作用。同时,通过去中心技术来立一套新的支付网络,杜绝垄断情况发生。
作为监管和运营的支付清算结构,未来的作用会越来越“轻”,如果不想被完全取代,还需要求思求变,不主动变革就会出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