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最近看到行业内一些资深人士在讨论身份与契约相关的问题,学习后收获挺大,诚挚感谢他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和无私分享。在这里,我想结合最近在Web3社交网络赛道的学习和思考,进行一次梳理,一是强化所学,二是希望从身份和契约角度,结合Web3领域社交网络图谱协议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互联网经历了Web1.0、Web2.0,当前正在从Web2.0迈向Web3.0,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进行转移。业界对于Web1.0、2.0及3.0普遍的表述是:Web1.0可读,Web2.0可读且可写,Web3.0可读、可写且可拥有,如图1-1所示:
图1-1?互联网Web1.0-3.0的迭代演进
这样的迭代演进是基于底层技术架构变化而产生,而背后的驱动因素跟互联网发展到Web2.0时产生严重的中心化特征息息相关。
有人这样描述:Web 1.0 范式是平台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受益;Web 2.0的范式是用户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分配。凭借着自己对技术基础设施的控制权,社交媒体平台对用户创造的数字内容拥有着完全的所有权、控制权,平台可以决定编辑、修改、删除和屏蔽用户的内容,甚至可以删掉用户的账号,将用户驱逐出其社交网络。这些数字内容所创造的价值也由平台决定如何分配。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足迹,其价值也由平台无偿占有。
正如我在《从Web2.0到Web3.0,社交网络图谱聚合变迁三步曲》中描述的那样,我们通过注册、填写现实世界自己的相关信息,获取到中心化平台给予的一个身份,但这个身份我们并没有自主权。于是引发一个问题,离开了中心化平台,我们是谁?延伸一下思考,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离开了“各个中心化权威机构证明”,您还能证明您是您吗?(当然,后面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所以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区块链实际上是一个去中心化计算协议(Protocol),可以理解为一套代码制定的规则。特别是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出现,使得“Code is the law”成为加密世界的共识。同时,所有Web3应用都是基于区块链地址进行连接和交互,完全剥离了现实世界的身份,如国家、民族、肤色等;而地址的获取无需许可,没有职位、财富和地位等任何附加,在此你是自由和平等的。所有基于这些基础技术框架构建的应用,就是一串串软件代码,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即将到来的Web3.0虚拟世界、元宇宙等,他们是完全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一个体系,与现实身份无关。这颇具冲击力和想象力,让现实中追求自由、公平和渴望改变、寻找机遇的人充满期待。对此,我们是否可以说从Web2到Web3的迁移代表一种进步?正如亨利·梅因《古代法》里的一句话:“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YouTube探索Web3.0和区块链技术:金色财经报道,谷歌旗下的视频平台YouTube宣布,它正在基于 Web3.0和区块链技术进军NFT和元宇宙。YouTube在美国时间2 月10日由首席产品官 Neil Mohan 撰写的一篇博文中表示,希望在“更深层次”上将艺术家与他们的观众联系起来,并探索 Web3.0等最新技术的应用,从而让创作者、观众与广告合作伙伴都能获得最大利益。。
在博文中,Mohan 表示 YouTube 希望为粉丝提供一种可验证的方式,让他们拥有来自他们最喜欢的创作者的独特视频、照片、艺术,甚至是 NFT 体验。在源于元宇宙的建设方面,Mohan 表示 YouTube 可以让用户在元宇宙中一起观看视频。目前,YouTube 上的元宇宙将专注于展示与游戏相关的视频,让它们感觉更生动。Mohan 还表示,YouTube 希望对 Web3.0应用程序采取负责任的态度。“要确保我们以负责任的方式使用这些新技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但我们认为也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潜力。”
此外,Mohan 还谈到了 YouTube 即将推出的一些其他功能,例如频道指南、直播的分类评论和 YouTube 短片的超级留言。[2022/2/13 9:48:03]
而Web3社交网络图谱协议应运而生,似乎为此而来!
