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荐读|数字货币有助人民币国际化_BTC:区块链

从商品货币演化到信用货币,货币自身的价值属性不断向交易的便利性妥协。然而,带着降低交易成本之使命而降生的货币,反而成了增加交易成本的源头之一。这集中体现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交易活动中。那么,数字货币能否解决,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造成的失衡问题?发行数字货币(DC/EP)能否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方式?

人民币数字化与国际化

中国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当前的共识是,它是对现金的替代。从目前的设计方案和定位来看,主要影响的是交易清算环节。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DC/EP并没有多大的颠覆性可言,无非是继续用支付宝/微信/银联,还是直接用数字货币钱包。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即发行数字货币,是否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金色晚报 | 6月25日晚间重要动态一览:12:00-21:00关键词:奥地利、摩纳哥、Wirecard、欧盟

1. 奥地利监管机构对四家金融公司发警告 其中两家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

2. 观点:美国共和党提议的加密数据法案将危及普通用户的安全;

3. 国际清算银行:私人机构稳定币提案并非推动央行CBDC发行的关键因素;

4. 摩纳哥开始批准证券代币融资计划以支持政府环境和社会治理项目;

5. Deribit持有约63%未平仓合约 占据BTC期权市场主导地位;

6. Cardano团队建议继续开发激励测试网 将其用作快速测试网络;

7. 上海将开展区块链自主创新研发 筹建区块链功能型服务平台;

8. 亿邦国际明日上市:Q1亏250万美元 胡东有92%投票权;

9. 加密借记卡发行商Wirecard已申请破产;

10. 欧盟委员会计划为Libra等全球加密货币制定强有力的监管规则。[2020/6/25]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什么?是技术,或者是货币形态吗?如果不是,国际化在多大程度上与技术相关?笔者认为,数字化无疑有助于国际化,但这种正向关系是否显著,还不太确定。用计量的语言来说的话,如果以国际化为因变量,以数字化为解释变量,做一个回归,那么假定数字化的beta系数为正,我们更想知道的是,数字有多大,它是否显著?这两个维度,都还是一个问号。笔者的观点是,技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是次要因素。

金色午报 | 6月19日午间重要动态一览:7:00-12:00关键词:Filecoin、Telegram、Compound、广州

1.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人民币将会在虚拟货币领域做出重大突破。

2. Filecoin二阶段测试网开启重置,浏览器显示“半小时内无区块产出”。

3. 法官裁定将永久封存Telegram诉讼案中ICO参与方的相关物证。

4. 中国联通:公司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国内前列。

5. Compound借款总量超越Maker,达到1.4亿美元。

6. 数据:DeFi代币总市值超42亿美元。

7. 广州有39家41个案例入选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名单。

8. Compound新提案产生,计划将USDT抵押价值升至20%。[2020/6/19]

判断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可从其在交易、结算、储备、定价等维度进行评估。最近10年中,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是一个被广泛探讨的话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有序推进,也取得了诸多成就。如2015年12月1日,IMF宣布将人民币加入SDR,且权重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超过日元和英镑。但迄今为止,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

分析 | 金色盘面:XRP超越ETH,成为市值第二大数字货币:金色盘面独家分析:XRP今日大涨60%,刚刚市值超越了ETH,达到240亿美元。最近XRP发布了一条公告,声称全美十大银行之一的PNC银行采用自己的一项技术,在该消息的刺激下,XRP开启了神奇之旅,价格一路飙升,短短4天,从0.26美元,飙升到0.79美元,振幅达到200%,使得自己的市值一跃超过ETH,成为第二大数字货币。

我们从多周期图看,这里大周期趋势向多,但是短线乖离较大,脱轨严重,需要等待轨道转变,短线不宜追高,回调不破支撑位可以继续看多。[2018/9/22]

数字化之路是正确选择

分析 | 金色盘面:EOS/USD短线承压:金色盘面综合分析:EOS/USD短线受阻,EOS全网交易中EOS/BTC资金流出较大,说明有投资者做币种兑换避险,建议关注短线回落风险。[2018/8/23]

从最新数据来看,美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中的占比为41%(SWIFT),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达到43%(BIS),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占比达到62%(IMF)。综合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虽有加强,但仍然处在一个与中国综合经济实力不相匹配的低水平。这说明,即使是金融危机也未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已超过英国,但美元依然弱势。一战和二战冲击了欧洲,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唯一的赢家。一战后,美元迅速取代英镑,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由史观之,美元之所以能在较短时期内取代英镑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重要原因是英国在货币制度选择上犯了大错,致使英镑失去了“锚”的属性。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强化了美元的权威地位,最终确立了美元霸权。1971年,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美元霸权反而再次得到强化。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亦是如此。可见,货币有着极强的网络外部性,赢家通吃,在位优势非常明显。这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力。

美元国际化的经验显示,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重要的不是其做对了什么,而是别人做错了什么。笔者认为,在人民币的国际化重要事项排序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和欧洲做错了什么,居中的是中国自身做错了什么。中国要少犯错,同时还要努力做正确的事。

少犯错的第一个体现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一个基本原则是,汇率是工具,而非政策目标。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改革任务之一。

少犯错的第二个体现是,遵循市场化的先后次序,谨慎开放资本账户。在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或之前),逐步建立风险隔离和缓冲机制,针对不同性质的资本流动(流入和流出),有的放矢,稳步推进,结构化调控。当然,调控政策也应该以市场化为主导,一个可选的措施是托宾税,尽量减少量的措施和行政干预,因为实证经验显示,市场化的调节措施造成的扭曲较少。

所谓正确的事,笔者认为,由于当前货币体系的僵化和弊端,走数字化之路,无疑是一个正确选择。纵观货币演化史,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化,货币自身的价值属性不断向交易的便利性妥协。然而,带着降低交易成本之使命而降生的货币,反而成了增加交易成本的源头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交易活动中,还体现在金融危机、安全性和保密性上。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美元”体系——在便利交易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结构性失衡。至今,“特里芬难题”仍未解决。中国央行若率先发行数字货币(DC/EP),或许是一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行的方式,因为这会提升交易的便利性。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技术要素并不是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因素。

笔者认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更多的是着眼于国内因素,因为这是大势所趋,而且数字货币确实有诸多优势。而人民币国际化,更多时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7:1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