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价格飙升,但比特币投资者仍在迅速将比特币长期锁定,在过去30天里,已有27万BTC从比特币的流通供应中撤出。
根据加密市场数据聚合商Glassnode发布的数据,“流动性”比特币钱包在过去一个月减少了27万BTC,这一数额高于1月初的17.5万BTC。
InvestAnswers主持人:大型投资者将为比特币创造底部:金色财经报道,InvestAnswers 的主持人表示,大型投资者的介入将有助于形成比特币(BTC)的最低价格水平。“成交量很小,但正如我们一直在说的,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基金经理和对冲基金等,他们关注这个领域的时间最长,他们知道这是一种有限的稀缺资产,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他们的钱。菲亚特贬值。黄金无处可去。股市太不稳定了。”
分析师强调,具有强大购买力的买家正在以折扣价购买比特币。“我们今天看到的有点有趣。大批量进来,大买家进来,大块头进来。你也可以从链上数据和钱包购买中看出,这些人一次购买 2-8 百万美元的比特币。他们不是散户投资者,但他们正在抓住他们能抓住的东西。”(dailyhodl)[2022/1/27 9:17:51]
每月比特币流通供应变化来源:Glassnode数据显示,比特币的流通供应在过去九个月里持续减少,目前的流通供应量为21.3%,没有出现逆转的迹象。
观点:目前投资者进入比特币市场的原因已有所改变:Ambcrypto刊文称,一些加密分析师仍然认为,从长远来看,当今投资者对比特币市场的信心和行为将为比特币带来好处。目前比特币的储备风险水平也表明,比特币市场对其投资者而言具有诱人的风险/回报比率,该比率低表明市场信心更高。文章称,比特币最初具有较高的链上速度,这意味着该资产正在逐渐脱离交易所交易,并用于获取商品和服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交易所内交易变得越来越重要,链下速度成为了优先事项,并且人们只会在市场下跌时通过交易BTC来获取其他代币,或转换为USDT。可以推测出,进入比特币领域的新用户不是因为用户本身变得逐步进化,而是因为新用户认为持有比特币比在服务或商品上花费比特币更为赚钱。基于这些指标,比特币未来是否会盈利尚待观察,但是目前的比特币投资者很有可能与过去的投资者没有相同的意识形态。[2020/6/29]
随着新的散户和机构交易员争夺日益减少的供应,比特币日益减少的流通供应可能对其价格有利。Glassnode估计,在1860万流通的比特币中,近80%目前储存在“非流动性”钱包中。
动态 | Poloniex承诺弥补受5月CLAM闪崩影响的投资者损失 用户对其表示不满:据Cointelegraph报道,Poloniex此前承诺弥补受CLAM闪崩影响的投资者损失,用户对其方式表示不满,有用户声称交易所窃取其资金,因在崩盘当天没有活跃的保证金贷款。律师David Silver称,在美国将损失社会化是非法的,Poloniex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法律战。Poloniex的贷款本质上是点对点的。这可能会为潜在的法律战增加新维度,因美国等发达市场有P2P贷款法规。但该交易所表示不向美国用户提供保证金交易。[2019/8/25]
Glassnode称,如果一个比特币钱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被转移出去的比特币少于收到的25%,那么这个钱包被认为是非流动性的。相比之下,要被认为具有高流动性,钱包中的大部分比特币必须重新进入流通,而持有的比特币要少于流入的25%。
比特币的流通供应来源:GlassnodeGlassnode描述的390万BTC是很高的流通供应量,其中61%由中心化交易所持有。中心化交易所的余额也在减少,加密分析公司CryptoQuant的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它们的比特币储备缩水了13.8%。
机构投资的增加可能是推动比特币流通供应枯竭的重要力量,钱包跟踪服务商BitcoinTreasuries目前估计,33家机构实体已经囤积了超过120万BTC。
在过去的几天里,灰度增持了约2.5万BTC,截至2021年1月20日,其投资组合中持有641,523.7BTC。从这个角度来看,每天大约有900个新比特币产生。然而,Glassnode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7月以来,平均只有三分之一的比特币被发送到交易所。
投资公司SwissBorg的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机构投资者平均购买了超过230%的新比特币。加上从PayPal和Square购买的比特币,机构需求可能高达新供应量的500%。
今天早些时候,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向SEC提交的文件显示,其可能将对比特币衍生品进行投资。进入2021年,该公司管理着7.81万亿美元的资产,是加密货币总市值的7倍以上。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