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国学的任督二脉从而使之焕发活力服务于当前社会?_以太坊:以太坊币美元最新行情走势图

说实话,这个题目很大并不好写,也算知难而进,权当自我加压。

但是,当你接触太多心理出问题到崩溃边缘的学生,家长还觉得鸡娃有理施压无罪的时候,你就觉得有义务写这一篇专题。

所以,今天所讲国学最后的落脚点呢,就放在同学和家长们关切的学校学生学习上,相信通篇看完对您会有所启发。

老子说过: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抄小路是便捷,但就怕走着走着,便没有了路,所以我们还是要求正道走大路。本篇文章主要就想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深入学习国学并活学活用其精髓,使学生能固本培元养心志提心气,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学得更扎实,从而更好地以己之长服务社会,达人达己安身立命。

立秋后接连几场雨,转眼便开学,白露将至天气渐凉,可以喝点熟普,这样浑身通泰也有利于放空杂念深入思考。自唐文成公主下嫁带茶入藏后,中国社会嫁娶婚俗渐渐以茶为聘礼,因为茶树象征常青、不移和多子。汉家结婚尤其江浙一带更要三茶六礼,茶礼几乎已是各族共同习俗。清福格在《听雨从谈》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有正室不用。”

话说黛玉到怡红院探班贾宝玉,正巧遇上王熙凤,被王大管家打趣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呢?”还有潇湘馆里王夫人拒绝了黛玉奉茶,第六十二回里薛宝钗更是抢了黛玉半杯茶漱口,草蛇灰线伏延千里,都和婚姻茶礼有关。

不光我们如此,连英国王室结婚,在婚礼上都要用福鼎白茶。

那这一杯茶,就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可爱的读者啦!

首先说,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海洋文明这三大块中,我们属于农耕文明的延续,这也是传统文化即国学的根。有诗为证: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但就是这块黄土地,却诞生了伟大的文明,让我们从八千年前说起。

河图洛书,圣人则之。

这位圣人就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伏羲氏。他不光正姓氏订嫁娶,制琴瑟造书契,还写历法定节气,农林牧副渔加医筮都广泛涉猎。作为三皇五帝之首,他最厉害的就是始做八卦肇启文明,后来文王拘而演周易也是根据这个来的,乃至周敦颐做太极图之象学,和二程一朱的理学,皆出于此。如今人们通过观察历史发现,提出人类社会三阶段说:即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科学阶段。那么,在科学昌明的如今,这看似远古传说的上古学问,大概率是没用了吧?

其实不然!这种东方符号兼有数学和语言的意义,是所有自然原理的浓缩,也暗含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性原理,是造物主的启示。德意志双雄之一,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茨,在与来华传教士白晋的往复来信中,深入探讨中国一切哲学科学源头即易经八卦的原理,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最初的书写符号,理解了阴阳二元对峙永恒互抱同在,周流不息彼此转化相反相成的核心理念,为其完善二进制理论做出重大贡献。而二进位算法,就是电脑运算和信息时代的基础。

关于河图洛书八卦周易的意义,还不尽于此,研究学问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也都在里头。

王守仁被贬龙场,重读大学中庸再参先王周易,把栖身之山洞取名玩易窝,悟出心外无理,人欲即天理,良知即是易。他开悟之后,一言一行皆合于道,天地为之加持万物为之所用,终成无极而太极的王道,从此驰骋天下再无敌手,为古今三不朽之典范。

在农耕文明之上诞生的国学智慧,就是这么厉害。今年是作为心学宗师的阳明先生诞辰550周年,也是今天我们着重要讲的人物和学说。

一般认为,相对于海洋文明的向外进取攻击性,农耕文明偏于内敛保守和封闭性,不擅长找增量却善于争存量,这也是内卷严重的一个原因。两种文明,一个能分一个善合,一个讲自由一个讲秩序,孰优孰劣各有短长。而历代封建统治者最怕民智开启,国学经过改造渐成被阉割的驯化工具,精义精髓已经很难被后人领略。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朝士大夫仿佛集体失语不知道孟子说过这句话似的,我们现在好像也都忘了,除了积极向善和谐共处,还有责任担当拼搏进取......

那么,国学对于如今的我们,指导意义何在,又怎样去应用实践之?我们慢慢谈,这就是今天大家要一起讨论的问题。

让我们先从从生产力演变看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嬗变到了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5G信息时代。在云计算大数据面前,在飞速发展善于学习的人工智能面前,人类的脑细胞神经元好像不够用了,下载知识的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爆炸的更迭速度了。尤其国家站在民族复兴高度回归教育本质搞双减,再加上这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常常在家上网课,鸡娃家长们更是心急如焚:有的跟风去学编程,有的赶时髦去学演讲,有的曲线救国走艺考,有的考不上高中干脆出国读书,搞的学生们疲于奔命无所适从。我们都知道,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但是,当善于学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得到普遍应用后,常规工作岗位之争将会更加白热化......在如此时代趋势大背景下,试问普通家庭的普通读书种子们,还有路可走么?

