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声音 | 李启威:莱特币探索在区块扩展方面增加MW技术,比特币将再创历史新高:据chainnode报道,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表示,目前莱特币正探索在区块扩展方面增加Mimble Wimble(MW)技术。其将确保莱特币的安全性,人们也可以在MW链上自由转移代币。其同时表示,比特币将再创历史新高,区块链世界中的杀手级应用就是加密货币成为钱。[2019/7/18]
区块链是比特币底层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因为其特性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物流、保险、数字版权等等领域,数字货币仅仅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方式之一。全球各个组织机构或个人使用区块链技术也开发出除比特币以外的许多其他不同的数字货币。
动态 | 李启威发文解释莱特币基金会与TokenPay的合作关系: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今日在Reddit论坛上发文解释了莱特币基金会与TokenPay的合作关系。李启威表示,莱特币和莱特币基金会之间存在差异。 莱特币是多中心化的网络和货币。莱特币基金会(LF)是一个集中的非营利组织,其使命是推动莱特币的开发,采用和使用。李启威本人是莱特币的创始人和莱特币基金会的常务董事。上周莱特币基金会宣布与TokenPay Swiss AG达成合作协议,并收购了德国银行WEG Bank AG的股份。这种伙伴关系是介于莱特币基金会和TokenPay之间的,莱特币基金会并没有因为这些股份支付任何资金。李启威表示,这一合作关系最好的情况是,将帮助他们创建和提供加密解决方案,如借记卡,商家处理和其他创新解决方案。但如果该合伙关系因任何原因而失败,将不会对莱特币网络和莱特币造成任何影响。[2018/7/18]
由于当时正处于08年金融危机,为了纪念比特币的诞生,中本聪引用当天的《泰晤士报》头版标题——“TheTimes03/Jan/2009,Chancelloronbrinkofsecondbailoutforbanks”写入在第一个区块上,译为: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这也显示“中本聪”对现实金融体系的不满。
多个消息助力 莱特币今日大涨:莱特币(LTC)是本周一前十大加密货币中涨幅最大的,据数据源CoinMarketCap,莱特币目前价格为226.62,过去24小时内涨幅达7.70%。从单个市场的角度来看,LTC / USDT和LTC / BTC的交易量分别增长了12.9%和11.9%。因此可以说投资者正在使用其他加密货币和比特币来积累莱特币。莱特币价格的上涨可能也与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今天发布的推特有关,他断言,今年莱特币的市值将超过比特币现金。此外,今天推出的LTC支付处理器Litepay将允许商家和企业接受LTC的服务和产品,这似乎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2018/2/27]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币达到历史最高价19850美元。
2018年11月25日,比特币跌破4000美元大关,后稳定在3000多美元。11月19日,加密货币恢复跌势,比特币自2017年10月以来首次下探5000美元大关,原因是之前BCH出现硬分叉,且监管部门对首次代币发行加强了审查。11月21日凌晨4点半,coinbase平台比特币报价跌破4100美元,创下了13个月以来的新低。
2019年4月,比特币再次突破5000美元大关,创年内新高。5月12日,比特币近八个月来首次突破7000美元。2019年5月14日,据coinmarketcap报价显示,比特币站上8000美元,24小时内上涨14.68%。
2019年6月22日,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0美元大关。比特币价格在10200左右震荡,24小时涨幅近7%。6月26日,比特币价格一举突破12000美元,创下自去年1月来近17个月高点。6月27日早间,比特币价格一度接近14000美元,再创年内新高。
2020年2月10日,比特币突破了一万美元。据交易数据,比特币的价格涨幅突破3%,自去年10月26日以来首次突破一万美元的心理界限。
2020年3月12日,19点44分,比特币最低价格已跌至5731美元。
比特币趋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