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牛市的预兆,和链上的高额手续费。
这两天以太坊爆发,有人竟然也拍断大腿。挣钱的机会一茬接着一茬,然而人们错过接着错过,腿明显不够用。
当一句又一句的“拍断大腿”响起;另一边又有人劝你千万要小心,不要踩坑,说明市场热度已经起来了。
很多人都觉得,这次以太坊能像17年那样推动牛市。
1co的本质是金融,发币+融资。
想要吸引钱进场,最好的办法是制造钱能生钱的效果。哪怕对某些人只是一种错觉,金融是完成这个闭环,最通俗易懂的东西。
就像宝二爷讲的那样,当年以太坊之前,比特币的大牛,也是很多资金盘比如3m给拉起来的。3m的本质是日化超过1%的庞氏游戏,脱了衣裳本体就是金融。
而这一轮的defi,中文叫去中心化金融。无非把ico的玩法,改成去中心化的方式,叫ido。d指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比如uniswap。
现在很多的defi币,都是先在uniswap上玩出花,才被主流的交易所上架,中心化交易所的人成接盘侠。
NFT市场Bubblehouse完成9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Cassius Family领投:5月24日消息,NFT市场Bubblehouse完成9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Cassius Family领投,Third Kind VC、SV Angel、Kima Ventures、Watertower Ventures、Ocho Capital等参投。(Silicon Angle)[2022/5/24 3:38:59]
因为除了ido发币,还有流动性挖矿,在dex内部就能以小规模的用户和资金把币价推高。
交易频繁了,以太坊链上交易拥堵,gas手续费变高。今天看到微博有人讲,手续费不合理,以太一定有下跌的时候。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推特上有一段话,说
alts指山寨币,最近山寨币泡沫很明显;
比特币Mempool,可以理解成待处理交易的池子。待处理的笔数一多,矿工会优先打包交易费更高的交易。
跟以太坊同理,所以,交易费才会变高。
本质是交易效率tps不足造成的供需失衡,如果tps足够支撑庞大的交易量,没有交易拥堵,交易费就没有溢价的空间。
FTX债权人:破产法庭要求6月30日为债权人提交索赔证明的截止日期:5月26日消息,据FTX无担保债权人委员会发推称,破产法庭于5月19日下令,规定6月30日16:00为债权人提交除“客户索赔”以外的所有索赔的索赔证明的截止日期。提交“客户索赔”的截止日期尚未确定,这将是债务人单独提出的动议的主题。[2023/5/26 9:44:59]
比特币和以太坊的tps,都半斤八两的低。
说回这条推特,他把这些征兆,归为牛市的好兆头。
有一个数据,比特币的交易费在过去两周上涨3倍,这几天平均在3刀以上。当然,随之而来的,昨天比特币又又一次破万。
而上一次交易费飙升,是在5月。当时比特币一个月从7900涨到1w,平均交易费超过6.6刀。
往往交易费变高,就是市场燥热的征兆。
再看18年,牛市最疯狂的时候,1co巅峰,比特币暴涨到2万刀。当时,比特币的平均交易费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54刀一笔。
FAMEEX将于8月5日12:00开启网格交易团队赛:据官方消息,FAMEEX网格交易团队赛正式交易将于8月5日12:00开启,将于2020年7月30日12:00开启团长报名通道,团长可独享25%的团队奖金。大赛总奖池18 ETH,包含三大奖项。FAMEEX网格交易赛是目前数字资产领域最具规模的策略交易大赛。详情见原文链接。[2020/7/29]
以太同理,虽说2.0以后,交易拥堵和费用问题会有很大的改善。但至少目前来看,这个信号跟市场的热度,和行情的高涨是息息相关的。
还有一个信号,前几天提过,再补充几个数据。
17年1co的巅峰,比特币的市值占比不到40%,甚至到过37%以下。
在16年之前,比特币的市值可以到90%。当时除了它,市场上也没啥币。从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启之后,有了发币功能,币种才开始百花齐放。
而17年牛市比特币推高到2w刀,市值占比也才40%。当时,以太坊从11刀涨到1440刀,其他山寨币也都在涨。
是不是比特币市值占比下降,意味着行情升温?至少目前是这样。
比特币的价格基数太高,财富效应远小于山寨币。
换言之,比特币翻倍的难度,远大于山寨币翻倍。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段时间以太坊的defi币,闭着眼买,都有好几个翻了n倍。
FAMEEX上线DASH:据官方消息,FAMEEX于2020年7月13日上线DASH;平台将于2020年7月13日16点开放DASH充值,18点开放提现业务;同时,将于7月13日18点开放DASH/USDT、DASH/BTC、DASH/ETH币对交易。