先不着急回答问题,让我们接着再考察一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大致分血缘地缘业缘趣缘,仔细想想你所亲近的人,大体逃不脱这四种关系。自古以来,中国人基于血亲地缘形成一种差序格局,以个人为中心层层递推而形成一种关系网,再过几百年中国还是人情社会,这是很难改变的。再加上代入个人的机遇和能力差别,以此考量我们可以说,人从一出生就是不平等的,因为从小接触的圈子资源都不一样,这也是个基本事实,平等的只是我们要去互相尊重的人格。但是,并不是考不上清北就意味着寒门难出贵子了,这并不是绝对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你怎么选。老话说: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挤破头也要走华山一条路,实无必要,而有特色实用专业的好学校,将会给你一生助力!

可以说,农业社会对应血亲地缘关系,工业社会对应业缘关系,而在移动互联的当今信息社会,则更多对应趣缘关系。不信?那你去问问球友、钓友、骑友、牌友、驴友,还有你打游戏组队的战友。笔友,不提也罢,过去式了。

那么,说这些对我们学习和就业的指导意义何在?

话说有一位名校校长,在七八年要参加高考前,母亲却想要他顶替进国棉六厂,别笑,这可是当时的铁饭碗。要不是班主任宋伟极力游说,这位爱抢老师挑水扁担的好学生,也许就不会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北大历史系课堂上了。以上说明什么问题?人是有学业运的,既有内因也受外部环境制约,否则每年那么多以一分之差和好学校好专业失之交臂的,都没法解释原因了。客观上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圈子,这个圈子就是他和外部世界发生关联的一个边界,我们既然都跳不出三界外,就要努力用好现有的圈子和资源,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况且,现在也不是随便镀镀金回来就好用的年代了,在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更是一定要务实。

基于此,我们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也要因时因地,结合自身条件来构建。而在你的圈子里,只要有一个良师益友,能在关键时刻点拨你提携你,就会让你受益终身。如果你和某同学因为共同的兴趣,报考了同一专业,分在同一班,住在同一宿舍,那恭喜你们,因为你们互为师友了!虽然没有血亲地缘,但二位因业缘趣缘而相遇相识,怎么能不珍惜这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的机会呢?再假如,你不但上了喜欢的专业,还在好学校里遇到了好老师,从此开启了你开挂的人生......

2021年的开学典礼上,前面说的这位校长为新生们送上了寄语——“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时代、读懂自己。”

我想,这句话不光适合说给北清学子听。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打通国学的任督二脉从而使之焕发活力服务于当前社会?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都知道任督二脉:例如张无忌给装进了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气袋,虚竹在西夏皇宫的冰窖里动弹不得,狄云雪地里被血刀老祖掐住脖子,石破天练岔气被拐到长乐帮又挨了一掌......然后呢?

非常六加一之幸运的是,他们在身陷绝境的遭遇下都机缘巧合地打通了任督二脉!还有苦大仇深的萧峰,童年时就在玄苦大师的帮助下成功通关,为一身绝世武功打下了深厚基础。当然,一灯大师用毕生内力给黄蓉打通了全身经络,也得算是成功案例。

从中医上讲,此二脉大致在人体正中线的前后,任脉主血督脉主气,总领阴阳属于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络合称十四经。若能后升前降运行小周天即为打通,任督二脉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通后则气血充盈阴阳调和,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能。

说句题外话,黄蓉要是能把这功夫传给她老公就好了,郭大侠也就不会太着急长成郭大爷的模样。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我们一再强调文化自信和历史传承,并企图从国学典籍中寻找民族精神的血脉和渊源,你看那国学讲座满屏皆是,孔子学院全球落地,但是真相却是:国学日渐式微。在此,不禁想起以前人大纪宝成校长要建中国大学第一家国学院以脊续文脉重振国学,却被某些人以抱残守缺复古逆流而论多遭诟病的前尘往事,可悲可叹啊。

改革开放多年,由于人的个体能力以及机遇差异和不同地区行业部门差异,加之在特定分配机制下的社会分化形成,国门打开西风东渐使得传统文化产生断层实际上已被边缘化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国学思想体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拾文化自信,构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社会关系由垂直化向扁平化发展的时代,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孟之道的这套东西还管用么?国学研究者们又如何以当代视野运用我们自己的学术架构实现跨学科融合,以创新性发展来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力与主体性,从而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的软实力输出以及文化发展战略提供规划设想、积蓄精神力量、培育人力资源?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问,国学之魂是什么?我们说,国学是从古至今我大中华系统而专门的学问,是我国独有传统文化与学术之简称,往多了说包罗万象,往少了说就是太学国子监教授的东西,如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也可以说是有关考据辞章经世义理的学问,正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从历史传承来看,国学主流儒释道实则渐渐三教合一,本质上都重视心性修养培育道德情操,不是悲天悯人而是自强不息,是既能经世致用也有终极关怀的这么一种人文精神。从内容结构上看,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文史哲伦理学的成果最大。从内核观念讲,则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根本思想,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我的相处之道,是尊重自然规律成就理想人格的伟大学说,也是符合当今环保要求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也可谓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名仕哲学。

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

研究国学就是学道的过程,而道不远人,且吾道不孤。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学的魂就是,一颗以天下为己任而问道求道的拳拳赤子心!

