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慈姑的名字是在汪曾祺的文章里,他说他们家一下雪就喝咸菜汤,有时会加几片慈姑片,他对慈姑没什么好印象,说它又苦又难吃,想来是因为曾经遭遇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唯有慈姑丰收的年景,吃了太多慈姑,以致于说起慈姑就会皱眉,三四十年再不曾沾过慈姑的边儿,但他的老师沈从文却极喜欢慈姑,汪老在《故乡的食物》中写道:“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慈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慈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到底是文人,简单的食物也能吃出格调来。
但后来,汪老还是与慈姑重修旧好,“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想来慈姑也是嫌贫爱富的主儿,遇见了肉就变了滋味,不再是灾荒年景的慈姑了,肉的香味与慈姑的苦味涩味碰撞融合,中和了油腻,化解了苦味,似乎变成了另一种食物。
汪老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古往今来,有多少乡愁,藏在食物里,藏在胃里。
只是看汪老的文字,并不知慈姑的样子,但记住了名字,知道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
慈姑是泽泻科Alismataceae>>慈姑属植物,别名茨菰、燕尾草、白地栗、乌芋、驴耳朵草、慈姑。
在江浙一带,慈姑与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荸荠、莼菜、菱角被称为“水中八仙”。既被称为”水中八仙“,无疑是生长水中,它的叶片很有趣,形状如同箭头、剪刀和燕尾,因此又名剪刀草、箭搭草、槎丫草、燕尾草。由于球茎如芋头,慈姑又名乌芋,唐以前,乌芋一直是慈姑的别名。
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日本、朝鲜亦有。据说日本人迎接新年,慈姑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年菜。
慈姑叶色鲜绿,花朵洁白,身材高挑,三角叶和三瓣花很有特色的确看上去仙气飘飘,”水中八仙“并非浪得虚名。
作为水生植物,虽不能与莲花媲美,洁白的三瓣小花却有小家碧玉气质。
慈姑花美,也吸引了一众花痴诗人留下草木气息诗句,清初诗人查慎行
清初诗人查慎行曾在盆池中种下一棵慈姑,“立秋后忽发细蕊,每节丛生,花开纯白色,如玉蝶梅差小,颇有清香。”于是见花成诗:旧叶复新叶,碧茎忽抽芽。谁将绿剪刀,剪出白玉花。水边有秋意,凉蝶来西家。
白居易也曾写过“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茨菰曾经作为救荒食物在粮食歉收年份用来当杂粮填饱肚子的,需用硬币类刮去外皮,特别是底部,减少苦味。对北方人来说,慈姑是个陌生的物种,可能大多数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见过吃过了。
《农政全书》卷二十七记载:”慈姑,一名藉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名。“姑”即母亲之意。
慈姑的可食用部分是球茎,也是因球茎的着生方式而得名。
重瓣品种
日语里把慈姑称为泽泻,以泽泻为名的慈姑,在古代日本因为叶片像箭头而寓意战争胜利,被称为“胜草”或“胜军草”。
在浙江转眼几年,可能去菜场比较少,并未见过慈姑,食堂也从未用慈姑做过菜,一直想尝一尝汪老笔下慈味的味道,期待着。
Flower
花|名|册
seeyou
文字:云朵
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