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组合抗体能治疗新冠变异株感染
据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向感染变异株的小鼠和仓鼠注射了已被批准紧急使用的多种组合形式的抗体。被测试的变异株包括目前流行的新冠变异株和经过基因改造的含有关键突变的混合株。研究结果表明,多款由两种病组成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多种新冠病变异株感染,即使其中一种抗体已经丧失部分或全部中和变异株的能力,组合抗体也能保持治疗变异株的效力。此外,他们对实验鼠的病样本进行了测序,发现在联合治疗后病并没有出现耐药性。
最新研究揭示新冠病损害神经系统的病理基础
新冠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会出现多种神经或精神疾病的症状,且可能在新冠痊愈后持续存在。为理解其中的机制,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德国萨尔大学合作团队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8名重症新冠死亡患者和14名其他原因死亡患者的新鲜冷冻脑组织的特定细胞类型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综合评估,分析了65309个单细胞转录组中的数千个基因。结果表明,死于新冠的患者大脑存在明显的炎症及神经通路受损,与死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的大脑情况非常相似,且与认知、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相关的基因在新冠患者的大脑中更频繁地被激活。相关论文6月21日发表于《自然》。
《元宇宙与数字化生存新叙事》入选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金色财经报道,《元宇宙与数字化生存新叙事》入选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入选理由为:元宇宙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想象力,元宇宙研究关注,元宇宙研究关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大融合,探索在商业活动、工业生产、文化教育和城市社群等领域的宏大叙事。[2022/12/30 22:16:35]
“德尔塔”株蔓延至全球92个国家及地区
当地时间6月21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德尔塔”变异株已传播至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更强的传播性,该变异株正在全球迅速蔓延,世卫组织对其传播情况感到担忧。目前尚无关于该变异株对疾病严重程度和致死性影响的确切数据,但新冠疫苗依然对其有效,有助于预防重症和死亡。
新冠病或通过花粉传播1分钟内穿过20米外人群
一项研究警告称,COVID-19等病可能会通过树木花粉进一步传播,从而增加在拥挤地区感染的风险。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大学的专家创造了一种柳树的计算机模拟——一种典型的花粉发射器——并模拟了它的花粉粒是如何传播的。在微风中,该模型显示花粉可以在一分钟内穿过66英尺外的人群,这可能有助于病颗粒的传播。
科学家筛选出数种抗淋巴瘤的药物
2020年学术期刊中比特币的引用量有所增加:The Block使用Google Scholar的数据研究了学术期刊中与区块链相关的引用量的增长。其发现,2020年学术期刊中比特币的引用量有所增加。2019年和2020年是区块链相关引用增长率最低的两年。[2020/12/18 15:37:48]
近期,一篇发表于《临床癌症研究》的研究发现了治疗MCL的全新药物。SOX11是一种在90%MCL患者体内表达的转录因子,它可以与DNA结合控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MCL的发生。研究人员以SOX11为靶点,结合结构生物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多种手段,筛选到了一些潜在的小分子药物。他们在体外利用人类细胞株发现,其中三种药物具备抗MCL的活性。未来,他们还将进一步测试这几种药物。
两种抗阿尔茨海默病试验药物效果不佳
显性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罕见形式,占比不到1%。DIAD患者会携带容易罹患此病的基因。在一项《自然·医学》发表的2/3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让144名DIAD患者服用了试验性药物甘特珠单抗、索拉珠单抗或安慰剂,并进行了长达7年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药物都能作用于它们的靶标,但与安慰剂组相比,都无法明显减缓或预防DIAD患者的认知功能衰退。其中,甘特珠单抗能明显减少患者体内和疾病相关的多种病理学特征,或能促进DIAD的早期治疗。
研究发现:一种血液中最常见的蛋白质,有助于人类受精和对抗感染
加州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存在于人体中最丰富的蛋白质——白蛋白(Alb)可激活质子通道(hHv1),使精子有能力穿透卵子并使其受精,并允许白细胞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来对抗感染。该研究最新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提供了一种阻止/提高生育能力,并增强/抑制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的策略。
瑞士两所高校共同成立区块链技术协会以促区块链学术研究:9月13日消息,瑞士南部大学(USI)和瑞士南部应用科学和艺术大学(SUPSI)共同成立Ticino区块链技术协会,该组织的目标是支持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和公司,并促进该技术的学术研究。(Cointelegraph)[2020/9/14]
