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的消息席卷各大网络平台。火灾发生在巴黎当地时间15日下午6:30。这场大火造成有着近800年历史的箭形塔尖倒塌,巴黎圣母院这颗人类建筑史上最璀璨的明珠被一场大火吞噬。
如今,火势虽已经得到控制,大量贵重艺术品也得以保存,但这场大火带来的损失仍然是非常巨大的。巴黎圣母院文物基金会主任埃里克·费希尔表示,重建圣母院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圣母院的重建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据初步估计,大概需要耗资数亿美元。
随后,圣母院重建捐款活动启动,众多顶级富豪纷纷慷慨解囊,世界各地民众也纷纷通过社交媒体踊跃捐款。
此次巴黎圣母院重建捐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采用加密货币进行募捐这一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4月16日在推特上发文称,为支持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他们发起了一项名为“重建圣母院“的捐赠活动,所有筹集来的善款将捐赠给法国的官方机构,官方将持续在微博和BCF网站更新款项动向,力保善款动向的透明性。
截至目前,该活动已经收到了包括BTC、ETH、BNB等多种加密货币在内的共计28笔捐款,总额为1.46个BTC,价值约7577美元。
按日交易量算,币安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因此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人们关注。
2018年10月,币安内部成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BCF捐赠平台,除了此次的巴黎圣母院重建活动募捐外,此前,币安还发起过一种旨在解决非洲贫困地区儿童饥饿以及初等教育相关问题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呼吁所有币安用户一起行动,为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的贫困儿童捐赠一顿午餐。
除了币安外,国际区块链活动BlockShow,也为巴黎圣母院重建推出加密货币筹款活动,支持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捐款。
长期以来,慈善事业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人们会觉得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公平,我们需要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认为现在慈善行业黑幕太多,我们的善意老是被别人利用,慢慢地,人们开始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慈善本就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行业,它不应该因为一些人性的丑恶而变的冰冷。暗箱操作、善款被挪用、善意被别人利用,这些问题确实是慈善领域长期以来的顽疾和痛点。
但上述一个个真实的用例向我们证实,这些问题并非无解。慈善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任危机。之前,慈善委员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研究数据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慈善欺诈行为的实施主体其实就是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受托人或志愿者。这项研究指出,治理薄弱、财务控制不善和对关键个人的过度信任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共同因素。
而区块链技术的问世,就是要让未来的社会去信任化。用区块链技术去解决慈善行业目前的痛点可谓正好是对症下药。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四大优势。这四大优势正好对应的解决了当下慈善公益项目所被人诟病的问题。
首先是去中心化的特点:区块链可以将慈善公益项目相关的信息分布在网络各个节点上,目前没有什么技术能同时篡改整个网络上51%以上的节点数据,这样杜绝了某一个组织或个人操控一个慈善公益项目为自己谋求利益。
其次是公开透明的特点:因为区块链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对全网络公开的,相关人可以对每一笔交易进行查询和追溯。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捐助的每一笔款项的对应接收人是谁、是如何使用的、一共发放了几次、救助效果如何等等,可以点对点的查询和追溯相关的责任人。
再次是信息可追溯的特点:将捐赠人和受捐项目直接关联,每笔款项流通都被储存在链上,各方均可进行查看监督,对每一笔捐赠都了如指掌,保证公益项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最后是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使用,解决了传统慈善公益项目中复杂的流程和暗箱操作等问题。我们只需要把相关的条件和要求设定后,智能合约就可以自动的执行了。比如,我们收到一个贫困儿童求助的请求,系统自动生成一个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确认真实性后给出救助方案。
区块链应用于社会公益,可以通过高度透明性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并能利用智能合约,使得公益行为完全遵从预先设定的条件,更加客观、透明、可信,杜绝过程中的造假行为。
可能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加密货币多用于、黑市交易,它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了隐患。但我们需要清楚,这些并不是技术本身的过错。我们坚信,在未来,要是能合理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事业当中,那么这项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不可限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