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区块链小趋势
图/平安壹账链
一、前言
之前的文章中说过有时间要写一篇关于介绍平安区块链项目——壹账链的文章,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平安壹账链FiMAX,区块链与金融具有天然的契合点,中国平安作为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早就深度布局了区块链技术,2016年3月中国平安就成立了自己的区块链团队,同年5月加入区块链R3联盟,成为首家中国成员企业,同年7月发布了首例区块链应用场景——投资服务平台,2017年6月壹账链FiMAXBasS平台上线,2018年6月平安成立了区块链研究院,目前中国平安区块链专利申请达到95件,其中海外专利申请24件,超过BATJ中任何一家,成为拥有区块链专利技术最多的公司。
二、什么是壹账链FiMAX?
壹账链FiMAX壹账链FiMAX是中国平安自主创新、拥有多项知识产权、提供金融级区块链应用搭建服务的区块链产品,可为各类机构及企业提供标准化、快速接入的区块链应用搭建服务,从性质分析来看它是一个无Token的区块链联盟链,其Slogan是“壹账链,链接未来”。
FiMAX应用了基于国际前沿密码学成果的隐私保护、高性能底层等多项核心技术,解决了效率低、隐私保护差以及部署管理难等问题,突破了现有区块链技术瓶颈。
三、壹账链FiMAX底层框架
FiMAX底层框架平安壹账链FiMAX平台基于FiMAXS3C底层框架,由Concord、Core、Cathaya、Sparrow四大模块组成,具有管理便捷,性能优越、数据隐私安全、交互高效四大优势。
FiMAXConcord管理平台负责提供网络管理、节点管理两大功能。通过网络管理功能简化了网络创建与管理,简化了参与方的准入机制、校验机制、CA对接以及证书管理机制,实现了网管自动化。通过节点管理功能降低了节点管理的技术门槛,提供一键部署自动化管理实时监控关键节点,准确检测并反馈异常。
FiMAXCore负责底层架构提供高性能底层,通过平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技术实现了在区块链网络高并发下环境下的超大吞吐量,单链吞吐量达到或超过传统数据。在国密和零知识环境下仍可达到上万级别的吞吐量,基于国密特点和X86IntelCPU指令的深度优化,FiMAX通过自主研发的GCCA国密加速技术使FiMAX国密加密速度超过所有开源代码的100倍,效能远超密码机方案。
FiMAXCathaya模块提供可授权加密解密、零知识证明库、3D超级零知识账本、匿踪查询、身份混淆功能。
可授权加解密全球首创信息加密上链及定向授权解密方案,参与方可自行加密上传信息,授权其他参与方解密读取。
零知识证明库是目前国际唯一基于不同场景提供多套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完整隐私保护方案,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仍可验证密文数据。
3D超级零知识账本可实现跨越多个零知识证明保护的账本,对交易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无论是速度还是功能都在零知识证明表现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仅此一项已有20项密码学和区块链专利。
匿踪查询独创密码匿踪技术,确保链上存储信息搜索查询信息相关的查询操作不被泄露。
身份混淆在同一账本同时支持多个账户体系的基础上保证身份信息不被泄露、不被串联。
FiMAXSparrow提供交互组件功能,具有丰富的交互方案为接入方提供了丰富的区块链交互API,分布式节点通信方案,可靠的服务链路追踪方案等,支持跨链链接不同区块链并能实现区块链与非区块链平台的联通。
四、壹账链的生态布局
壹账链的生态圈平安壹账链FiMAX已围绕金融、医疗、房产、汽车、环保、基建构建了六大生态圈,打通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完成了多个区块链应用场景项目的落地,在金融生态圈平安区块链布局了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保险、国际信用证、黑名单、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场景。其中金融壹账通壹企赢平台截止2018年10月底已有超过40000个节点,已覆盖交易额超12万亿元。
在金融生态圈2018年金融壹账通击败众多国际金融科技巨头与香港金管局签约,构建了基于平安自主区块链技术的香港贸易融资网络,链接了数十家国际银行和数千家中小企业,运用壹账链FiMAX技术降低了银行传统贸易融资中的风险和操作成本,进而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医疗生态圈壹账链FiMAX实现了信息从原材料生产到终端使用的全流程端到端追踪,提升了信息质量增强了监管效率,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电子病历信息的不可篡改,并且提供数据访问的定向授权,解决了医疗信息共享和隐私安全的矛盾。
在房产生态圈探索各类应用场景,如通过区块链记录真实交易以及抵押相关的信息等。
在汽车生态圈实现端到端追踪并记录车辆生产、保养、维修、交易等全生命周期信息等,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在环保生态圈通过连接物联网设备将搜集的数据记录到区块链,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为环评和绿色金融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基建生态圈推动与财政部PPP中心的合作项目落地,建立标准化流程实现统一监管,提升透明度及工作效率,并有效控制风险和成本,减少腐败和浪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