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引发的法律问题依然在影响整个加密货币行业。
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显示,两年前曾引发行业热潮的BancorBNT代币如今已经“惨不忍睹”,价格从2017年7月的4.49美元下降到了0.44美元的历史最低点。
当然,Bancor项目的主要投资人仍然持有这些代币,比如e投睿首席执行官YoniAssia。YoniAssia认为Bancor当年1.53亿美元的ICO几乎可以算是行业的“转折点”,他坚持持有BNT代币也是出于对该团队的信任。
BNT代币用作为Bancor平台所有资产的做市储备货币,为网络上的ERC-20代币提供快速流动性,根据Etherscan上的BNT代币交易记录,每周通常会有大约100-250名交易者进行代币交易。
但问题是,Bancor平台上交易的很多资产都存在法律问题,该公司不得不在7月8日发布了一条新政策:由于“监管不确定性增加”,禁止美国用户访问Bancor平台。一位匿名美国Bancor用户表示,他非常失望无法在继续使用自己的BNT代币,因为该平台现在美国市场受到了限制。
聚币Jubi:关于网络不实谣言的声明:近日,个别用户在社群中传播关于聚币Jubi团队的不实谣言,对此,聚币Jubi郑重声明:聚币Jubi平台产品及团队人员一切正常,谣言系群内用户恶意杜撰。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不信谣,不传谣,对于造谣者聚币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币Jubi于2020年2月被新加坡Uniweb集团全资收购,并取得多项新加坡金管局豁免经营权,公司及团队均在新加坡,将始终遵循监管法规、合规运行保护客户资产安全。[2020/8/22]
然而除了那些涉及法律问题的利基产品之外,交易者还尝试使用该平台寻求以太坊和EOS等数字资产的套利机会。MichaelSafai来自旧金山基金公司DexterityCapital,他解释了如何使用Bancor进行套利:
“很多人”会同时向Bancor和EtherDelta下订单——EtherDelta是一家交易所,曾在2018年因交易未注册证券被起诉——然后这些人会撤掉一些利润较低的订单,通常此类交易的金额在10,000美元至100,000美元之间。
动态 | 印度德里提交关于Coinsecure盗币案件的指控表:据Times of India报道,印度德里提交了一份关于Coinsecure盗币案件的指控表。提交的指控表围绕着Coinsecure首席安全官,他被视为主要嫌疑人之一。高级警官表示,基于数据,调查显示黑客是公司内部人员,查获的公司服务器和计算机仍在分析中。据此前报道,印度三大比特币交易所之一Coinsecure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该交易所438个BTC失窃,价值约330万美元。[2018/9/10]
MichaelSafai说道:
“这就像是一场接棒游戏,肯定会有人承担损失,有些人支付更多gas交易费用不过是想吸引更多人入场……最后只有一个赢家通吃。”
MichaelSafai补充称,由于2018年美国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利基代币交易的打击,在市场上引发了“寒蝉效应”,此类活动之后已经有所减少。从那以后,大多数Bancor的交易活动都来自非美国的司法管辖区。土耳其交易员FurkanAhmetSunman透露,如今他每个月仍在Bancor平台上交易10,000美元左右的加密货币,他这样说道:
关于用户低价购买ETH事件 OKEx发布回应公告:之前,OKEx出现以低价购买ETH的事件,为此,OKEx发布关于ETH超低价巨额成交的情况说明:“2018年1月14日20:15分左右,OKEx币币交易的ETH/USDT交易对出现超低价巨额成交单,大量ETH不计成本地快速卖出。经技术部紧急调查,超低价巨额成交单是因为某用户在12分钟内,连续5次通过市价单快速卖出大量ETH。OKEx正在紧急联系成交用户,协调解决方案。”[2018/1/15]
“Bancor转换代币非常简单,也可以保护我的身份。一般来说,我会选择使用Bancor进行交易,因为它支持无限制地使用我的钱包或代币。”
一位不愿透露露姓名的Bancor公司顾问声称,尽管Bancor在代币销售期间已经完成了“他们谈论的几乎所有事情”,但该团队目前仍然在使用此前代币销售期间募集到的资金做其他各种事情。这位顾问质疑说:
声音 | 社科院教授:Libra将打通法币和比特币等主流币价值兑换通道 打破美联储模式或是破冰之举:据封面新闻6月20日消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特聘教授王彬生认为,Libra基于区块链技术原理发行的token。“只要具备区块链的特征,必然是跨国界的和可自由流通的,因为脸书是互联网巨头,该事件将是区块链世界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他还表示,“主流社会传统的金融资产向虚拟世界转移大幕即将拉开,将直接打通传统法币和比特币等主流币价值兑换通道,而且在未来将直接导致比特币价格暴涨。打破美联储模式可能是破冰之举。[2019/6/20]
“Bancor是否配得上募集那么多资金?我觉得可能配不上。”
Bancor想要构建自己的加密帝国
由于没有公开信息披露,我们很难确定Bancor使用了此前代币销售期间募集到的资金做其他各种事情。