Web3 DApp是一套契约规则
在Web2中的应用程序表示为App,而在Web3中的应用程序表示为DApp,区别在于后者是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而更大的区别在于,App往往代表一个软件产品(Software Product),而DApp一般被称之为软件协议(Software Protocol)。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世界里,无论是是数字资产、加密货币,或者DeFi、去中心化存储等,其背后都是一种协议,也可称之为一种契约。
做协议和做产品的思路不一样:产品聚焦在功能、服务和业务逻辑层面,考虑的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交互;而协议则是约定与其它协议或标准之间交互和协同的规则,比如通过提供代币标准ERC20、ERC1155等实现资产标准化,方便各类协议方以“统一的代币标准作为基础资产协议”进行通讯和协同。一旦形成协议(达成契约),其作用在DApp内部或者DApp之间是一致且全局穿透的,因此减少了摩擦,极大提升协议之间可组合性和可扩展性,提升资产、数字资源的传输和利用效率,激发原生创新。
BTC突破35000美元关口 日内涨幅为10.41%: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BTC短线上涨,突破35000美元关口,现报35003.56美元,日内涨幅达到10.41%,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6/9 23:24:47]
不同DApp是不同功能的狭义经济系统
狭义经济系统是指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经济元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四个环节分别承担着若干部分的工作,分别完成特定的功能。DApp可以是一套狭义的经济系统,这跟其底层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方式有关,也跟DApp诸如代币经济(Tokenomics)模式、DAO的治理方式等运作方式有关。我们以BTC的分布式账本实现方式举例说明,如图3-1所示。
图3-1 围绕BTC形成的狭义经济系统
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实现的一个分布式账本,更为重要的是创建账本的过程,其实是打造一个“经济系统”的过程。通过“挖矿”、“记账”、“货币奖励”等规则,从一开始就将主体行为、经济活动、货币金融等诸多元素带入创建“分布式账本”的过程中,将技术、货币、主体行为及关系、信任模式、激励机制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一套“去中心化信任”的新型信任机制(共识机制),打造了一个“竞争算力-生产BTC-去中心化记账-奖励分配-交换及消费”的狭义经济系统。所以说分布式账本在其运作上是一套“经济系统”,不同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就是不同的经济系统。比如BTC区块链账本就是一套围绕“BTC”进行的电子现金交易系统;ETH区块链账本是一套基于不同智能合约的行业应用系统,目前主要是金融应用系统。
而这些DApp代表的经济系统都是以协议的方式实现,具有开放、无需许可、可扩展等特性,犹如一个个“乐高”,可以顺畅连接、自由组合和高效创新。这相当于不同经济系统的连接、交互和创新,促进了基于契约的Web3加密经济新业态形成和发展。
以“社交网络图谱协议+DApp”模式加速构建加密经济生态
LINK突破44美元关口 日内涨幅为9.06%: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LINK短线上涨,突破44美元关口,现报44.0091美元,日内涨幅达到9.06%,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5/4 21:23:45]
在《从Web2.0到Web3.0,社交网络图谱聚合变迁三步曲》中我曾经分析过,在加密的原生世界里,“协议”成为核心基本要素,而人被边缘化,结果就是各个DApp可以实现数据、资产、协议的互联互通,而人却是孤立的,更别说原生的人际社交网络。而Web3社交网络图谱协议的出现则填补了这个缺失,并将在Web3加密经济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Web3社交网络图谱以协议的方式实现,可与各种DApp的自由组合,实现“社交网络+DApp”模式。一方面用户具有自主权,可以以“地址”在各个DApp之间交互,快速扩展个人的人际网络,进一步构建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更大规模的社交网络图谱;另一方面,作为发起DApp的项目方,也因为跟社交网络图谱协议的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用户规模增长,渡过冷启动期,大大提升DApp商业应用价值。所以二者相互加持,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用户规模+社交图谱+DApp”的加密经济规模效应。
基于契约交互,设计并构建您的Web3身份
