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3月24日,100天前的盎然春天,仿佛万物都在等待一次破土新生的时机。那时,币看团队怀揣着酝酿已久的笃定“火种”前往东京,向整个行业宣布“K站”的诞生。100天过去,币看K站亦即将开启公测。从宣布到即将公测的这段时间里,K站的产品和运营如何?币看K站团队在这一路上做了些什么呢?
且不说币安的公告是否能够真正解释这次事件,但是事实已经发生,大量的用户KYC资料已经在电报群发出,而且很多KYC中都带有写着“币安日期”的纸条,这其实已经说明,有些币安用户的KYC资料确实泄露了。更有意思地是,这个发布KYC资料的电报群很快就被解散了,在解散前,电报群中的人数已经接近1万人,可见此事造成的影响确实很大。
2
不仅是币安,其他交易所也出现过信息泄露的事件。近期,很多用户都会收到数字货币相关的推销电话和短信,这些人会自称是来自火币等交易所,并且能够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希望用户能加入微信群。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大量交易所用户信息可能已经遭到泄露,交易所用户数据已经成为了很多不法之徒的重要目标。
50万枚LTC从未知钱包转入币安,价值约3745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Whale Alert数据显示,50万枚LTC从未知钱包转入币安,价值约3745万美元。[2022/12/15 21:46:20]
交易所“黑客”风波不断,还真的安全吗?
其实,这已经不是币安第一次遇到“黑客”了。今年5月,币安发生过更为严重的盗币事件,黑客直接攻入了币安的系统,而且一次性转出大量比特币,还没有触发风控系统,最终导致黑客从币安热钱包转走了7000枚比特币。虽然币安最后自己出钱填补了这个窟窿,但是也可以看出币安在安全方面确实有些漏洞,这也难怪此次KYC资料事件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仔细想想,如果真的是黑客盗窃数据,其实这道理也能说得通。现在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数据安全系统还没有很完善,盗取用户资料比直接盗币来的简单多了,拿着用户资料去威胁交易所给钱,做这个事情的效率,比起辛辛苦苦去盗币要高很多,而且最终也能获得几百个BTC的收益。
币安智能链上借贷协议Neko Network遭攻击,疑似400万美元被盗:8月13日消息,币安智能链(BSC)上借贷协议Neko Network遭攻击,疑似400万美元被盗。攻击者利用协议漏洞以用户名义抵押资产产生借贷,并将借得资金直接发送至攻击者自己地址,Neko Network借贷功能已暂停,所有资产池已冻结以避免更多攻击发生,由于时间锁的设定,需等待24小时才能开放资金池,让用户提出池内资金。Neko Network是由零息货币市场协议Maze Protocol团队开发的产品。[2021/8/13 1:52:23]
所以,整体看来,盗取用户资料对于黑客而言,是个“高性价比”的活儿。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这真的只是个黑客事件?
3
假黑客,真员工,泄露资料的是自己人?
随着事件的发酵,币安和黑客的谈判记录疑似曝光。根据Coindesk的消息,周三公布币安KYC信息之前,笔名叫作“BnatovPlaton”的黑客与Coindesk记者进行了长达1个月的沟通。
MDEX.COM将于4月8日开启币安智能链BSC单币质押挖矿、交易挖矿和流动性挖矿奖励:据MDEX官方公告称,将于2021年4月8日20:00(UTC+8)正式部署币安智能链(BSC),同步开启单币质押挖矿、交易挖矿、流动性挖矿奖励。并开放MDX在火币生态链(Heco)与币安智能链(BSC)的跨链互通,后期将陆续支持及开放其他币种的跨链交易功能。详情请见官方公告。[2021/4/5 19:47:29]
在这场沟通中,Platon表示整个事件要追溯到5月份币安热钱包被盗,当时币安只声明了黑客盗取了大量用户API秘钥和其他信息,但是并未提及用户信息也被泄露。
Platon随后又说,他不是币安被盗事件的黑客,但是他拿到了部分币安用户的资料。更有意思地是,Platon声称很可能是交易所内部人士帮助黑客公开了很多API信息,允许黑客直接访问客户帐户,从而导致了最终用户资产的丢失以及信息资料的泄露。
Bibox“跨市场套利”新增支持币安账户:Bibox“跨市场套利”新增支持接入币安(Binance)账户,此前,已支持接入火币(Huobi)、OKEx账户。Bibox“跨市场套利”在双边平台同时进行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交易,买卖同步,赚取平台间瞬时价差,低风险。并支持BIX抵扣交易手续费。[2020/5/28]
来源:Coindesk
内部员工联合黑客泄露用户隐私,这对于币安来说,可能是非常致命的打击。要知道,Facebook用户隐私泄露后,遭到了多个国家的调查,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到美国国会参加了听证会,最终Facebook支付了50亿美金的罚金才得以和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和解,扎克伯格本人也失去了用户隐私权方面的最终决定权。
币安属于数字货币交易所,可能不会受到美国监管部门的制约,但是用户隐私泄露事件在当代互联网时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内部员工泄露属实,那么币安内部的风控都没有完全做好,更何谈对用户的安全呢?