40岁以下日本人中有1/4还是处子,收入越低处男概率越高
一项研究显示,日本40岁以下人群中处子率居然高达四分之一。发表在《BMCPublicHealth》上的题为“TrendsinheterosexualinexperienceamongyoungadultsinJapan:analysisofnationalsurveys,1987–2015”,中文可译为《日本年轻人缺乏异性恋经验的趋势:1987-2015年全国调查分析》的研究反映了这一现实。
四川农业大学发现猪肉更好吃的“秘密”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发表了一篇研究,深入解析了猪肉质形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并为下一步分子育种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促进猪作为人类生物学和疾病的生物学模型奠定了基础。
可淡化海水的“人造树”
近日,在一篇发表于《应用物理学》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用“人造树”进一步增强了这种装置。在SSG中,当储水罐中的水被装置吸到高处时,会被太阳照射蒸发,并最终冷凝成饮用水。SSG集水效率主要受到毛细效应对装置高度的限制。研究人员受到红树林的启发,创造了一种“人造树”,用蒸腾作用大幅提高了装置的吸水能力。此技术能让SSG的集水效率提升到原来的3倍。
分析 | SSRN:区块链及加密货币相关学术论文最受欢迎:据ethnews报道,根据学术研究机构SSRN的研究,金融科技(FinTech)是其平台上研究增长最快的领域。SSRN上最受欢迎的学术论文涉及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相关的主题,如比特币和ICO。该研究分析了该平台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的下载数据,以及2018年3月6日至8月21日期间的搜索数据。在两年内,主题为“比特币”、“区块链”、“加密货币”及“ICO”的论文获得了超过50万的下载量。[2018/12/20]
寿命超过2000小时的高效甲脒基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研究团队发明一种新技术,可制备出转换效率超过23%、寿命超过2000小时的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人员使用预先合成的具有理想化学计量比的晶体钙钛矿,通过粉末工程方法减少前驱体缺陷,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平均效率从18.62%提高到19.85%。该方法经过进一步调整,可以制备出转换效率效率超过23%,寿命超过2000小时的甲脒基钙钛矿太阳电池,且在工作1200小时后效率能维持在原来的88%左右。此外,当太阳能电池扩大成5cmx5cm的太阳能组件时,仍有超过14%的转化效率。相关论文于6月22日发表于《纳米能源》。
科学家首次通过测量证实:银河系在“踩刹车”
近30年来,有理论曾预测银河系自转速度在减慢,但并没有实证。而据每日科技网21日报道称,银河系有一个由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棒旋结构,数据和分析发现,自这个棒旋结构诞生以来,它的自转速度下降了四分之一。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测量对银河系“踩刹车”加以证实,天文学家认为,该测量结果为暗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且很可能正是暗物质使得银河系自转速度减慢。相关研究发表于近期《皇家天文学月刊》。
动态 | 中管院学术委区块链研究中心华南课题组成立:11月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区块链研究中心在深圳召开了学习研讨会,会上重点介绍区块链这一前沿科技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解读区块链研究和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分析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我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为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聚力聚智。会议宣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区块链研究中心华南课题组暨麒麟国际(深圳)区块链研修学院正式成立。[2018/11/5]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昨日,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以59个和49个A+专业数位列第二和第三名,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则以40个A+专业数并列第四名。“双一流”高校在A+专业数上占据主导性优势。232所有A+专业的学校中,118所为“双一流”高校,且“双一流”高校A+专业数占全国A+专业总数的比例超过85%。A+专业数排名全国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揭牌,将建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系
