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比比特币更稳定 但只是暂时的_DOM:dome币没救了吗

在宣传稳定币时,人们通常会形容稳定币拥有加密货币所有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价格上的波动性。然而,稳定币的这种设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谎言—或者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市场营销的噱头。

稳定币,不论是由银行账户中的美元还是智能合约中的加密货币所支持,必然具有中心化的属性,这就使其与比特币所提供的一切大相径庭,而且容易监管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我曾经写到过没有太大的必要在公共区块链上发行稳定币。

与稳定币相关的交易对手风险和监管风险创造了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这些项目总是存在完全崩溃的可能性。加密货币用户似乎至少可以通过Tether的例子理解这些风险,但实际上,在涉及到用加密货币质押的或者更监管友好的稳定币时,这些问题也不应该被低估。

稳定币的风险

韩国5大加密交易平台拟从本月开始试行上币审查联合指南:8月11日消息,韩国5大加密交易平台(Upbit、Bithumb、Coinone、Korbit和Gopax)计划从8月开始试行加密资产支持(上市)审查的联合指南,对Token上市进行审核。此前消息,韩国5大加密交易平台于6月份成立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联合协商机构(DAXA),将并制定Token共同审查标准。(News1)[2022/8/11 12:18:32]

不论是对Facebook即将推出的、类似针对传统线上支付的鲁本·戈德堡机械一般复杂精密的“加密货币”,还是MakerDAO提供的、用加密货币质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DAI,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项目可能在顷刻间分崩离析。

由真实世界的资产支持的稳定币存在两个主要的风险,以及监管压力。大多数加密货币用户都很清楚针对Tether的USDT的各类指控,但其实风险也存在于那些由与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且颇有声望的金融机构所管理的稳定币中。

韩国5大加密交易所将成立联合协商机构并制定代币共同审查标准:6月13日消息,韩国5大加密交易所(Upbit、Bithumb、Coinone、Korbit和Gopax)在今日“恢复虚拟资产市场公平和投资者保护”会议上,宣布将于下半年成立联合协商机构,以防止Luna事件再次发生,并于今年下半年启用上币等相关的共同审查标准。

在此联合协商机构中,5大加密交易所的CEO将参与交易支持、市场监控以及合规监控相关工作组。从9月起,联合协商机构将制定虚拟货币预警系统和代币下架标准,并提供白皮书、评估报告等虚拟货币信息。此外,通过应用共同制定的危机应对计划,在发生Luna危机等代币运行危机时,该机构将制定计划讨论是否允许虚拟货币的存取款及交易,以及下架代币的日期等共同应对措施。此外,如果通过引入预警系统判断流通或价格的快速波动导致市场秩序受损的风险较高,各交易所则根据共同标准发布投资者预警。(韩联社|)[2022/6/13 4:22:33]

虽然监管机构目前允许这些稳定币在运营时不必对每笔交易背后的身份执行KYC和反法规,但我们并不清楚这种监管环境能够持续多久。回顾过去,监管机构最终叫停了那些没有在系统内追踪资金流向的中心化数字货币,例如E-gold和LibertyReserve。这类稳定币被犯罪活动利用,因而面临监管机构的打压,大概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报告:与6月份相比,7月前15大交易所的总交易量大幅增长:8月8日消息,CryptoCompare已发布了7月份交易所报告。报告指出,7月份顶级交易所的交易量增长了42.1%,至3340亿美元,而较低级别的交易所成交量则下降了38.1%,至2240亿美元。目前,顶级交易所占现货交易总量的60%以上。

报告还指出,与6月份相比,前15大交易所的总交易量大幅增长,平均涨幅为69%,总成交量与3月份的高点持平。(BeInCrypto)[2020/8/8]

当然,由托管机构代表用户持有这类稳定币的计划是可行的。毕竟,加密支付appSpedn就是这样做的。几周之前,Spend因为与星巴克及WholeFoods等商家的“整合”而获得了大量关注。这个应用受托管且与监管机构合作友好的本质引发了比特币用户的批判。