币安支持ONT主网切换及上线ONT/USDT交易市场:本体(ONT)主网将于2018年06月30日上线,币安将支持本次主网切换,并按月分发ONT主网上线后所产生的ONG。另外,币安将于2018年06月08日15:00上线 ONT/USDT交易市场,[2018/6/8]
数字货币行业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各种购买KYC信息的消息满天飞,这就导致很多用户的KYC信息也非常混乱。因此,要想真正追查出事件的“始作俑者”确实非常不易。数字货币交易所既然承载着交易的服务,最基本的用户资料以及资产的安全必须要能保障,否则用户就等于在“裸奔”,而且毫无安全感可言,那么这家交易所可能也很难发展地长久。
4
互联网黑产,员工倒卖用户隐私很常见?
不止是币安,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出现过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相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很多推销机构会莫名其妙地给我们打电话,甚至通过身份证号,不用千元便可买到包括各种个人信息。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告诉这些机构,那么他们是如何拿到的呢?
根据已经发生的用户信息泄密事件来看,内部员工泄密是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似乎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黑色产业。这些员工通过售卖用户信息,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
根据新闻报道,此前有银行员工以20-50元每条的价格,将800余条包含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余额、手机号在内的储户信息售卖给上线,上线再从多家银行收集信息,最终统一专卖,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获利。
试想下,银行这种风控如此精密的机构都会出现信息泄露事件,更不要提普通的互联网公司了。因此,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
甚至还有几年前,苹果5C发布以前,有一家代工厂的工人从厂里偷走了数千个iPhone5C外壳。据悉,这名员工在一名保安的帮助下,在驾驶一辆装满iPhone5C外壳的卡车时避开了监控摄像头。当时,这是苹果供应链中最具破坏性的泄密事件之一。iPhone5C的图片出现在互联网上,破坏了苹果9月份的发布会。
从那时起,苹果公司加大了努力,以减少工厂盗窃和泄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苹果成立了“新产品安全团队”以监控敏感的供应商安全事宜。从那时起,该团队已经阻止了大多数设备泄密事件。
然而泄密仍然是一种威胁。电子泄密尤其麻烦。即将发布的iPhone的CAD渲染和原理图泄露已经展示了可疑的三镜头摄像头设计。苹果要求供应商运行物理上独立的计算机网络。对于CAD渲染图,苹果需要在第一网络内部有个额外的隔离网络。CAD文件被加了水印,以阻止员工拍摄屏幕截图。
图:网上流传的新一代iPhone
这些泄密的主要需求者是周边配件的生产商,如保护套、充电线、耳机、贴膜等厂商,还有那些需要新闻信息的自媒体。
5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现在的互联网信息倒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三个,分别是数据源头、中间商和消费者。
数据源头为掌握核心数据的机构工作人员,俗称“内鬼”,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可以毫无成本地获取用户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卖给中间商。中间商里面还有大、小之分,大中间商的数量不多,但是在整个产业链中影响巨大,他们负责和各个“内鬼”对接,然后掌握着大量的隐私数据。
随后,这些大中间商再将数据分销给小中间商,这些小中间商再对接集团等有需求的消费者。整个产业链分工明确、结构紧密,并且很难进行追踪,从而使得这类黑产有很强的生命力。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网络黑产参与者已经超过了40万人,整体年产值竟然超过了1100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对于网络黑产,传统的“亡羊补牢”的方式可能已经无法有效地进行对抗。
作为防守方的互联网企业应当主动出击,通过情报收集、风险侦测以及威胁感知等新型的方式方法,以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打击互联网黑产,为用户创造安全、纯净的互联网环境。也只有这样,这个互联网平台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获得用户的青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