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媒体频繁爆出蚂蚁金服正在备战科创板的消息。蚂蚁金服也随即做出了回应,表示一直在密切关注科创板,但关注不代表就在筹备,目前并没有上市时间表。
不过,麦田财经认为:“没有上市时间表”的说法很可能只是杜绝媒体刨根问底地发问,而“密切关注”才真实的表现出了蚂蚁金服对待上市的态度。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蚂蚁金服资本化的消息了。早在2015年7月,资本市场就传出了蚂蚁金服准备登陆“战略新兴板”并成为首批挂牌企业的消息,但这些各种版本的上市安排,最终都无一获得证实。
2018年6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新一轮140亿美元的融资后,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随后,8月份外媒再次爆出,蚂蚁金服上市时间推迟到了2019年以后。蚂蚁金服当时也表示,从来没有制定过上市时间表,不存在推迟一说。
但是,作为“万兽之王”,蚂蚁金服的资本化是迟早的问题。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在什么时候登陆哪个资本市场?
数据:2023年至今已有逾160亿美元资本流入比特币:金色财经报道,据区块链分析平台Glassnode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已有逾160亿美元资本流入比特币,但增长速度相对于2021年和2022年同期较弱。与此同时,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已跌至历史最低点,这意味着投资者在链上卖出比特币的意愿达到历史低谷,低波动性可能带来的是市场的冷淡和疲惫,导致需求萎缩,市场仍然处于典型的熊市特征。目前,布林线上下轨之间的差距仅为2.9%,历史上仅有两次差距比这更小,分别发生在2016年9月和2023年1月。[2023/8/21 18:12:40]
当然,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无论蚂蚁金服最终登陆哪个资本市场,都会极大的提升整个交易所的地位。就像微软、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英特尔、思科这些全球最顶级的公司对于纳斯达克的意义一样。
而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首批股票必然需要有龙头带动效应。作为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蚂蚁金服无疑具备了这项潜质。
Messari:将燃烧的能源用于比特币开采或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金色财经报道,Messari在社交媒体上称,美国因燃烧而浪费的能源相当于2021年全球比特币网络使用能源的78%(89 TWh)。将燃烧的能源重新用于比特币的开采将大大减少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有可能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22/10/10 12:51:36]
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昊飞就认为,蚂蚁金服如果成功登陆科创板,将形成标杆作用,吸引更多的高新企业进入科创板,科创板也有望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虽然认为,“以蚂蚁金服的实力,登陆主板没有问题,估计蚂蚁金服不会选择科创板。”不过,李大霄也同时表示,如果蚂蚁金服在科创板成行,将对科创板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科创板前景将不可估量,对A股市场也具有极大鼓舞作用。
万兽之王
去年1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8第三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其中蚂蚁金服以10000亿人民币的估值排名榜首。排在第二的则是出行巨头滴滴。
分析师:比特币即将突破1.2万美元的阻力位:加密货币分析师Tone Vays表示,随着BTC技术面在多个时间段内发出看涨信号,比特币很可能处于突破的边缘。Vays认为,比特币将突破1.2万美元的阻力位,成为周线图上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他还强调,从每日时间框架来看,比特币似乎已准备好走高。(The Daily Hodl)[2020/10/20]
但滴滴当时的估值只有3000亿,蚂蚁金服的估值比三个滴滴还要高。而且蚂蚁金服的增长速度相较于滴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成立于2014年10月的蚂蚁金服,至今还没迎来五岁的生日呢。
其实整个2018年,蚂蚁金服的增长速度都有些让人看不懂,在去年第一个季度的时候,蚂蚁金服的估值仅为4000亿,但短短几个月之后,估值就达到了万亿。
这其中对于估值影响最大的,是去年6月蚂蚁金服完成的那笔超过140亿美元的投资。那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单笔融资,也直接把蚂蚁金服的体量推倒了万亿级别,更让蚂蚁金服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万亿级别的互联网公司,目前中国也只有腾讯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一旦上市,就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三极”。
