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地位举重若轻。然而对于这个组织,很多人似乎都不甚了解。
这其中,有很多人因为深受宋鸿兵的经典阴谋论读物《货币战争》的影响,认为美联储是国际大财团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美国的工具;还认为美联储用占有货币发行权的方式榨取美国和全世界的财富。
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作为独立于政府的机构,美联储的经济影响固然重大,但远没有到呼风唤雨的地步,也不可能成为少数财团控制世界的工具。
1
事实是,美联储是私人银行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大秘密。经济学入门教科书、哈佛经济学教授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在央行那一章就明确说明了:
美参议员:美联储主席的行为直接导致银行倒闭:金色财经报道,据加密KOL Mr.Whale披露,美国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行为(暗示加息)直接导致了硅谷银行、Signature Bank这些银行倒闭。[2023/3/15 13:04:11]
美联储是私有央行。
很多人可能会不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央行都是政府机构,为什么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央行却并不是如此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回顾一段历史。
20世纪之前,美国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这不仅体现在宪法的制约和平衡上,而且表现在对各个州权利的保护上。
而这种对中央集权的恐惧症也是美国长期抵制建立中央银行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对金融业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恰恰又是金融业最突出的代表。
美联储梅斯特: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增加:金色财经消息,美联储梅斯特表示,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增加,通胀需要“几年”才能恢复到美联储2%的目标。
梅斯特称,“我不预测经济衰退,但衰退风险正在上升,部分原因是货币政策的转向可能比以前稍早一些,我们现在正在通过提高利率来做到这一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事情正在发生。我们确实增长放缓,没关系,我们希望看到需求有所放缓,以更好地与供应保持一致。虽然货币政策可以针对经济中的过度需求,但要让供应方“恢复到更好的平衡”还需要时间,我们不会立即看到2%的通胀率,会下降,但这需要几年时间。”[2022/6/20 4:39:27]
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公开敌意,导致了旨在管理银行体系的中央银行最初两次实践的破产:1811年,美利坚第一银行解散;183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作为国民银行的执照到期,因为1832年该银行执照展期的议案被时任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否决了。
美联储在固定利率逆回购中接纳了1.580万亿美元:美联储在固定利率逆回购中接纳了1.580万亿美元。 (金十)[2021/12/28 8:07:57]
183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的国民银行执照到期,对美国金融市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没有最后贷款人为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以防止银行业恐慌发生。
于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国全国范围的银行业恐慌频繁发生,几乎每20年一次。其中1907年的恐慌达到了顶峰,导致大范围的银行破产和储户的损失惨重。
严峻的事实教育了美国公众:需要建立中央银行,以防止未来突发的危机。
但是美国公众对银行和中央集权的敌意,对建立一个类似英格兰银行那样的单一中央银行形成了巨大阻力。
当时,有两种担忧十分盛行:一是华尔街的金融业可能操纵中央银行,进而控制经济;二是联邦政府掌管中央银行运作会导致政府过多干预私人银行事务。
美联储理事沃勒:央行数字货币不会改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美联储理事沃勒:央行数字货币不会改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数字货币的利息可能需要国会的批准。[2021/8/5 1:37:12]
所以,在中央银行应当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当时的美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最终,对这些问题的激烈争执的结果是一个折中方案的出台。
依照美国的传统,美国国会在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制约和平衡的体系,于是就创立了一种由首都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美国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共同组成的联邦储备体系。
2
也正是因为12家联邦储备银行是私有的,所以阴谋论者常常借此大做文章,认为这是大财团控制美国经济的证据。
但是,这里的“私有”并非“私人拥有”。
美联储布拉德:预计2021年通胀率在2.5%-3%之间:美联储布拉德表示,希望通胀预期稳定在2%。 预计2021年通胀率在2.5%-3%之间。到2022年的通胀率可能为2.5%,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暂时的,因为美联储正试图提高预期。 (金十)[2021/5/12 21:51:08]
当然,12个联邦储备银行也有股东,但是不同于普通公司的股东,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不能转让、出售。并且,股东身份也并不神秘,美联储的会员银行都是其股东,所有会员银行都可在美联储官方查询。
其实,关于“私有”这个概念也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私有”这个词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在资本主义国家这两种经济制度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至少在目前国内的新闻语境下,“私有企业”意味着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私有”的意思就是“非公有”,“私有化”对应的是“国有化”。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私有企业”对应的是“上市企业”,即“私有”的意思就是公司的所有权为个人或非政府机构拥有,且公司不对公众开放交易其所有权。简而言之,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私有化”对应的是“公开上市”。
搞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就会发现,“美联储为私有”这句话并不是很多人脑补的“美联储为某个人所有”。而只是说明:
1.美国联邦政府不拥有联储委员会和各个联储银行;
2.各个联储银行的所有权不面向大众公开交易。
事实上,尽管美联储的会员银行是美联储股东,但美联储并不是它们的赚钱机器。
美联储的收入来自政府债券等资产,每年的盈利都得上交财政部,每年上缴几百亿美元的利润,而会员银行获得的利息仅几十亿而已,比如2009年,美联储上交财政部470亿美元,给股东的只有14亿美元股息而已。
另外,美联储不受私营企业控制,也不受行政分支的控制。《联邦储备法案》规定,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须行政分支批准。政府无权就美联储的政策指手画脚。
这也就避免了美联储成为白宫的印钞机。
其实央行是不是私有,各个国家在建立时各有考虑,并没有什么阴谋论。
央行最重要的任务是反通胀,而政府天然有滥发货币的冲动。
所以建立私有央行的国家考虑的是增强央行独立性,避免政府过多干预。
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央行独立性与反通胀效果正相关,从而认为央行独立性越强,反通胀效果越好。
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这一研究,认为研究者选定的时间段内,全世界通胀问题普遍不严重,所以没有控制变量,不能认定央行独立性与反通胀效果有因果关系。
当然,独立性强也可能造成一个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配合,加剧经济失衡。
3
美联储的诞生,一者是美国从建国之后的两百多年里政府、财团、公众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二者也是“中央银行”这样性质的机构在那个时期已经被英国玩坏了。
读过美国历史你就会发现,美国建国那会儿,对凡是象征统治者特权的东西都相当过敏,这中精神大家可以通过权利法案去深刻体会一下。
所以,对于那个时期的美国而言,不大可能成立政府性质的中央银行去刺激那些为了自由,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大陆的人民。
此外,美国向来强调的“CheckandBalance”。美国政府也并不是对美联储完全没有掌控权。
美国政府掌控着美联储的人事任命大权,而美国国会也掌控着美联储的监督权,所以美联储也并非等同于美国其他的私有机构,少了很多私有机构应有的行动自由。
而反过来,美联储为代表的美国银行家们也通过美联储的货币发行权,有机会来制衡美国政府。这样相互制衡最符合美国宪法精神、以及美国人向来不信任政府的习俗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