而现状呢,有人兜售帝王驭人之术美其名曰职场成功学,有人歪曲中医理论把黄帝内经掺上大力丸当保健课上,堪舆学等同看风水,易经八卦混成了算命工具,诗词歌赋更成了附庸风雅的文化消费品......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国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不以道统而以术御,没有道统支撑的文化就会失去根基,假设一个老太太倒了却没人敢扶的社会生活环境,怎么可能再出一位国学大师?况且,即使国学的土壤还在,假如我们还拘泥于四书五经的教条无法真正将之融入生活,必将使之陷入泥潭无法自拔,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集体穿汉服拍毕业照,也不是按时朗诵个名篇解读一下就算交代,更不能把国学僵化成类似宗教教条来束缚思想,而是要将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践当中,使之具备现实指导意义,唯此才能真正振兴国学。“孔子初非宗教家,而浅人不察,必欲以形式尊崇,强侪诸释、道、回、耶各教之列,既失尊孔本意,反使人得执约法以相绳。”这句话是谁说的呢?很多人想不到会是袁大头,在复古乃至复辟思潮严重的当年,他都不赞成把儒家学说当孔教供着。反过来说,我们一以贯之的民族思想和精神脉络,也不能或者说不允许与传统文化完全割裂开来,只要活学活用,国学也能与时俱进。

要与时俱进,就要打通国学的任督二脉,使之气血通畅运转起勃勃生机。

那么,如何打通国学的任督二脉?照样要舌抵上腭通三关,然而基本功却在于筑基:即蓄养丹田之气充盈任脉,以正宗学问养士之正气,同时必须压制诸如不学无术却号称家族传承吾辈责的邪气;然后还要去除后背寒气以壮阳气生发,这才可能打通督脉,说白了就是去除有害文化糟粕。车两轮以走陆,舟双桨可济川,这两样做好了之后,如何有机连接二者使之顺畅流动生发起勃勃生气来?那就是第三步,舌抵上腭中西贯通。这不是为了口吐莲花,而是为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

一提到中华文明,我们就是五千年历史领先世界,而且一直没断代,将来也会千秋万代赓续下去,乃至毫无疑问再创辉煌...我们都知道,不用说当下语境,任何时候崇洋媚外数典忘祖言必称国外如何如何,必遭世人唾弃;但是,一味食古不化,总爱故纸堆里皓首穷经,凡事都要提起老祖宗当年如何如何,亦不可得。试问我们在高科技方面一直被卡脖子,是何原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观点虽然当时有可取之处,但却是狭隘的,因为你的傲慢自大会导致学习不够彻底深入,只在器形技术层面图谋变革,而思想文化观念没有及时响应跟进转变,积弊良久也就无从得到根除了。

况且,国学因为自身以及历史深层原因几次面临灭顶之灾,如贾南风凭一己之力引起的永嘉之乱后胡瓜都改称黄瓜的五胡乱华,要不是起灭石氏的冉大帝核定九流优待儒士,很可能奉缩头乌龟东晋王朝为正朔的中原士人都找不到几本正宗典籍来看。其他几次,还有士大夫感慨的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以及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当然还有五四反传统和后来人谭厚兰。

今天在这里,还要提一个在历史长河里曾经挽国学大厦之将倾的人物,此人汉名元宏。

发源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的拓跋鲜卑,盟誓于盛乐、定都于平城、后迁都洛阳,最终北魏和南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这是一个存续一百四十九年对华夏文明有着重要影响却被忽视的朝代,尤其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才藻富赡的孝文帝拓跋宏,其跟随冯太后脚步全面汉化的太和改制,尊孔重教再订雅乐,在极大程度上提携了汉民族传统文化。虽然他只在人间三十三年,却给汉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挽救了国学早衰的命运。其后的隋唐王朝,雄才大略的皇室人物大都有鲜卑血统,他们奉国学为圭臬,科举选拔制度也是自那时固定下来的。

公元495年,孝文帝为印度高僧跋陀在少室山北麓所建寺院赐名“少林寺”,他登上嵩山之巅,出口成章:日月交晖,寒暑递成。万象合和,兆类孳盈。……川潜龙光,山隐凤停。三才凭微,七曜依明。人伦倾首,百神柔诚......

苟活于乱世的国学,可以说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了。我们又想问国学,这些年来,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也许,我们可以去余杭仓前镇章太炎故居看看,摸着打他自小就在那杵着的老木头梁柱子,找找答案。

近年来有个热点争论,就是这近五百年来我们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几近为零?这里专指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或者重大理论突破。客观来说,为零当然不可能,但确实也不多,像伍连德杨振宁袁隆平屠呦呦这样的人物实在太少了。自轻自贱自我贬低固然不好,但鼓吹三十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年道路的论调,也明显脱离了客观规律,文化自信不等于盲目自大。还是高层总结的好: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目前来说,全球思想最超前的高科技企业家,不是我国二马,举世公认当属南非出生漂亮国成长的马斯克,这个你得承认,不承认也不行。这家伙十二岁就自己做了一款游戏Blastar,并于1983年被一家电脑杂志以500美元收购。他在大学时期做人生规划时,以未来影响人类最深远的东东为出发点深入思考,得出五个大方向的关键词,像新能源应用和人工智能还有外太空探索,人家现在都干得风生水起。再看看咱们某些学校的某些大学生们,上学时挂科打游戏,毕业季都在忙考编,再一查往年毕不了业遭清退学生的记录......乖乖不得了!

