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宁:我眼中的香港加密新政与牛熊周期_区块链:WEB

作者:原火币大学校长、Uweb (University of Web3) 创始人于佳宁,来源:作者推特@UwebDrYu

2023 年 Q1 以来,市场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复苏,迎来了小牛市,但市场行情并不乐观和积极。

我想在这与大家一同分享,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关于 SEC,关于下一次牛市的时机,关于香港新政和 Web3 的未来的一些个人看法。

1. 关于 SEC 对 Coinbase 和 Binance 的诉讼事件,是否为最后的利空?

这两起诉讼不构成行业基本面利空。限制政策仅阶段性影响市场情绪,乱象会激发监管,没有哪一次会是最后一次。市场在回调后夯实基础向前发展。

数字资产监管,美国一直是全球标杆,香港拥抱 Web3 政策后,似乎也影响到了美国内部的监管节奏。在美大选年来临之际,监管主体的分歧很难看到短期弥合的前景。

于佳宁博士:权力下放也需要法律的监管: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Coinlive举办的峰会上,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元界专业委员会主席于佳宁博士在题为“数字资产的未来:2022年的教训和2023年的期待”的主题演讲。他总结了2022年加密冬天的关键词:美联储加息、黑客、地毯、Luna、3AC、Celsius、merge和FTX。于博士认为,华尔街不可能带来永恒的牛市,加密货币不是华尔街机构和上市公司不受控制套利的金融投机工具。他还解释说,权力下放也需要法律监管;代码不是盾牌,代码背后对人性的约束很重要。他总结说,我们需要拥抱变化,乘风破浪;做趋势的朋友而不是对抗趋势,因为在宏观趋势面前,任何个人或机构都是渺小的。谈到2023年的前景,余博士说,对他来说,主要的一点是华尔街在加密货币领域的主导地位将会结束,亚洲将会有更多的机会;Web3将回归技术创新;并继续探索场景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余博士认为,2023年DeFi的机会是相当确定的;NFT将成为大型企业营销品牌、重塑客户关系的重要工具;这也可能是GameFi的一年;Twitter和Instagram等平台将成为SocialFi的主要中心。[2022/12/22 22:01:16]

对于 SEC 的执法行动,我个人更关注 Coinbase 和 SEC Law is Law 的较量,一个长期发展的市场是不怕监管的,而是怕监管不作为。

火币大学于佳宁:数据利用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8月26日20:30,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在火币大学直播间,以“数据上链:数据要素化时代的新资产”为主题正在进行资产上链大讲堂第三讲的在线直播。于佳宁表示,数据可以理解为准公共商品,数据利用的过程主要分为三步:首先是数据资源化,把数据在原料状态下进行加工整理,之后数据如何与业务进行结合,就是数据资产化,明确了具体的业务场景,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定价,这就需要数据资本化,要对数据有合理的定价和分配机制,关键是数据的确权和流转,这就需要区块链。[2020/8/26]

在全球宏观经济背景不太乐观的情况下,美国作为最大的资金源头被掐断,或一定程度被掐断,将会导致未来新增资金的入口和进入行业的方法称为问题。最近 Binance 退出荷兰,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或许会成为其他国家的执法模板,以后买币都成问题。

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DeFi+矿业最重要的是从思维层面实现打通:8月19日,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受邀参加新浪潮之巅,数字金融矿业大会,以“DeFi时代的数字矿业”为主题进行演讲。

于佳宁认为,挖矿是区块链的基石,DeFi+矿业可以有很多新玩法,新产品,最重要的是从思维层面实现打通。区块链是商业世界中“氢弹级别”的武器,其力量来自于网络效应(空间价值)与金融杠杆(时间价值)的相乘得到的“乘数威力”。区块链本质上是结合了技术创新、数字金融、经济社群和产业应用四位一体的深度融合创新的“新物种。因此,区块链思维=互联网思维x金融思维x社群思维x产业思维,将是未来世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2020/8/19]

SEC 与 Binance 就一部分事宜已经达成共识,美国的监管出发点,都是以传统金融的百年监管框架来约束和限制潜在风险,和香港一样,都是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的。

火币大学于佳宁:DC/EP将为“价值互联网”扣上关键一环:法定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或许很快就要问世了。4月初,监管层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随后,DC/EP开始在苏州、深圳、成都、雄安新区等多地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于佳宁认为,很多区块链系统与DC/EP具有较大的结合空间,基于DC/EP实现系统内部价值流转,使区块链系统(包括联盟链)的功能,从目前的“信息存证”升级为“价值网络”。因此,DC/EP将为“价值互联网”扣上关键一环,大大扩展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和效能,进而带动产业区块链落地应用全面爆发。[2020/5/7]

2. 下一波牛市的发动的节点会在何时?