声音 | 互联网金融协会肖翔: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存在5大风险: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肖翔发文表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存在5大风险。一是隐私性有待加强。二是上链前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三是区块链智能合约存在不确定性,一旦有漏洞被利用,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四是窃取或删除私钥等会危害相关资产或数据所有者的权益。五是目前区块链架构要满足金融系统可用性与业务连续性要求还有一定难度。 对于这些行业痛点,他表示可以加强政策监管,重点关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可能对现有法律体系和监管框架带来的影响与挑战。从业机构需要深入研究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断实现区块链核心技术突破。[2018/11/13]

然而,如果这个计划是为了建立一个基本上受托管的系统,这就让我们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上,为什么这类代币一开始需要在公共区块链上发行呢。

在基于算法、理论上更去中心化的稳定币中,也存在两个关键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系统的底层代码或经济有关的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

被监管机构叫停。

Nubits可能是最好的例子,它是一种单纯用算法控制的加密稳定币,在由于不可预见因素而跌破锚定价格后被销毁。这类系统极端复杂,一个问题被发现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而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损失的却是真金白银。

从上图可以看出,Nubits的价格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跌破锚定价格,而且在第二次下跌后未能回弹。在第一次崩溃期间,Nubits价格在一天之内从0.96美元下跌到0.58美元,并且在此后数日内跌至0.25美元。

BitUSD或许是DAI之前最成功的用加密货币质押的稳定币,然而2018年末,当BitUSD的价格在几天内从0.95美元下跌至0.72美元时,它也感受到了市场的怒火。直到2019年3月15日,BitUSD才再次达到1美元大关。

由银行账户现金支持的稳定币的历史似乎更平稳一些,但USDT已经出现过几次跌破锚定价格的先例。这些情况通常围绕着银行业务问题或者监管机构将采取严厉手段的媒体传言。举个例子,Tether宣布其账户的事件几天后,USDT价格从1美元下跌到了0.92美元。

作为用ETH质押的稳定币,MakerDAO的成绩在于其稳定币DAI的价格在短暂的流通期内始终保持在接近1美元的目标价格。

在跟踪市场上各种稳定币的整体健康状况方面,LongHash的稳定币健康指数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数据。

尽管我们经常听到像DAI这样用加密货币质押的稳定币是去中心化的,而且能够更好地抵抗监管压力,现实是它们在这一方面和Tether或者USDC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目前我们并没有一个足够去中心化、可靠而且值得信任的方案来解决预言家难题,这意谓着负责把DAI的价格锚定1美元的是真实的、可识别的人类。这些“去中心化”系统内部的预言机就是中心化的故障点。也就是这类系统中可能被监管机构瞄准的切入点,而在这一点上,由现实世界的资产所支持的稳定币同样面临着监管机构的严厉打击。

比特币作为无记名资产的价值

从各方面考虑,与稳定币相关的这些风险正体现了比特币的实用性。作为一种无记名数字资产,比特币并不存在稳定币所面对的交易对手风险和监管风险。

从短期来看,比特币的波动性或许很高,但是它并不存在用托管在中心化机构的现实世界资产支持的代币可能出现的崩盘风险,也不像那些用加密货币质押的稳定币那样存在激励设计不当的可能性。

话虽如此,本文所讨论到的稳定币的一些风险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比特币—尽管程度要小得多。

举个例子,在一个共识相关的比特币软件中可能存在一个漏洞并导致系统不稳定,但是比特币的共识代码比用加密货币质押的稳定币系统中的代码要简单得多,而且这些共识代码已经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运行了十多年。

由于并不存在监管机构能够切入的中心故障点,比特币受到监管约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而当比特币已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无记名数字资产的范例时,稳定币却依旧面临着传统银行和线上支付系统中存在的风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4:1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