无怪乎章太炎曾痛心地指出:“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教弟子也,唯欲成就吏材,可使从政”。士子汲汲于功名是科举应试教育造就的副产品,和官本位思想一起,根深蒂固在中华大地上而经久不息。讲求仁爱德政克己复礼的孔夫子,恐怕也没想到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衍生出学而优则仕的附带功能,而且度数还不低。好在我们大中华一直有民族的脊梁,那些饱学诗书的读书人,有拿笔杆子的,有拿杆子的,这些当代文天祥都是呕心沥血誓死不屈,用全部身心性命为国家为民族去探索一条光明出路。他们的铮铮铁骨从哪里来?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股气,正大刚直,至真至善,充斥宇宙天地间,先于仁义道德而生发。

有了这股浩然之气,才能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也正是有了这股长存天地的浩然之气,才会不断有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哪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续写中华民族的伟大篇章。为什么?道之所在,义不容辞!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存续文脉就是存续国脉,而国学就是我们民族的文脉根源。

而据国际汉学家公认的最后一位国学大家,早已离我们而去,他就是精通儒释道的一代大儒梁漱溟。作为上世纪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其构思宏大的社会改造实验,着眼于实践并力图融合东西方文明的优点,在海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结合传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马歇尔称在梁身上看到了甘地。断言传统文化必将复兴一生施行改良主义傲骨不屈的他,其身后一部分骨灰就洒在乡村建设曾经的试验地邹平小黄山。假如重回上个世纪,我最想听梁老讲讲,什么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当今文教事业发达,有学问精通专业的专家学者也不在少数,但多为稻粱谋而少了一份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如梁漱溟者则少之又少矣!今天我们在这里要说,时代呼唤梁漱溟这样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实践家!

有感而发了一下,我们接着聊如何打通国学的任督二脉。

既然承认这个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就要去多多探索事物的自然属性,少去干预其社会属性。科学文化昌明靠的是解放思想,摆脱束缚大胆往前探索,从而发展生产力,改善社会关系。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我们出了诸子百家,那真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且还做到了诸子杂糅百家融合,学术思想可以说与同时期希腊文明一起达到了某种高度,并称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你像在陆续出土的郭店简中儒道混同,上博简中儒墨一家,马王堆帛书中道法同一,还有黄老之术管子之学中无为而治的市场经济理论......道不为老庄专有,德不为孔孟独享,法不为商韩把持,更有荀子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的中道观和朴素唯物主义,中华文明善于包容矛盾体的优点,在一次次面临危难时发挥了作用,统一战线民主同盟就是这么来的。曾子早就曰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子也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而上面提到的这个巴比伦文明和埃及文明在地中海汇合后产生的希腊文明,尤其擅长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高度发达,其在悲剧中展示的humanism即人文主义精神,也把人为万物尺度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成为文艺复兴后西方重要核心价值之一。人类认识进步的三个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哲学,就是这么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对比之下,始皇帝焚书坑儒后尤其是汉朝独宠儒术废黜百家以后,国学实际上退步了,比如逻辑学上尤其数理逻辑mathematicallogic的缺失。通俗举例,我们可以追问,为什么勾三股四弦五不能经过假设再演绎推理最后论证成: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规则在起作用,这并不是毕达哥拉斯先悟出来的,然而人家却后来者居上。某种意义上讲,数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理性精神的进化史,西方擅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搞研究,不仅创造了古典哲学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同时也孕育了民主法制的人文思想,这是近代西方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咱们以墨经的名辞说辩与印度正理论因明学和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核心的词项逻辑学说并称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但是因发展出现中断,尤其宋元以后在汉地几成绝学,并未进入主流学术圈。因明学自天竺传入后还分汉地和藏地两学派,最后在藏地几成辩论学,为喇嘛辩经拿学位必会科目。而汉地最著名的就是唐玄奘法师运用因明量式来论证唯识真理,一部《成唯识论》的内容陈述结构就是因明量式结构。实际上我们也一向缺乏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这三种逻辑推理的能力,甚而导致有些学说在逻辑上自相矛盾不能自洽,因此,作为启发创新思维的这一重要形式,也就很少能作为工具被广泛运用了。

潘承彪教授就在第一届恢复高考的数学试卷上出了一道自认为简单的题目:请证明勾股定理。这道题后来被网上列为第一变态......

古希腊数学大发展,就是因为有了完美的逻辑方法来处理数学问题。其实格物致知躬行求是,也是我们先人所倡导的推理方法和科学实践精神,只不过被科举八股文束缚了手脚而终不能一探究竟。阳明先生格竹子七天以至病倒,也并非一无所获,他是想验证先贤的天道至理。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所不到也”。你看下图,要不是受当时条件限制,双缝干涉实验是不是在他手里就得出结论了?虽然是玩笑话,但他这句话想表达的是,事物所表现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关于意识本质的研究已经接近量子力学的范畴,用现代话解释即微观粒子的叠加态在你观测时发生了波函数坍塌。寂与显,阴和阳,自在实体与现象实体,这是关于事物两面的认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将现象实体和自在实体剥离就是这么简单,看来儒释道果真是相通的。

朱熹向外格物,陆九渊向内论心,王守仁把二者统一起来,创立培根务本之学、事上磨练之学、身心一致之学,名曰心学。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算是给传统国学上了大补,就如后来的中西结合,体用一致。