以地址跟各DApp交互,无疑剥离了用户身份,但交互过程中产生的链上数据为该地址所有,因此拥有该地址的用户就获得了数据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控制权。这些链上数据以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为背书,可信、可查、防篡改、防丢失,累积起来就形成用户的个人特征、社交关系和行为轨迹等,用户可以以此为自己画像,这在Web2中是很难做到的。这样一来,用户获得了主动权,可以通过规划设计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并基于协议(或者说契约)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的Web3身份”。其原理可以图4-1所示。
图4-1 基于DApp交互形成用户画像
下面通过使用社交网络图谱协议形成的个人主页进行具体说明,如图4-2所示。
图4-2 Web3用户个人的去中心化主页
这样的去中心化用户画像包括:
个人信息:如头像、昵称、地址(包括ENS),以及用户交互或者使用过的App和DApp,如Twitter、Opensea、Rarible等,点击进去可以看到相关的资产、收藏品、操作记录等。
资产:包括NFT、加密数字货币、凭证等;
内容:在不同的媒体上发布的文章、聊天记录等;比如你在Mirror上发布了文章,在这里被实时记录;
行为:在Uniswap、Opensea、Pancake等不同的DApp里的交易、转账、签名等形成用户的链上行为轨迹,可查询、可追溯;
徽章:参加一些链上或者链下活动,举办方授予的证书,是一种用户行为记录,更表示诸如荣誉、成就之类的象征;
凭证:以交易、转账、签名、捐赠、提案、投票等链上数据形成用户在Web3世界的行为凭证;
社交关系:从“你关注的人”和“关注你的人”两个方面来表示个人的人际网络,从而形成社交网络图谱。
这样的画像,映射到现实中,将形成“去中心化身份”,无需多言,无需权威证明,用户链上数据完成“可信自证”--这就是“我”。并且,随着Web3发展趋势、应用普及以及用户交互频次增长,“我”也不断成长,链上数据、资产、行为轨迹、凭证等将反哺现实世界的身份,可作为个人在资产实力、技能能力、经历阅历、圈子圈层等各方面的证明,将来可以运用到日常的个人征信、求职、金融贷款、VIP会员等方面,甚至能够改变现实中的社会地位。
不同切入点和发展路径但殊途同归
目前已有一些为人所知的社交网络图谱协议,如5Degrees、Cyberconnect、RSS3、Lens等,但都处于早期阶段。各个协议因为项目方的背景及定位差异,切入点不同,发展路径各异,但在构建社交网络图谱,赋能DApp,壮大Web3加密生态上应是殊途同归。
以5Degrees举例。根据个人理解,我绘制了一张“5Degrees的价值圈层图”,通过直观的方式,期望表达出5Degrees的定位、协议标准、开发者生态、应用集成、生态网络、规模效应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此梳理5Degrees的发展路径和价值实现。如图5-1所示。
?图5-1?5Degrees的价值圈层图
作为TP钱包孵化的Web3.0社交网络基础协议,5Degrees的定位有点类似一种社交网络的“元协议”--Profile+Follow,聚焦在社交协议的基础模块构建上。我们分析这样的定位跟TP钱包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加密世界入口的TokenPocket,是数字钱包的龙头,在流量、产品功能、生态合作等各个方面都有丰厚的资源优势和经验沉淀,这是可以直接用以孵化5Degrees的发展。那么,TokenPocket拥有的,5Degrees不必从头再来,所以越简单越好。
这样简单的基础协议,具备了足够的下沉能力;同时因为采用了ERC1155标准且完全开源,不仅可以无需许可植入兼容ERC1155的协议或业务;并且因为完全开源,降低了开发门槛,可以激发更多的开发者进入,一起围绕5Degrees进行技术及应用创新;再加上基于TokenPocket创建的BTC、ETH、EOS、TRX、BSC、HECO、OKT、IOST、Polkadot、Kusama等多链生态,为5Degrees快速集成各类应用带来了可行性。以上各种因素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以“Profile+Follow”为中心,不断往外扩张的同心圆价值圈层,共同致力于Web3生态繁荣发展。
按照亨利·梅因的观点:迄今为止,一切“进步社会”的运动都是从身份到契约;但“进步社会”其实在人类历史中是很少很短的,大部分社会都不能称之为“进步社会”。
联系到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从Web1到Web2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规模、便利和效率大幅度提升带来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好处,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进步;而当Web2中心化平台发展到寡头垄断时,不公平竞争、价值剥削、阻碍创新等也带给人们诸多困扰;现在随着区块链及Web3应用的纵深发展,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图谱协议成为联系身份和契约的纽带,推动人们从现实到虚拟的迁移,成为联系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纽带,这是否代表一种进步的方向呢?对此,我们会持续关注,不断探索,力求去伪存真、务本明理。
正如扑面而来的元宇宙,混杂着远景、投机、价值等各种气息,我们祈愿Web3最终迎来的是“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