FAMEEX是一家安全、流动性强、提供策略交易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终端用户的操作体验和财产安全。投资者可以在FAMEEX进行币币、网格策略交易,获取超额收益。[2020/7/13]
大牛市的前提,是场外的增量资金,钱想要进来,只能靠赚钱效应。
钱是最简单清晰的入场逻辑,比特币的概念,在初牛阶段不足以吸引这么多人。只能靠山寨币的赚钱效应,把人和钱都先给拉进来。
如果看比特币最近的市值占比,已经从64%左右降到59%。跟市场的热度,吻合。
总结一下这部分,牛市的特征——
有人拍断大腿险进医院;有人劝你谨慎注意风险;交易费攀高;比特币市值占比下降。
接着讲第二部分。
牛市来了,我们会是受益者么?答案,可能大多数人会很失望。昨天,一哥们儿给我发了张图,大家仔细看看文字部分即可。
FAMEEX网格交易大赛10天总成交量超120万USDT:据FAMEEX官方数据,“网格交易大赛火力全开,狂撒4888 USDT”活动交易情况如下:参与用户超70,000人,总成交额超1,200,000 USDT,参赛用户的最高收益率达7%。
此次网格大赛于6月22日0点开启,7月1日0点圆满结束,共计持续10天,送出4888 USDT。
FAMEEX官方表示,“为回馈社区新老用户,给投资者带来新的交易法,FAMEEX每月都会举办网格交易大赛。网格策略交易是FAMEEX平台的主打功能,意在让数字资产投资者享受不用盯盘便可获得稳定收益的交易体验。”[2020/7/2]
这份股市报告的2小点,殊途同归。总结成几个词,叫强者恒强、二八原则、马太效应。
财富在牛市期间的转移,只会疯狂向超富阶层聚集。很遗憾,币圈也没法逃脱这个魔咒。
这份报告,还有3个延伸的数据。
1、股市交易所4000万个账户,把它们分成3类,散户、机构、公司。
公司持仓市值占总的64%,交易额只占2%;
机构持仓市值占11%,交易额占12%;
散户持仓市值占25%,交易额占90%。
这个数据折射的是,散户的资金量总是最小,却又最爱瞎折腾,频繁交易。
结果,操着卖bai粉的心,挣着mai白菜的钱。大部分利润只会给到超富阶层,散户大多都会亏钱。
2、市场平静的时候,财富转移效应很低。熊市大户也挣不到钱,市场流动性很差,没热钱进来;当然,散户也亏不了什么钱。大家都僵着。
牛市开启,钱开始流动,更多的钱只转到超富阶层。以上面的数据,31%会流到大户手里。
牛市看上去币价很好看,其实价格都是散户拖上去的。真相是——
牛市对85%的散户来讲,是大户的狂欢,掩饰了散户被惨烈收割的黯淡。
3、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有一个研究,金融是不平等的市场,0.5%的人收刮大部分的财富。因为他们比市面上任何的人,更容易获得消息和资本。
在币圈呆久了,会发现这是个消息和资本的游戏。
如果我能比所有人,先知道coinbase会上架什么币,埋伏一波;马斯克在推特拉盘狗狗币之前,偷摸着告诉我,也能轻轻松松挣一波行情钱。
现在defi的流动性挖矿,要么规则设的复杂点,门槛太高散户进不来。要么门槛低一点,有钱就能进。
昨晚多看了几遍defibox的白皮书,有一点感受,基本上所有的流动性、交易挖矿,到一定阶段就是比谁钱多。
钱多的做市收益高,散户几个钱可能还不够交易手续费。
当散户明显没有胜面,怎么样才能在这个市场喝到一点汤。想来想去,只有2个办法,要么提升自己,要么嫁接风险。
金融的本质不再是如何赚钱,而是怎么规避风险。
当年老巴讲了一个手理论,你每交易一次,都像拿着一把手对着自己脑袋,扣一次扳机。你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弹孔,有几颗子弹。
贪运气,只玩富贵险中求,早晚会被自己一打死。
最好的办法,要么把对着别人,把别人当靶子自己稳赚。交易所和作者拉人头赚佣金都是这个角色,没有对错;
要么靠自己,多练练自己的判断力,听声辨位。对我而言,有一个词叫稳中求进,展开讲叫基本面中利用趋势和套利挣钱。
基本面分两个阶段,一个是自己作为投资者的基本面,它会决定我买什么币,什么时机买,进而形成这个币的基本面。
有靠谱的逻辑,选靠谱的币。当这些币有热点、趋势、套利,不要错过,才能最低风险化的同时,收益更大化。
说白了,了解市场,提升自己,没别的办法。市场是残酷的,专业化机构的消息和资本集中。剩下的零和博弈,想要赢其他韭菜,只有提升自己。
最后,今天抹茶上了一个ampl的仿盘,叫pamp。之前说过ampl的设计,大概率会被后来者模仿,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还不止一个,据说有个叫bdao,也是同样的配方。抵押分红+通缩,韩国的一个项目。
24小时交易额排名都很高,因为有博弈。
推特有人总结了ampl的5个阶段:
这就是庞氏设计的魅力——
谁都不觉得自己是最后一个。越多人上车,前面的人收益越高,带动更多人继续上车,自己又始终不想下车,相当魔性。
pamp在抹茶开盘,币价立刻跟前辈ampl旗鼓相当。
官网一看介绍,玩法也很直接,就是奔着庞氏效应而来。
现在具体的玩法,和项目的背景都很少,只能说pamp很大胆,抹茶更大胆。
相信很快有人开始研究,我也多研究会儿。在项目安全和玩法不明朗之前,不推荐直接上车。
如果有安全的博弈空间,风险偏好比较高的人,可以一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