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荣盛发展瞄准新能源_END:科技股

退市危机之下,荣盛发展拟转道新能源。今年以来,荣盛发展股价一路下滑,5月25日跌至1.17元/股最低点,目前仍在1.6元/股左右徘徊。根据现行规定,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将触发交易类退市条件。同时,荣盛发展业绩挂绿,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今年第一季度仍未扭亏。

上述情形之下,荣盛发展谋划重组。日前,荣盛发展发布最新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6.45%股份,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型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的事项正在进行中,交易相关各项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荣盛发展保壳之路困难重重。

谋求转型

近3年来,荣盛发展业绩断崖式下滑。2020年至2022年,荣盛发展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5.11亿元、472.44亿元和317.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5.01亿元、-49.55亿元和-163.11亿元。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是荣盛发展的主营业务。

荣盛发展表示,近年来,受房地产调控政策,融资监管加强、融资渠道收紧,以及房地产市场需求较弱等因素影响,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亏损,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因此,公司主动谋求业务转型升级,借助资本市场快速实现优质资产注入,布局新能源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盟固利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新能源业务将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

据交易预案,荣盛盟固利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系统提供商,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电芯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和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

为何选择跨界新能源动力电池?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市场十分看好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对相关企业估值也会更高,这一定会吸引很多新玩家进入。创新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杨光表示,每个行业都会有发展红利期。目前,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总体就处于上升阶段,其发展前景也被格外看好。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上马,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并出现优胜劣汰的情况。

优质标的

在荣盛发展看来,盟固利是一个优质标的。荣盛发展认为,动力电池有巨大发展前景,盟固利所处行业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盟固利与福田汽车、宇通客车、一汽解放、中通客车等主流商用车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多个主要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产品和研发上也具有一定优势。

然而,不管是在市场占有率,还是经营和生产方面,盟固利都不算亮眼。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5月,盟固利位列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第14位。虽然名次靠前,但其装车量仅为0.04吉瓦时,市场占有率为0.16%,甚至不足1%。

另外,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至2022年,盟固利的毛利率分别为-25.9%和-14.83%,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和-4.94亿元。同期,盟固利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6.4%和31.1%,远低于同类上市公司8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

这引来了深交所的问询函。深交所质疑盟固利持续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同时让荣盛发展“说明其业绩持续为负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说明荣盛发展在自身连续两年大额亏损情况下,收购持续亏损资产的合理性。

荣盛发展解释称,新能源电池产业投资规模较大,属资金密集型产业,盟固利作为非上市公司,近年来受外部因素影响融资较为困难,资金压力较大。2021年末和2022年末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3435.6万元和4291.79万元,占各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78%和1.13%,流动比率分别为0.95和0.63、速动比率分别为0.56和0.3,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在流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盟固利产能无法充分转化为收入、产能利用率较低。随着筹资资金到位,经营业绩预计将大幅改善。

抵御风险

并不是荣盛发展一家房地产公司面临退市危机。据房地产行业研究公司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今年4月,A股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完成后,上市房企便迎来了一波“戴帽”潮,共有11家A股上市房企股票代码前被加上ST,股价也随之走低。截至6月,共有8家A股上市房企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格均低于1元/股而触发终止上市条件。

另外,还有多家A股上市房企股价位于1元/股至2元/股区间,存在一定的交易类退市风险,而荣盛发展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提出重组方案以外,荣盛发展还通过定增注入控股股东资产提升公司价值、股东增持刺激股价方法“保壳”。不过,这些方法都没有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在荣盛发展刚宣布收购盟固利的消息时,其股价确实有所回升。随后公司股价又开始波动,至今仍处于1.6元/股上下。

从荣盛发展目前的规划来看,公司已经打定押宝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主意。荣盛发展透露,在确保目前存量房地产开发业务平稳有序交付的基础上,上市公司未来将全力推进新能源业务,有利于上市公司抵御行业周期波动风险,提升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质量,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最终成果如何,尚待业绩的检验。

文丨本报记者董梓童

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出品|中国能源报责编丨李慧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89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