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信任的机器,区块链如何改变世界?_区块链:加密货币

2015年10月31日,《经济学人》杂志在封面刊登了一篇题为《信任机器—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如何改变世界》的文章,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区块链是制造信任的机器”,并且强调“区块链这个技术创新所承载的意义延伸,远远超出了加密货币本身”。

简单来说,区块链能够让人们在互不信任、没有中立中央机构背书的情况下进行互相合作。所以,我们确实可以将它看作是一台制造信任的机器。可是,这台“信任机器”又如何改变世界呢?

一直以来,“信任问题”都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协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过去并非是没有解决方案的。

对于互不信任的人或者组织之间,如果要进行合作,过去通常有两种模式。

动态 | 研究显示:以太坊名称服务降低了用户交易的隐私性:2月18日消息,以太坊名称服务使用户可以使发送和接收加密货币变得容易,但用户设计方面的进步意味着隐私方面的倒退,这使得监视它们变得异常容易。通过追踪和分析了13.3万个以太坊名称及地址余额,结果显示,即使没有使用真实姓名,也能识别出几名知名人士。只要使用区块链,就能看到人们的业务交易和交易动向。(Decrypt)[2020/2/19]

一种是我们用信誉体系先尝试信任一下,如果这期间没有出问题,就累积了信誉,大家下次继续合作;如果出了问题不守信用,那么就没有下次了。这种信任机制在无限次博弈里是确实是有用的,但是一旦博弈次数被知晓,就很可能要出问题。就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旅游景点宰客”的新闻,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当地人知道大部分人一生可能就来这一次。

动态 | 研究显示代币发行后的创业公司存活率只有44%:消息称,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Boston College Carroll School of Management)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加密货币初创企业的首次代币发行后存活率仅为44%。

该研究由伦纳德?科斯图维茨基教授和雨果?贝内代蒂撰写,研究了4000多家代币发行公司,这些公司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筹集了总计120亿美元的资金。[2018/7/23]

另外一种则是借助于一个大家共同信任的第三方,也就是“担保人模式”或者说是“可信第三方模式”。比如,A和B之间要进行合作,可是他们之间互相不信任,但是A和B都信任C,那么C就可以作为一个担保人。A和B发生交易,倘若有任何一方违背契约,那么C来赔付。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的时候,支付宝其实就充当了“C”这个角色。或者更直接的,A和C直接发生交易,C再和B发生交易,这个时候的C我们则称之为中央交易对手。

动态 | 研究显示:安大略省50万人拥有加密货币:最近一项对2500多名安大略人的调查揭示了该市人口对加密货币的总体看法。研究显示,大约有50万人在安大略,大约5%的城市人口目前持有密码资产。[2018/7/5]

后一种模式相比于前一种,它不存在“非无限次博弈失效”的问题,但是也并非完美无缺的。因为在这种模式里,一切的一切都得依赖“C是可靠的”。如果C自己要跑路或者给自己开点方便之门,那么整个模式也就崩塌了。

在我们当下的现实社会里,普遍存在且运行的信任机制主要就是后一种“可信第三方模式”。就像,我们信任微信支付,本质上是信任腾讯公司;我们存钱进银行,本质上是信任银行;我们相信我们买到的股票真的是股票,是因为信任国家担保的交易所以及法律体系。

消息人士:美SEC未来几周或将对Circle采取行动:金色财经报道,据加密KOL、推特标记为X 3创始人的Andrew在社交媒体披露,消息人士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非常清楚Circle的银行敞口风险,特别是硅谷银行,消息来源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绝对相信USDC是一种证券......预计未来几周会采取进一步行动。”[2023/3/12 12:57:43]

总之,我们当前整个社会的运行,充斥着大量的“可信第三方”的信任模型,依赖于信任个人、公司、组织、政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制约和担保、公证、法律法规、程序等一系列明规则、潜规则,以及这些信任因素之间的组合。

当然,这种信任机制到目前来说,也算是久经考验,并且运行良好。虽然中间也可能有各种瑕疵和漏洞,但它们本身也都可以通过信任因素的改进,进行迭代升级完善。比如某类合同容易出现违约,可以通过增加抵押担保比率来控制风险。

动态 | 显卡制造商微星科技全球首发挖矿专用的开放式框架系统:据dreamnews报道,微星科技(MSI)在7月18日通过代理店开始发售区块链专用的开放式框架系统BLOCKCHAIN F-12系列。该系统采用了MSI制的挖矿主板和显卡及能够高效散热的机身设计,最多可配备12张显卡,能实现24小时365天稳定且持续性运转。[2018/7/18]

但是,这种信任模式除了天然依赖于第三方之外,在一些更广泛的问题上也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比如货币。众所周知,人类的货币目前走的就是后一种可信第三方模式,而且本质上还是一个中央交易对手的模式,所以难免会碰到中央交易对手失信的问题。就比如,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从长期看总是趋向于贬值的,总是要通货膨胀的,这其实就是偷窃了所有人的财富,无数个信任C的A和B们,都蒙受了损失。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铸币税”的概念。

再比如一些大型公司之间的合作,特别是涉及到信息数据的合作。就像手机厂商,他们各自都有一些骚扰电话的黑名单信息,但是却基本互相不共享。可是我们知道,这种数据越全,对于客户的价值就越大。可问题是,大家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可信第三方”,来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这种问题还有很多。总之,人与人之间如是,企业之间如是,国家之间亦复如是。

那么,有没有第三种模式呢?

中本聪就提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第三条路线。他让所有人都有权力来做这个“C”,所有人一起来见证每一个交易,从而使得每一笔交易都透明,包括C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存在超过其他人的权限。

这个设计的初衷就是,不信任任何人可以做好“C”的角色,所有的交易内容都必须致于所有人眼皮之下。总而言之,设计的目标就是让所有人不作弊的收益高于作弊的收益,从而促使所有人不去作弊。

比特币就是这个模式的验证者。起码从目前来说,这个实验还是成功的。

简而言之,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模型,没有任何人为的其他信任因素存在,完全机器化的信任模型。它用机器取代了信任中介的作用,用一套数学算法确保互不信任的双方在不借助于第三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完成交易或者实现合作。这也为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化协作,乃至大规模的全球化生产协作提供了可能。

就像前面提到的手机厂商之间信息数据共享的问题。大家就可以创建一个联盟链,将所有信息的使用都公诸于各方,这样不仅不用再担心第三方信息泄露的问题,也可以避免相互之间勾心斗角,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此外,区块链所创造的这种信任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可信第三方“模式而言还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

现代经济是建立于多层信任之上的,我们每天都信任科技巨头、银行、保险公司、政府和更多其它机构。可是殊不知,我们社会的信任成本是极高的。就以银行来说,银行为了让我们信任,放心存钱进去,他们每年要花掉数以万亿级的系统维护成本,同时银行还能够有数以万亿计的利润。可是站在用户的角度,这些其实就是成本,为了省心放心地存钱、取钱,我们每年要耗费数以万亿计的成本供养银行体系。

我们信任如此多的机构,以至于认为经济建立在多层信任之上是理所当然的,也因而常常会忽略这些信任背后高昂的成本。

而区块链因为可以用完全机器化的信任模型取代信任中介的作用,也就可以极大的降低我们整个社会的信用成本。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的诞生,给我们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存在的信任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渗入到各行各业,区块链技术必会极大得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4:1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