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活着是印钞机,死了一定要变成一堆人民币_:

提到中国的父母,很多负面的词汇会下意识地冒出来:棍棒教育、扼杀孩子的兴趣、教条主义。

似乎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父母的影响永远是阴影色的,父母不了解自己,限制自己,上位的姿态压迫自己。父母永远只能是父母,试图与他们沟通只能适得其反。

但当孩子抱怨父母不懂得换位思考时,他们是否先把自己放在父母的角色中,思考如何面对这样的自己?

为人父母不容易,但社会只靠年轻人打拼太难,父母有时也无奈地希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过轻松的生活。但毕竟只有少数人走到社会的顶端,大多数人还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拿着不理想的薪水,过着毫无吸引力的生活。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依靠年轻人自己打拼出舒适的生活并不现实,多数情况下还需要父母不遗余力地支持。

中国的父母过于重视自己的后代,即使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要让孩子活得更轻松,这就造成了更加畸形的亲子关系。很多家庭把金钱和亲情放在同一衡量层面,更有甚者,金钱的分量远远超过亲情,兄弟之间因为遗产而反目成仇,等等。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父母活着就是一台印钞机,死了也会变成一堆人民币。

家庭之间因金钱关系产生的纠纷古已有之,但为什么会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社会压力太大。

过去经济没那么发达,但相应的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都比较低。普通人不要说吃山珍海味,住高楼别墅,只要正常工作,基本的生活质量是有保障的。以前娱乐消遣的方式不多,消费水平也不高,所以即使普通老百姓的工资不丰厚,应付吃的用的费用也没问题。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生活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向往。出生在大城市的人相对幸运,因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大城市,仅这一道门槛就能挡住无数英雄。

一二线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同,初到大城市的外地人吃住都有很大问题。原始积累不足导致发展资源有限,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城市更难有立足之地。

是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些人生在罗马,有些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统治罗马。大多数人在为罗马出发时,只需要想着如何"活得更好",而不是如何"活在罗马"。

起点不同,奋斗的程度也不能相提并论。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你要用尽十二分的汗水才能爬上他毫不费力的位置。

我们国家也有老龄化的趋势,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如果长辈健在,他要承担赡养四位老人和父母的重担。他们要扛着这层层压力去奋斗,一步一步,每一个脚印都能踩出一个深坑。

在这样的压力下,中国的父母想要给孩子减轻压力,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成为负担,然后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父母善良,儿女孝顺,这自然是最好的,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人忙于生活和奋斗,忽略了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只是把他们当成"提款机"和"保姆",给自己减压。

候鸟是随季节周期性迁徙的鸟类,夏季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季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越冬。

但现在有多少中国父母成了"候鸟"?

曾阿姨是一位无奈的"候鸟",也是所谓的"老年漂浮一代"。孩子离开家乡在大城市打拼、扎根,与父母身处异地,这已经是他们不愿看到的局面。但现实是,很多夫妻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又请不起保姆,只好离开已经年迈、生活在异地的父母,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成为"老人的流动一代"。

或许在这些人眼中,身为"候鸟"的父母更像是省钱又放心的保姆。

曾阿姨一生教书育人,没想到老了还得跟着儿子进城,自己不能安享晚年。接送孩子、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甚至忙到跳广场舞。

更让曾阿姨雪上加霜的是僵硬的婆媳关系。作为长辈,曾阿姨不喜欢媳妇起得太晚,不固定饮食,爱玩手机,辅导孩子学习时容易生气。据公婆说,去年,曾阿姨甚至因为一则八卦和儿媳大吵了一架。她的儿子被夹在婆媳之间,里里外外都不是人,

"没想到教了一辈子书,老了还要受这份气",曾阿姨说着无奈而苦涩地抹起了眼泪。

与"候鸟父母"相比,"钱包父母"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父母大多存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生活,子女或无意或有意,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一般的角色。

1981年,冯骥到泰山游玩时,感受到泰山挑山工的辛苦,写下了《挑山工》一文,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将近四十年过去了,这个行业仍然存在。很难感受到,很多繁重的工作都是由女性完成的,她们身材矮小,却每次都要背着150公斤左右的货物上山。

这项繁重的工作需要每天上上下下好几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空手登山已经非常消耗体力,但这些女性却要承受超过自身体重的负担,一天要爬好几次。他们的月薪能有四五千,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姓王的女士说,她每个月的支出控制在400多,剩下的都存起来给儿子买房了。

这种现象不在少数,可悲又无奈。

在社科院的一项调查中,超过76%的年轻人在买房时得到过父母的经济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都在成倍增长,大多数人的积蓄根本赶不上飞涨的房价,因此借助家庭购房甚至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共识"。

这里的巨婴指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巨婴的出现,是对巨大社会压力最颓废、最无用的自我解决。

不如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吃喝玩乐,啃啃老骨头,做一辈子的废物。

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些社会渣滓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成为巨婴的胎盘脐带,或沉溺于溺爱,自作自受;还是被逼无奈,痛苦。

这些社会蛀虫最大的本事就是坐吃山空,混口饭吃,我身边甚至就有这样的例子。

我的初中同学周某,父母在银行工作,家庭收入不错。但前两天,他早恋被女生甩了,心情郁闷,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当他再想学习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跟不上进度,老师上课好像在讲天书,他各科成绩都很糟糕,整个知识体系漏洞百出、漏洞百出。

结果到了初三,只上了半个学期左右,就不再来上课了。听朋友说,他整天在家里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剧,完全把自己抛弃了。父母强逼的结果是他几次自杀,父母怕他一时想不开,只能无奈地养着这只老幺。

多少中国父母,生下来是一台印钞机,死了也要变成一堆人民币。做孩子的压力再大,也别忘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即使两代人在教育上的分歧和隔阂再大,毕竟血浓于水。趁父母还未老去,用一些发自内心的关怀,比一万句空洞敷衍的话更能温暖他们的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31ms0-3:6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