数据:拉丁美洲地区51%的消费者已经使用加密资产进行了交易:金色财经报道,在今年 3 月至 4 月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全球超过 35,000 人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在COVID-19流行期间开始的数字支付革命正在巩固和推动拉丁美洲对加密货币的兴趣。万事达卡2022年新支付指数显示,该地区51%的消费者已经使用加密资产进行了交易,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已经使用稳定币支付了日常购买费用。
新支付指数每年评估消费者对新兴支付方式的行为。在第二版中,该研究表明,金融创新加密货币、DeFi、区块链、NFT在该地区注册了重要活动,消费者渴望更多地了解这个生态系统。
在拉丁美洲,54% 的拉丁裔消费者对数字资产作为投资的表现持乐观态度。同时,三分之二的拉丁美洲人希望在日常运营中更灵活地交替使用加密货币和传统支付方式。调查显示,如果加密货币由受信任的组织发行或支持,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消费者会更有信心投资(69%)和支付/接收付款(67%)。另有 82% 的人承认他们希望直接从他们当前的金融机构获得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功能。(prnewswire)[2022/6/23 1:25:46]
根据以色列企业管理局披露的文件显示,Bancor联合创始人GaliaBenartzi和GuyBenartzi现在拥有几家创业公司的股份,包括BlockchainIL,LiquidEOS和LiquidApps。
GaliaBenartzi和GuyBenartzi与Bancor另一位联合创始人EyalHertzog均显示为LiquidApps公司联合创始人,而在该公司的八位联合创始人中,只有两位不是Bancor创始团队成员。
此外,非盈利性组织BancorFoundation与以色列非营利性实体LocalCoinLtd达成合作共同负责平台开发,BNT代币持有人、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家TimDraper和Bancor创始团队均被列为该公司股东。TimDraper透露:
“我认为Bancor创始团队一直在努力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体系,我希望Bancor代币可以覆盖全部使用场景,从简单的市场代币到个人代币。未来,每个工人都能拥有该代币,企业主必须购买BNT代币才能让员工为他们工作。”
BancorICO完成之后,GaliaBenartzi和GuyBenartzi的所有“加密活动”都发生在了以色列,从LiquidEOS到BlockchainIL,这些企业的股东都有重叠,里面甚至还有GaliaBenartzi和GuyBenartzi的亲戚。
就目前而言,Bancor已经成为一个超越平台本身的代币生态系统中心。
根据Bancor官方博客中披露的信息,该平台迄今已经促成创建了148个代币,以英国租赁公司Chintai创始人MichaelFletcher为例,他使用Bancor平台实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为小众项目提供资金流动性。用户可以直接使用Chintai代币CHEX支付租赁服务费用,但该公司可以直接在Bancor平台上把这些代币转换为EOS。MichaelFletcher解释说:
“Bancor和BNT代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你获得大量流动性,一旦价格飙升,Bancor仲裁员就会平衡代币。”
法律问题
不可否认,Bancor的确受到全球加密爱好者的欢迎,也是一款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平台和交易者之间的法律责任问题目前似乎比较模糊。
另一方面,Bancor似乎非常重要流动性,但对平台安全性却没有太多关注。
2018年,黑客从Bancor平台上偷走了价值1350万美元的代币,但这件事让人们发现Bancor有一个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保护用户的内置后门,也引发了该团队法律责任的问题。
法律公司AndersonKill律师StephenPalley认为,交易所或代币发行方在销售代币时如果没有披露资产可能被销毁、或随意移动的行为,涉嫌违反州和联邦两级的消费者保护法——虽然美国人现在不能再使用Bancor,但一些美国用户表示曾在2017年ICO期间购买了BNT代币。
然而如果你关注Bancor官方网站的话,会发现上面有提到:
Bancor有权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停止”其平台上的任何“内容”,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区块链上删除,创建或移动代币。
另外,根据本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声明,任何参与数字资产证券交易的实体都将在联邦证券法的管辖范围之内,目前尚不清楚Bancor平台上的数字资产是否会被归入到证券类别。
201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加密交易平台EtherDelta采取了执法行动,据称Bancor团队已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了接触。
Bancor这种业务模式的确独树一帜,他们是否会进入到监管机构的“瞄准镜”内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