清颜元说:吾儒起手便与禅异者,正在彻始彻终总是体用一致耳。意即从理事关系入手,理表现在事上,而无事外之理。亦即理气融于一片,本体和发用始终统一,不能只停留在明理上,还要见理于事,体用一致,理事圆融。学贯中西的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就主张体用一致,反对中体西用,他还全面介绍了西方逻辑学,并称是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这位可不是一般明白事理,关于其历史作用,后面还要着重说几句。

当然朱熹的格物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主张穷尽事理,在基础物理学上,他的方法叫格致,也是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

西方以康德、罗素、维特根斯坦这些人为代表的先验逻辑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则更主张哲学应为科学的发展寻找逻辑根据。康德认为,认识能力共有三个层次,从感性开始,然后是知性,最后是理性。发明坐标系的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力图寻求阿基米德点,最后发现只有我思才具有不可怀疑性,从而得到方法论上的普遍怀疑,他既是科学家神学家的综合体,也是思想解放的先驱。而康德多数时候并不怀疑我们的感觉具有原因,他把这原因称作物自体或称noumena(本体),他的思想调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培根的经验主义,其三大批判值得一读,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也正是受了康德二律背反的启发。尤其TheCritiqueofPureReason,主要证明我们的知识没有丝毫能够超越经验,然仍有一部分先天而成,即不是从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出来的,不仅包含逻辑,还包含许多不能归入逻辑或由之推演出来的东西。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心头一惊,这和我们古人的说法有没有共通之处?请看康德在另一部《实践理性批判》里的一句名言:

ZweiDingeerfuellendasGemuetmitimmerneuerundzunehmenderBewunderungundEhrfurcht,jeoefterundanhaltendersichdasNachdenkendamitbeschaeftigt:derbestirnteHimmeluebermirunddasmoralischeGesetzinmir。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

这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康德的宇宙二元论,就是围绕存在与思维是否有同一性来进行的。

而量子纠缠态则表明,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道恒守常。

陆象山有名句“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阳明先生解释为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所以要致良知。你看,东西方哲人悟道的共通点已现端倪,存天理灭人欲,二程一朱的理学思想在今天仍不过时。为什么这么讲?

比如这些天来烈日炎炎似火烧,劳苦大众汗流浃背似水浇,重庆还起了山火,你却想天天坐办公室喝二十万一斤的白毫银针,吹空调还不能受凉要主任给装上挡风板,你还要天天吃满汉全席还有省长给你递烟,约会空姐迟到了对方还要陪笑脸不能抱怨......我的天哪,有这等好事,玉皇大帝都不想在天庭呆了呀!要求过分了啊,你以为你是周公子么?所以,这人欲,得灭;不灭,南北极都发烧,地球都保不住。

你要认为我说的对,那么考验你知行合一的时候到了:先把单位和家里空调度数调高几个数再说。

所谓凡事要讲理,中国人共同的认知,就是凡事逃不过天理二字。我就不信没有天理了!这是以前老人们抱打不平时最常说的话。二程集里有言: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早在先秦时期,天理观念便有所萌发.韩非子有云:理者成物之文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孟子也说: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庄子在养生主里也强调,依乎天理,即言天之自然者,谓之天道。天者理也,天地万物之根本,只不过要实修实证,才能了悟天理人心。

子曰: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Practicemakesthemaster.

假如啃几本书就能得道,就知晓天理人心,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让我们再来重温尧舜禹相传授的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再来聊聊西方的火星人马斯克,他提出的第一性思维这两年很火,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他认为每个系统中都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而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是不能再进一步推导的基本假设,是事物被认知的第一根本。

他在其物理学著作里翻译成英文解释是这样说的:Forwedonotthinkthatweknowathinguntilweareacquaintedwithitsprimaryconditionsorfirstprinciples,andhavecarriedouranalysisasfarasitssimplestelements。除非我们熟悉事物的基本条件或基本原理,并且分析它最简单的元素,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一件事。

1586年,出生在西班牙黄金时代三十五岁在莱顿大学注册读书六十二岁退休结婚并生育四个子女的斯蒂文和其同伴,在荷兰代尔夫特三十英尺高空扔了俩重量相差十倍的铅球,结果自然是同时着地,也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一个错误推论。但这不能否定亚里士多德做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顶级天才的特殊地位,做为伟大的哲学家和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当然,作为其晚学后辈的斯蒂文也用他的学术成就告诉我们,大学学习生涯到底可以如何度过。他一生著作涉及数学、力学、天文学、航海学、地理学、建筑学、工程学、军事科学、音乐理论等多种学科,尤以静力学最为著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学术达人。可怕的是,此人不是自己活在象牙塔里死磕理论,而是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放到今天妥妥的大国工匠加工程院院士。

当前我们就缺这种人。

其实我们老祖宗和希腊文明一样,也曾开创了以哲学思想解释自然现象的先河,比如认为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又肯定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还有一物两体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大道至简。“道”,是Philosophy,是本源,是整体,是物理学逻辑学之上的东西,所谓吾道一以贯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处可理解为解释了零和一的关系,避开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陷阱,即道生万物。上文提到莱布尼茨与白晋的书信中,已经点明认同了无可以生有,只不过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干的。

认识一以贯之的道,就是要让我们认清事物运行的底层逻辑和基本规律,先进行解构再进行重构,从而做出革命性变革和创新。

而底层逻辑就是对问题的本质思考,是正本清源,接近于第一性原理,是农民伯伯手里的优质良种,是认知的认知,是突破信息茧房的利器。不论如何变易不居,不变的是核心切入点,可变的是路径,最后看的是解决方案与原始需求的匹配度。