事实上,目前A股总市值在暴涨以后也才只有60万亿左右,创业板只有5万多亿。也就是说,一个蚂蚁金服,就相当于A股的六十分之一,创业板的五分之一。
发展十年的创业板,只有五个蚂蚁金服大。所以,未来科创板的市场容量和流动性能否容得下这样一只“巨无霸”,也是业内十分关心的问题。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科创板又迫切需要像蚂蚁金服这样的大型科技股、真正的生态型公司、超级独角兽企业,来改变A股目前缺乏大型科技权重股的状态。
作为中国新经济的代表,BAT在海外市场风光无限,屡创新高。而在A股市场,创业板的表现却形成强烈的反差,令投资者沮丧。
曾经被誉为创业板标杆的乐视网已经走在了退市的边缘,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定位创业创新的创业板在经过多年发展后,第一大权重股竟然是养殖行业的温氏股份。
小小的“蚂蚁”,大大的梦想
在地球上,你大概找不到跟蚂蚁金服很相像的公司。
马云麾下的这家超级巨无霸,业务涵盖网络支付、保险、贷款、信用评分、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有点类似于PayPal、Geico、富国银行和Equifax的混血儿,或许还要夹杂一点贝莱德。
蚂蚁金服并不像是一家常规意义上的公司,更像是一个无比强大的金融帝国。
今年1月9日,支付宝正式对外宣布,全球用户数已经超过10亿,这10亿用户由支付宝及其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服务,这意味着全球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支付宝的用户。
蚂蚁金服在诠释其公司名称由来时讲道,他们之所以选择“蚂蚁”这个名字,是因为蚂蚁金服是从小微做起,只对小微的世界感兴趣。
蚂蚁金服承载着太多小微的梦想,也乐于与更多小伙伴们同行,就像蚂蚁一样,虽然渺小,但它们齐心协力,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在去目的地的道路上永不放弃。
目前,蚂蚁金服确立了以BASIC技术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方向,持续不断地从金融向科技转型。这意味着蚂蚁金服的盈利空间还会不断提升。
而且,蚂蚁金服的业务扩张也从核心向外延,从金融领扩展到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汽车出行、餐饮、媒体、影视等非金融领域,业务结构不断多元化。
你会发现,这家公司的业务扩展似乎没有边界,未来,你不知道它的触手还会伸向哪里?
小客户,大价值
2010年,支付宝刚刚从央妈手中领导了第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
那个时期,商业银行对网上银行这个新兴事物的理解,还仅限于“降低成本”的阶段。各个银行考核网上银行KPI的主要指标是: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
这个指标的算法是,用电子银行的交易额作为分子,除以银行全渠道交易额,最后得出的数值越高表示电子银行交易占比越高,即节约的成本越多。从这个指标就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实际上只把网上银行作为一个节省成本的工具来使用,完全没有意识到潜在的长尾用户的商业价值。
其实,商业银行目光如此短视也并不难理解。
众所周知,国内大多商业银行都是靠吃对公业务来赚钱的,基本上80%的利润都来自于20%的大客户。而这种赚钱模式也导致了各个银行的对公业务部门在内部有很大的话语权,而对私业务部门往往被视为鸡肋,并不重视草根客户的价值——实际上,他们都把占比80%的个人客户看作是累赘。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当时支付宝客户备付金的沉淀资金就可以按千亿来计算了,支付宝的客户资金部会把备付金的头寸做理财计划,按比例存各种档期。比如7天通知,30天定期等等,将利息收益最大化。彼时,这些备付金产生的收益是完全归属于支付宝的,那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但是余额宝上线之后,用户的备付金账户的钱大量转移到了余额宝中,到2018年一季度的时候,余额宝单只基金的规模达到了恐怖的1.69万亿,而余额宝的收益大头都归属于用户。
一来一去,这相当于支付宝舍弃了每年几百亿的收益,如果要换成上市公司,这估计会被股东骂死。但是当年支付宝CEO彭蕾听了产品方案后二话没说就拍板做了这个项目。
白驹过隙,转眼时间来到了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规定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由于大部分用户备付金都已经自主过渡到了余额宝,这个重大政策变更对支付宝几乎没有影响。
当年练就神功的少年,早已鹤立鸡群。
2011年的支付宝年会,杭州黄龙体育馆,穿着一身黄色毛衣,浅灰色长裤的马云对全场同学说:“支付宝,是一定会上市的,你们每一个人都会持有支付宝的股票。”
当时,全场欢声雷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个子男人,当年吹过的牛,最后都实现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