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商品包括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在虚拟商品中又包括数字商品和非数字商品。
虚拟商品是无实物性质,网上发布时默认无法选择物流运输的商品。可由虚拟货币或现实货币交易买卖的虚拟商品或者虚拟社
会服务等。
虚拟商品是指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具有无实物性质
,是在网上发布时默认无法选择物流运输的商品,可由虚拟货币或现实货币交易买卖的虚拟商品或者虚拟社会服务。虚拟商品
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股票行情和金融信息、新闻、书籍、杂志、音乐影像、电视节目、搜索、虚拟云主机、虚拟云盘、虚拟
价值4800万美元的第一辆比特币汽车将被拍卖:金色财经报道,Bitcoin Magazine首席执行官David Bailey在价值4800万美元的普锐斯汽车上签署了他的名字。这辆价值4800万美元的普锐斯被称为第一辆比特币汽车,目前正在Scarce.City网站上拍卖,竞价将在本周六晚上11点结束。[2023/5/20 15:15:01]
光驱、APP虚拟应用、虚拟商品、网络游戏中的一些产品和在线服务。
虚拟商品的物理特性:
虚拟商品具有不易破坏性;
虚拟商品是一种最典型的知识含量极高的经验产品,它给消费者提供的是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其形式是无形的,无法观
察和触摸;
VeVe与法国豪华汽车品牌DS合作开发概念车NFT:金色财经报道,新西兰NFT平台VeVe宣布与法国豪华汽车品牌DS Automobiles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为数字收藏家推出该公司的第一款概念车NFT,包括不同稀有性的概念车NFT。汽车爱好者和收藏家将有机会在VeVe应用程序上独家购买DS的数字收藏品。[2021/12/8 12:57:39]
内容是可以改变的;
具有可复制性,且其复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具有速度优势。
虚拟商品的经济特征:
虚拟产品一般是一种高沉没成本、低边际成本的产品;
非排他性;
易被定制化和个性化,这是导致虚拟产品市场易于出现范围经济;
动态 | 现代起亚汽车将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电动汽车系统加密:据韩联社消息,现代起亚汽车今日表示,将开发出利用智能手机调节电动汽车性能、效率、驾驶感等的技术,准备将该技术用在日后推出的新型电动汽车上。为防止用户在将设定上传到服务器共享的过程中出现黑客等安全问题,利用了区块链技术防止黑客攻击。公司方面说明道:“在网络上以‘区块链’方式加密,并将其储存在分散数据的储存环境中,因此事实上通过黑客的操作是不可能的。[2019/4/22]
时效性;
具有网络外部性。
目前虚拟商品主要有如下几类:
1.网络游戏点卡、网游装备、QQ号码、Q币等;
2.移动/联通/电信/小灵通充值卡;
位于美国的一家汽车装饰供应商接受TRX、OCN支付:近日位于美国的汽车装饰供应商Impressive wrap在Twitter上宣布,接受五种加密货币的支付,包括TRX、OCN、LTC、BTC、ETH。[2018/5/4]
3.IP卡/网络电话/软件序列号;
4.网店装修/图片储存空间等。
5.电子书,网络软件
6.辅助论坛功能商品等
7.网站类产品
较为关键的策略是普及虚拟商品知识,推广虚拟商品消费理念,提高虚拟商品销售的透明度。在销售中应当充分说明虚拟商品
的虚拟性,即其非真实性,客观地评价虚拟商品的功能,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期望定在一个适当的、合理的水平。对国家与社会
来讲,构建虚拟商品市场的规范,出台一系列规范、引导这类市场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虚拟商品市场虽然刚刚兴起,但发展却异常迅猛,在特殊人群尤其是年轻人中已悄然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但由于这是一种新生
事物,发展又极其迅猛,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与此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又远远滞后,致使此类市场整体处于
无序状态。
最为突出的,也是影响到虚拟商品市场健康成长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人们普遍对虚拟商品的消费观念存有偏见
很多人认为虚拟商品消费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消费,这种消费是精神不健康、心
理不成熟的表现,并且认为这种消费对青少年的误导作用尤其严重等等,从而对虚拟商品消费基本上持否定、排斥态度。对待
虚拟商品消费的较为理性的态度是:承认人的精神需求及心理需要,就应当承认虚拟商品消费的合理性。在此问题上不要把虚
拟商品消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等同于虚拟商品消费本身的问题。
二:虚拟商品消费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很多人把虚拟商品的经营、销售与市场欺诈、虚假不实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种误解与偏见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虚拟商品
本质内涵的不了解。虚拟商品只是一种概念、符号或称谓,本身没有真假问题。只要消费者能够从中得到某种满足,即说明这
种商品是“货真价实”的。在这一问题上,不要把物质商品消费思维与精神商品消费思维混为一谈。
三:虚拟商品生产与销售的法律依据问题
实体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合不合法,最基本的判断依据是生产者与销售者是否拥有商品的所有权。许多人对虚拟商品的销售持怀
疑态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质疑虚拟商品销售的合法性,即所谓的虚拟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有没有权利销售虚拟商品。
其实这一问题并不存在。虚拟商品,即非真实存在的商品,人类纯粹思维的产物,所以不涉及实体商品所具有的所有权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讲,提出虚拟商品这种符号、概念、称谓的人,即合法拥有了这种商品的所有权。
虚拟商品的生产、设计、包装不需要有形的物质资料,也就不存在产权纠纷问题。当然这方面还需要许多法理学方面的更多的
研究,最终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之前,单凭主观臆断虚拟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存在合法性的问题,是不
利于这类市场的健康成长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