培根提出过一个到达各种现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实方法,是名科学归纳法。但我们要承认,西方人更强调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探究问题的本源,不被过去的经验知识所干扰,相对少用类比推理而是多去实验求证,只要有一个反例能证伪命题就不成立。然后就是,在遵循第一性原理的底层逻辑上形成并运用框架思维去解决问题。

框架思维本质上是站在系统的高度对整个事物进行拆分,从而能够让其轮廓更加清晰,在认知程度上更深刻,在判断事物上能给出路径导向,也会在行动实践上给出指导依据。

我们的理解就是,先看问题的全貌和核心,然后再去完善细节,也就是尽量做好顶层设计,减少摸着石头过河的曲折历程。

想要做事有逻辑,说话有条理,决策思考有根基,就要所想所做都有框架。

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个能力,就得老师和家长来引导。

而衍生的类似结构性思维理论,就是麦肯锡的TheMintoPyramidPrinciple,金字塔原理。它是最基本的逻辑构成法,是导出问题解决对策的思考枢纽,其核心概念就是“彼此独立、互无遗漏”原则,简单说就是分类与概括。但其对于每一层的支持论据,却有个极高的要求:MECE,即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如此这般,既不误事,也不做无用功,效率就来了。

西方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

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妖婆这次窜访湾湾是去拉扯TSMC的,因为美国发现能仰仗的先进制程厂只有TSMC。这个受制于人的心情,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眼巴巴等阿斯迈尔的EUV光刻机交货,最后等来的却是DUV一样。而谈到这家企业,就绕不开创始人MorrisChang,他和前中芯张汝京之所以能芯想事成,和他们国学素养深厚加之在美留学多年打通了任督二脉也就是中西贯通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点是远超常人的定力和坚决迅速的执行力。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最弱的一环就叫做光刻机,而全世界的高端光刻机都垄断在一家企业手里,荷兰ASML。那么问题来了,他家又是如何达到垄断地位的?

这就得从本世纪初说起,当时为了把芯片制程从130纳米推进到65纳米,出现了严重的技术路线之争。绝大多数厂商认为,这需要将光刻机的光源波长从193纳米缩短到157纳米,于是大家投入了巨资研发,但这玩意儿不是那么好搞的,因为这个波长的光线容易被氧气吸收,导致光刻效果不理想,也就是不良率高,所以进展十分缓慢。而此时TSMC有人却独辟蹊径,研发副总林本坚博士指出:水的折射率大于1,所以只要把透镜和硅片之间的介质从空气换成水,也就是浸在水里光刻,就可以把193纳米的波长缩到比157纳米还要短,直接到了132!这个方法,就叫做浸润式光刻。他的这个思路看似简单,就是把一个普通原理运用了逻辑推理,其实却说明了他之前受到的学术训练是多么严苛,守正出奇效果却不同凡响。

但是大败美国半导体行业标杆正风头无两的尼康和佳能等巨头都不愿意中途换跑道,前期投入太大,已经形成路径依赖,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是太懒而是半路下不了车。此时,只有一家飞利浦旗下的合资小厂愿意尝试林本坚的方法,就是来自荷兰叫做先进半导体材料光刻公司又简称ASML的这么一家小厂。2004年,TSMC和ASML联合开发出了第一台浸润式光刻机,这对尼康佳能形成了了降维打击,只几年便成了边缘厂商。TMSC也因这一把梭哈拿下了2004年全球一半的芯片代工订单,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代工厂,连带被英特尔挤压的AMD也沾了大光。而且在入股ASML后,林博士带领的团队所研发的深紫外光微影技术,更是打破技术壁垒,彻底甩开了日本半导体巨头一条街。

做为执掌公司帅印的决策者,MorrisChang为什么敢义无反顾地命支持林本坚呢?一是多年的留学研究生涯,基本功很扎实,二是在德州仪器那么多年领导没白干,三是儒家思想的浸润使他魄力十足敢于冒险。夫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后世之人对圣人的这句话解释流于浅表,以至于出了很多误会。

一家市值三万亿的世界级企业,必然有世界级的企业家坐镇,传当时福特少给一美元薪酬谈不拢,他一气之下才接了Sylva-nia这家半导体公司的offer,从此踏入江湖风生水起。虽说是时也命也运也,也可能人家就是机会好,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此人非但南开校训谨记于心,三所顶级大学也不是白上的,可谓学贯中西的了不起人物。

作为半导体之父,人家搞了这么大事业,被称誉开创了代工研发两个行业,却不忘儿时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早在民国三十年代,张伯苓总结的这一教育精髓,至今和时代创新进取精神都不脱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有内在一致性的。而联电曹兴诚虽爱国心可嘉,但没有相机而动却提前布局和舰科技遭受台当局打击导致一蹶不振,最后只能退休赏玩古物当了收藏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等到政策开放后张顺势而为去松江投资设厂,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

