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字的《上阳台帖》价值46亿,时隔1300的今年,李白依然是顶流_:

这就是诗仙李白留在世界上唯一的一幅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只有25个字的四言诗,价值却高达46亿元人民币。

李白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学一年级就熟悉的诗人,他那句“床前明月光”甚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会背诵。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帖》

这幅《上阳台帖》就和李白的一生一样,虽千姿百态、雄浑有力,却没有任何笔法能够对他进行描述刻画,经过千年辗转,依旧风骨不变。

阳台,指的是今天济源市王屋山的阳台宫。

相传李白25岁的时候辞亲远游时在江陵遇到了一位老道士这个人就是司马承祯。

李白与司马承祯一见如故,司马承祯夸赞李白有仙根,还要带着李白一起去做神仙。

李白大笑,随即挥毫泼墨写下了《大鹏遇稀有鸟赋》,把自己比作大鹏,把司马承祯比作稀有鸟。

随即李白带着报效国家的梦想去了长安,谁知一晃十八年过去,李白不仅没有大展宏图,反而因为自己放荡不羁的性格被四处排挤,一直没有得到李隆基的重用。

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27年,李隆基为了能够随时请教司马承祯“成仙”的法门,就让他在王屋山上修建了一处道场,这就是现在“王屋山阳台宫”。

公元744,李白受奸臣诬告,被唐玄宗“赐金还山”,说白了就是唐玄宗不喜欢李白了,为了开除他找一个好听的借口。

在他去往王屋山的途中遇见杜甫、高适,随后三人同行去王屋山,他们到了王屋山才发现,司马承祯早已羽化登仙。

李白望着司马承祯留下的壁画,久久不愿离去。随即李白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上阳台帖》。

简短的四言诗,但在诗句的两边或者诗句上面,不仅有着历朝历代名家的章印,还有着皇帝盖上的印玺和撰写的跋文。

最右边是乾隆皇帝题写的“青蓮逸翰”四字,正中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后纸部分有宋徽宗,元朝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朝乾隆皇帝的题跋和观款。

在《上阳台帖》的右下方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印痕,“张伯驹珍藏印”。

当年如果不是张伯驹,可能这件李白存世的唯一真迹就被日本人给抢走了。

《上阳台帖》最早是出现在股东商人郭葆昌手里,后又准备高价卖出,张伯驹先生知道后非常着急,当即表示一定要买下来,经过熟人的牵线搭桥张伯驹先生最终以六万大洋买下了《上阳台帖》。

那时候的6万大洋可以买下北京200多座四合院。

网上信息说当时6万大洋,可以买460座四合院,但是查询资料后得知,从1927年到1937年之间,在北京200-600块大洋就买一套四合院,取一个中间值,6万大洋大概可以买200座四合院,而不是网上说的460座。

有朋友就问了,万一这是赝品呢,这个问题不存在,因为在张伯驹先生之前就有很多人给鉴定过了。

宋徽宗、乾隆皇帝等人的题跋也就是鉴定意见,因为他们在书法方面的成就非常高,宋徽宗自创的瘦金体更是自成一家,还有南宋鉴定家赵孟坚等人也一致认为这就是李白的真迹无疑。

民国时期的“盐业银行”就是张伯驹的家族开办的,同时他还是袁世凯的表侄子。在那个乱世国宝外流也不会有人上心,但是张伯驹为看到这一切非常痛心,他为了挽救国宝,不惜散尽家产。

被称为“天下第一帖”的《平复帖》就是张伯驹以4万大洋从溥儒手里买过来的,日本人知道后愿意出20万大洋购买,被张伯驹一口回绝。

平复帖

建国后,他连同这件李白的真迹在内的118件国宝全部无偿地捐给了故宫博物院,这其中还包括了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的《张好好诗》、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等等一大批稀世珍宝。

游春图

张好好诗

雪江归棹图

如今《上阳台贴》作为镇馆之宝静静地躺在故宫博物院里的展厅中,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他不平凡的一生。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46ms0-3:35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