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中本聪:大闹一场,悄然离去_DAX:IDA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沧海一声笑黄沾-华纳群星难忘您许冠杰

正文:3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这天下,功夫最高的,终究是时间。

在2018年10月的最后一天里,金庸去世的消息传来,以为又是一次乌龙,然而终究是真的。

中文世界,金庸无可逃避。绝大部分人都知道那句著名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即使你不曾逐字看过他的书,也一定看过书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他的英雄和美人,他的江湖恩仇和刀光剑影,填满了无数人仓皇的少年时代。

而十年前的2008年10月,中本聪向“加密货币邮件组”成员发送了比特币白皮书,从此逐渐开启了一个叫做区块链的新世界。2011年4月,中本聪发布最后一项公开声明,宣称自己“已经开始专注于其他事情”。此后,中本聪消失,再未现身。

时间是如此的奇妙,它把一场席卷世界的风暴转化成风和日丽的晴天,它又把蝴蝶翅膀的一次煽动扩大成一场超级台风。它毁灭,它又孕育。在2018年10月的最后一天里,在比特币十周年之际,一个叫区块链的世界开始公元元年纪年,而一个叫江湖的武侠世界却逐渐的进入公元后。

这两个世界最重要的集大成者与拓荒者:金庸与中本聪,一个逝去,一个隐去。

一个的离开结束了一个时代。

一个的离开开启了一个时代。

不管怎样,时间依然在静悄悄的流逝,甚至懒得扭头看一眼世间万物。然而人生不满百年,匆匆忙忙活一场终究是要大闹一场,在悄然离去,留下一点东西也好,留下一个涟漪也好。

金庸--江湖路远就此别过

10月30日晚上9点10分,香港《明报》网站发表《悼金庸先生》:《明报》创办人、著名武侠小说家查良镛先生,今日于养和医院病逝,享年94岁......《明报》在新闻业打拼多年,迈向一甲子,如非当年查良镛先生不怕艰辛,殚精竭虑,以一支健笔打出名堂,无以臻此。今先生遽逝,对《明报》、对香港新闻事业,乃至对华文文学界,无疑都是一大损失。

那是一种怎样的损失呢?作家陈冠中说:「在金庸之前也有很多武侠小说家,但是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的地位相当于鲍勃·迪伦之于民谣。」作家张佳玮说:「中国失去了自己的大仲马与巴尔扎克,自己的莎士比亚与狄更斯,失去了有史以来可能影响中文读者最多的人。」

金庸对于一代人的影响之大大概是方方面面的,正如蒋方舟在微博中写的那样:小学看小说《天龙八部》,乔峰在聚贤庄和大家喝绝交酒,向望海上前敬酒,乔峰说:“你跟我有什么交情,你也配和我喝酒?”然后把对方摔出去了。那是我第一次心动,这一幕也定格了我之后几十年的男性审美。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靠金庸先生的小说开启了对人情世故的启蒙。

而对于我也同样的如此:黄蓉向郭靖望了一眼,见他凝视着自己,目光爱怜横溢,深情无限,回头向父亲道:"爹,他要娶别人,那我也嫁别人。他心中只有我一个,那我心中也只有他一个。"这一幕也同样定格了我之后几十年对于女性的审美。

这种影响是一种深远漫长到甚至不知从何说起的影响,「一个人的离开结束了一个时代」这种说法已经让人厌倦,但当金庸的名字出现在灰暗的讣告上时,当金庸好友同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就只剩我一个人了」时,人们才发现,即使结束了那么多个时代,我们依然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个只能缅怀的时代。没有告别,没有遗言,这次,那个戴金丝眼镜的胖老头儿真的走了。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弟子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

那一年小郭襄十几岁,自此便再没音讯,而郭襄又住在你我心里。是否每个女子心中都有个风陵渡口的梦,每个男人心中又都有一个狷介轻狂、与世界为敌的杨过?

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爱情、友谊;邪恶、阴谋;看到花花世界、男欢女爱;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书里的人物是有情有义的,可能我们见了太多无情无义吧。

金庸的小说构建的武侠世界之所以让我们信服,不仅仅是因为情节的巧妙瑰丽,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侠之精神也正是金庸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的。

金庸在办《明报》时,因为敢于说话,得罪一些势力,有人把炸弹送到《明报》报社,香港政府派警察24小时贴身保护他,还准备了十个假车牌,每天换来换去,以防被人跟踪。「害怕,但没办法,已经骑虎难下了。太太和孩子顾不到了,自己生命都顾不到了。」他在《杨澜访谈录》里说。他给自己鼓劲儿:「即使危险迫在眼前,感到恐怖也不卑怯退却。因为我不想被我小说中的英雄们取笑啊!」

侠是精神而非身份。段正淳作为大理国王爷,一生朝三暮四,但要助萧峰而与数千豪杰拔刀相向时,段正淳只说了句“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虽千万人吾往矣。

金庸先生曾在《神雕侠侣》中写道: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而今我们也用这句话为老先生送别。

为一代人构建了一个瑰丽的江湖之后,他像自己笔下的侠客一样怀揣着秘密飘然远去,从此江湖永不再见

中本聪:世界开启悄然离去

我从2007年开始设计比特币。

从某一刻开始我确信

这世上存在一种不依赖信用的货币。

我无法阻止自己去思考它!

——中本聪

2008年金融危机,中本聪突然出现在密码朋克邮件列表中,提出自己的创意。

2008年11月1日,一封不起眼的帖子出现在一个秘密讨论群“密码学邮件组”里,帖子言论很大胆:“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而且无需受信第三方的介入。”帖子署名中本聪。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

在随后的十年里,正如大家看到的样子,比特币的诞生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又像是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从此一个叫做区块链的世界逐渐展开,并形成如今的全球性的技术风暴,甚至会形成一个叫区块链的时代。

从时间戳服务到工作量证明,从哈希激励到价值分割,比特币的诞生,新的时代来临了,技术带给人类真正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再从货币上来控制我们,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

然而“区块链的世界与AI智能不一样,因为它场景的多样性,个人的代入感都很好,所以每个人都有发挥的空间,也导致专家真伪莫辩,观点莫衷一是。加之很多人科学精神泯没,缺乏独立思考,莫名其妙的跟风让更多人难以真正理解区块链背后的科学、技术、自由和理性。”

我们回到开头,一开始说到比特币给了人类自由,是的,直到今天,我仍然是这样的信仰者。而区块链呢,似乎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代码的世界,代码公开透明,合约不可篡改,秩序至高无上,那它和自由相悖吗?或者是与人性相悖?

区块链的终极形态是让人害怕的,作为碳基生命的我们,如果真的只余下公开透明的0和1,那区块链到底是属于人类,还是属于AI?或者说区块链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

可能在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时间戳,到了那个时候,到底是区块链上的节点成了人的映射,还是人成了区块链节点的映射?这些问题一旦思考就停不下来,而且前景似乎并不乐观。但无论如何我们有多少哲学思考,我们先要真正明白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和商业,更核心的还有理性、科学和自由。

深谙密码学之道的中本聪,一直小心隐藏着自己,他聪明而谨慎,所有公开消息都通过暗网传达,很多人试图找出他,却始终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2011年4月,他发布最后一项公开声明,宣称自己“已经开始专注于其他事情”。

此后,中本聪消失,再未现身。

传奇也好,传说也罢,而起源于比特币的区块链创世纪,已经开启了。

谨以此文纪念金庸先生,也纪念比特币十周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61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