虽然此人年事已高,一时情急之下也会有错误言论或者迫于形势言不由衷,但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还是乐见其成。不但对其取得的成就要表示钦佩和敬仰,同时还要深入研究,人家为什么能成事?我尤其佩服他在德州仪器的老部下,前中芯领头人张汝京,他已经亲力亲为建了十八座晶圆厂,这些年在大陆奔波也是为了助力祖国在高科技领域早日弯道超车。虽然他是基督徒,但华人共同的文化基因仍然使他葆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心。而且上千年来大一统思想早就深入人心,华夏子孙都为共同拥有一个大中国而骄傲,跳梁小丑再怎么闹腾,湾湾都是跑不了的。还是老外解释的好:其实中国是一个文明整体的存在,却偏偏伪装成一个国家。

曾写过一个系列的双语国学专题,大体有公义爱国,包容共享,和谐自然,诚实守信,修身正己,谦虚谨慎,自尊自强,礼法孝悌,感恩忍耐,务实变通,创新求实,专业专注,团结合作,勇敢自信,亲诚乐善,改革开放,忠诚自律等内容,中英双语精炼时事,兼能钩沉史海。若能我等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那岂不是可以?

当时十三五刚开局,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构想正在实施,对非洲的全面援助也有构建新经济秩序的深意,意在打破美国泛太平洋和泛大西洋之两洋协定,势在破局。三大任务亦有言: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其中,教育公平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考改革轰轰烈烈,二十六个省份要回到全国一张卷,背景之一是当年我国教育质量全球排名64位...

再怎么统一试卷,有些东西也没法统一,比如口音。幸运的很,本人求学时的英语老师口语都很棒,不用担心口音问题,而后来继续深造时,发现有些同学重学几遍音标都不管事儿,因为早期基本定型的东西很难改变。虽然还有人质疑英语的重要性,但听力和口语计入高考总分的趋势不会改变,这座打通外部世界的桥梁最少要铺设双向三车道。

巧得很,这话又让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要偏偏拼实力的小明听去了,他感叹道:怪不得考完英语听力,我悟出了个道理...好朋友小强就问了:啥道理?答曰:有些话,只讲给懂的人听。小强听了若有所悟:怪不得有首歌,只有一个人听得懂,原来是量身定做的!这次该小明懵圈了:哪首歌?小强狡黠地一笑:happybirthdaytoyouyou...

没当过院士的屠呦呦先生,曾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演讲上说过,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她老人家当年为了攻克疟疾这个世界难题,学神农尝百草弄到肝中,最后还是从葛洪的老方子里受到启发:取青蒿一握...长期被当作妄想炼丹成仙的反面典型,抱恨含冤的句容抱朴子葛大爷,化学家医学家儒道合一的东晋大家,就这么被平反了!

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国学,你说于今还有没有实用性了?

接着说俩人的对话,小强一得意马上泄露天机:学英语还有个窍门...谦虚好学的小明差点把耳朵都支棱起来了:啥窍门快说!小明不急不慢:那天我在地铁十三号线龙泽站一上车,就听一老外在打分手电话,哭的稀里哗啦那叫一个惨!小明咽了口唾沫,开始学人家:你丫儿跟我谈恋爱,原来就是为了学一口地道纽约腔呀...

我北京大妞英明神武吧?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有云:“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黄宗羲这意思是说,治理天下的人才工具都出自学校该多好呀!他认为,太学的学监不能单由政府任命,而应由公众评议推荐,并且学校不是官僚机构,要有学术自由的气氛,要去行政化。这种理念到现在也是超前的一个话题,姑且不论正不正确,不过从学校这片土壤出产的学术思想、人文精神以及科技成果,能够滋养完善并服务社会,这才是学校该有的样子。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服务社会。比如Stanford,不光注重科技成果,在社会人文领域也很是投入,卸任官员像舒尔茨赖斯还有佩里这些人,都曾回去任教或者当研究员。我们要和人家竞争,首先就得学习人家的长处和优点,面对如此复杂之国际形势,怎样才能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以课程改革开路,以创新求变开创新格局?特色,质量,创新,共建,品牌,这也是所有公私立学校今后必有的思路。其中特色与质量,说白了就是要有别人没有的绝活儿,要有独特且实用的东西,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毕业即失业。而这,就需要带头人的创新精神!

Innovationdistinguishesbetweenaleaderandafollower.

创新是区分领袖与追随者的首要元素,创新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创新要经世致用。

严复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严重脱离近代工商业及社会经济生活这一现状,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业教育,并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专门知识教育与技术技能实践教育,培养适合社会科技进步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他说:“故教育之要,必使学子精神筋力常存朝气,以为他日服劳于事之资。一言以蔽之,不欲其仅成读书人而已。”多么切中时弊!

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前老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关学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可谓朗朗上口彪炳千秋。为天地表厚德好生自强不息之心,也是仁者之心是为王道;尽心知性,参赞化育万物,包括教化民众使之安身立命;把先贤的优秀文化学说继承并发扬光大,实现永恒理想,即世界大同和永久和平。你看,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多么光荣的任务啊!但是,现在提这几句话的人少了,好像文化自信不够,又或感觉像解放全人类那么高难度而羞于启齿了。

不管多难,还是有人在做,这就是希望。

Lifeisbutahardandtortuousjourney.