6月22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揭牌,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讲席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任该学院院长。北大未来技术学院整合了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的人才队伍,并着手创建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系。该学院以未来生命健康及疾病防治技术为主要方向,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成像、分子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
清华大学姚期智斩获“日本诺贝尔奖”京都奖,为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6月18日,第36届京都奖获奖名单公布:中国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获尖端技术领域奖项,以表彰他对计算和通信新理论及其安全性基础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2021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公布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昨日公布了决赛名单。今年,共有508人从5万多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据悉,本届预赛总分120分,晋级线37分,晋级率不足1%!最高分112分,由一位北京大学的选手——吴清玉创造。就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吴清玉斩获了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银奖,成为仅有的两名入围决赛的女生之一。
17人!“北京学者计划”拟入选人员公示
6月21日,“北京学者计划”拟入选人员公示,共有17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是2012年底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北京市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居于世界科技前沿、富有创新能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名家大师。该计划每两年评选一次,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选拔,每次选拔不超过15人。
瑞典隆德大学天文台两名学者霸凌同事,超过70%的员工受害
瑞典隆德大学于2020年进行的两项独立调查证实了该校的两名天文学家SofiaFeltzing和MelvynDavies滥用职权欺凌同事的行为,指出两人多次进行伤害性和攻击性歧视,违反了瑞典的工作环境法。Feltzing曾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瑞典国家天文学委员会主席等,被指控在科学演讲中贬低学生和其他演讲者。Davies是一位行星系统和理论天体物理学家,被指控恶意批评他人研究并将同事排除在科研机会之外。调查报告称,两人当时任职的隆德大学天文台中有超过70%的员工表示曾受到骚扰或欺凌。两人均曾全部或部分否认了相关指控,并表示正在积极改善工作环境。
国际空间站将安装新的太阳能板
近日,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计划通过多次进行太空行走,安装六个新的柔性太阳能阵列。北京时间6月25日晚7:30,宇航员将进行第三次太空行走,安装六个阵列中的第二个。届时两名宇航员将出舱行走,一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内操纵机械臂配合,全程进行网络直播。国际空间站太阳能阵列设计寿命为15年,而最早的一个太阳能阵列已经使用了20年,现在虽然仍可以正常使用,但已经出现了退化的迹象。六个太阳能阵列全被替换后,国际空间站的能源供应将从160千瓦提升到215千瓦。
欧洲航天局宣布金星探测任务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欧洲航天局近日宣布,将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开展“EnVision”金星探测任务。据悉,金星轨道飞行器EnVision耗资6.1亿欧元,预计最早在2031年发射。这是ESA科学计划委员会在宇宙愿景计划中选定的第五个中级科学任务。
欧盟将为欧空局拨90亿欧元用于太空项目和技术转化
欧洲航天局与欧盟签署了一项协议,标志着新太空计划EUSPA的正式启动。欧盟将在2021-2027年为该计划拨款共计148.8亿欧元,其中。ESA获得近90亿欧元,用于新的太空项目和技术商业化等研发,包括哥白尼计划、伽利略卫星导航、政府卫星通信计划等项目。哥白尼项目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免费地球数据来源,并将进行空间监测,帮助多方面了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伽利略系统将为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物联网等提供导航服务和产品。政府卫星通信计划是一个安全连接和空间安全计划,用于监测空间危险。
联合国考虑将大堡礁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据法新社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22日发布了一份报告草案,鉴于澳大利亚大堡礁受气候变化影响珊瑚数量锐减,建议在7月召开的第44届委员会会议上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澳大利亚政府当天回应称,强烈反对将大堡礁列入“濒危”名单的计划。此前,澳政府一直拒绝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环保人士表示,该提议凸显了澳大利亚在遏制碳排放方面缺乏行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