玄奘法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为达成目标而跋涉不辍,不但求得真经回来还做了翻译整理工作,延迟退休一直到六十二岁,中国的脊梁最后累倒在玉华寺。Theplayoflifedoesn'tlieinthelengthbutthedetails.这种舍身求法的精神,就是我们目前最迫切最需要的!这也可以给学成归来的海归人才以启发,不只是取经译经,还要传法。

有句话说得好:Everybodydies,butnoteverybodylives.人终有一死,却并非每个人都曾活过。写完逻辑哲学论后跑去当小学老师的一战志愿兵维特根斯坦有句话:我来了,我看到了,我经历了。他还说了: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起舞。这很像凯撒大帝venividivici的改良版,经历就好,不一定非得征服,只有自身经历的那些精彩,才是生命中永远不被褫夺的实质内容。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老夫子总结的非常到位,这里要点一万个赞!Diligenceredeemsstupidity.古今中外一致认定,勤能补拙,道可正统,一歪歪想走捷径就要受惩罚。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就很适合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也应遵循圣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方针,如此学生天性才不被压抑而能充分发挥特长。

在这里又想起一说:Workmakestheworkman.要想出神入化,必须时时磨炼。试问科比、詹姆斯、库里,哪一个不是刻苦训练才出来感觉的,光有禅师和菜鸟教练的理论也不行啊!只要来到一所学习气氛浓厚的学校,你就不可能偷懒,因为有这么好的师友陪伴,你都不好意思。理见在事上,事行于理中,理事圆融,知行合一,把自己放在事上磨炼就好了。

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找回来丢失的本心,复归于善,这就OK啦!你本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你还有不忍人之心,同理之心,不幸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挣扎中迷失了本心,要找回来安放好,才能继续做学问。湖南人何凤山任维也纳总领事时,顶着巨大的压力,为超过三千犹太人发放签证,使其能逃难到上海,避免了进集中营的悲惨命运。他认为,善于人见便非真善,他做的事只是出于本心。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要抱着利他心和为服务大众而学习的目的。

倘若求学时能听先贤之言,以国学精髓为根本,先把心安顿好了,学成到社会上能真正服务大众,也就顺便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且不会进退失据,归来仍是少年。

Adversityisagreatschoolmaster.

有句话叫逆增上缘,逆境是我们伟大的导师。还有句话:Adversityrevealsgenius,fortuneconcealsit.从小到大顺风顺水,被强势家长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也不见得就是好事,说不定一个天才就此埋没。普通老百姓家孩子的出路在哪里?请往这边看过来!

Neverdespiseyourself.

这是我想对职校生说的话。众生平等,人人皆有如来佛性,我自本性具足,只是浮云遮住望眼而已。社会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维特效应,讲的是社会认同原理;同样也有个破窗效应,像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职校顺口溜就足以引起我们警惕。小明在旁边一听就说我知道呀,学生毕业了就有两样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看,社会上的误解有多深!

记住,越挫越奋,越战越勇,人生必将有新起色。曾国藩初组湘军屡尝败绩羞愧难当,又是拔剑自刎又是投河谢罪的,被部下救了后痛定思痛转了心性。他认为,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他参悟心学,将天理与人心合二为一后,终于一举荡寇海晏河清,建立不世功勋乃至跻身三不朽,至今为后人所称道。连主席都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跟我念:Neversurrendertoanydifficulty,nevergiveup!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学习路上第一要务是立大志,我们要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大格局,自小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不待扬鞭自奋蹄,学习基础自然牢靠。而假如不好好做学问,想三想四心思散乱的混一辈子,哪怕你最终当了院士,也注定没有任何可以彪炳千秋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不信你看那院士多如过江之鲫,又有几人有屠呦呦先生的成就?

Yourlifedependsonyourgoals.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早立大志早定目标,大器晚成的也是一样,只是多了点挫折而已。具体再给个场景形容:Livingwithoutanaimislikesailingwithoutacompass.过去干过船出过远洋的都知道,一旦罗盘坏了有多可怕。既要有理想目标,也要有实际行动,正如阳明先生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要时刻想清楚为何而学习,是考编进央企,是为了将来移民出国,还是以真实本领立足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为国为民做点实事?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立大志就是发大愿,佛教讲愿力宏深,不可思议。

人的意识思维,对物质世界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改天换地。

你对愿力的觉察,正如原力觉醒。

现在是终生学习时代,文化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太快,一考定乾坤的时候早过去了。只要有一颗向学之心,在哪里读书都一样能学有所成。但有一点,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迷失自我。清水煮青蛙都知道,像泡温泉的感觉正舒服着呢,没成想慢慢就给煮熟了。有时候还真需要点外界刺激,你才能打个激灵蹦出来,好比狄云被血刀老祖掐住脖子,猛然间激发出自身潜能,任督二脉就此打通也说不准。以此而论,美国芯片法案生效意图卡我们的脖子,其实也是个好事。

因为天理人心,终归正道,老是玩邪的,下场不难想象。正如帮阿星打通任督二脉的其实不是火云邪神,而是递过来棒棒糖的哑女,机缘巧合中,本真之善被重启而开悟,从此阿星不光见众生见如来,还见到了自己,空寂灵明生生不灭的本体自然现前。所谓明心见性,见性即见道,即是致良知,正义真理都在手,如来神掌功夫也就水到渠成。

学习也一样,先树立正念正知见,有正行则必有正果。

而这些,圣人先贤在国学经典里,早都讲给我们了。

最后,我们用三句话一起来复习一下国学精义,算是作为本篇结束。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道生之,德处之,物行之,事成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3:4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