我不认为牛市马上就会到来,但已处于熊市偏后段。行业机会很大,不洗牌,不调整,不跌,机会从何而来?

声音 | 于佳宁:2019年即将大规模爆发的是游戏上链等区块链应用:近日,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于佳宁接受专访时分析称:2019年即将大规模爆发的是游戏上链、闲置资产上链、消费积分上链,以及国际支付结算的区块链应用。[2019/2/27]

我个人有“数字资产时钟”的见解,把周期拆解为为市场升温(复苏期)、资金涌入(过热期)、市场崩溃(滞涨期)和创新浪潮(衰退期)的四个阶段,目前所处的很明显。

要保护好自己的筹码,只要活下去,深刻的调整是有利的,行业巨头集中,普通人怎么参与?无论大象打架,还是行业调整,我们是那颗小草,要避免被压到、压死。

牛短熊长,是目前阶段加密市场的特征,但每一次的牛,我们的判断都是会超越上一次的顶点。

2024 年、2025 年的 BTC 减半叙事,不出意外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成为牛市的发动机。

3. 香港试点与“西降东升”理论

SEC 针对 Coinbase 和 Binance 的诉讼,是这一阶段“西降东升”的一个高潮,地区监管主体间的博弈有蹊跷板效应,但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区竞争和互补的力量推动了市场和政策的变化,会更加凸显香港试点的战略意义。

伴随 FTX 陨落,去年香港 11 月颁布了拥抱 Web3.0 的利好政策,加密货币市场进入了西降东升阶段。美国从事数字资产机构化业务的企业,由于监管成本的增加,也确实有考虑或者是开始撤出美国的行动。前段时间香港有议员还向 Coinbase 的 CEO 抛出了橄榄枝。

在西降东升的过程中,新加坡和香港还是有区别的。新加坡更加开放,承接了大量早期流量和华语团队,PSA和DPT已经较为成熟,外部因素,如占中事件,让新加坡经济资源也有获益。

香港背靠大陆,对接中国市场,尽管内地在不断支持,但仍会面临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与国际标准的对齐等挑战。

4. 香港最大的优势所在——打造亿级应用的孵化土壤

香港的生态是围绕着法规的透明、资金的高效以及人才的专业来构建的。

中国香港的探索,也许是法律与监管环境新篇章的开始。

香港和大陆作为科技和创新的重要地区,都具备发展 Web3 和元宇宙技术的土壤。政策支持、科技人才和市场需求方面,香港和大陆都有潜力成为理想公司的孵化器和推动者。同时,加强跨界合作和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建设,也将为 Web3 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支持。

香港的机会在于资源的汇集,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能够将资源的商业转化效率提高,这是香港的最大优势所在,也可能会是香港最好的机会。

港府推动的交易场景是大应用场景,交易和流通是数字资产的基本面,流动资产的价值支撑市场。用户数量和交易量是评价应用成功的维度。成功验证资产后,将拓展更多资产种类,给前者加分。

香港目前已经在基础建设方面做好了这个生态构建的准备,包括了最重要的法律框架,市场的准入和市场主题资格认定,以及“同等风险,同等监管”的监管的原则,目前还在这方面和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比如传统银行,做推进沟通。而二级市场的成熟,同样会催生人才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我们新公司也是选择在香港数码港注册,毫无疑问,我们是看中了香港大量对 WEB3 有利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形成存在着几个原因:金融的作用已经不再单纯,越来越多的地缘因素掺杂在其中,大国冲突,让过去能比较信任的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不能信任,越来越不可靠。

香港所谓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并不是一个降本增效的逻辑。新国际金融中心强调稳健、持久和安全。最近一些重大事件,如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人民币港币的双柜台交易,意味着人民币的金融属性在不断变强。离岸人民币除了贸易/支付外,还会强化投资属性。

香港发展虚拟资产和WEB3,是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积极行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一个新的金融体系中,香港需要依靠什么确保地位?不能仅仅只依靠美元和离岸人民币,在快速的金融系统迭代中,还需要有Plan B,Plan C。我认为,香港的Plan C就是虚拟资产。

虽然说虚拟资产目前可能还并没有完全融入主流,但是它毕竟具有全球共识的基础,具有全球各国的广泛接受度。发展虚拟资产,通过持续的监管、持续的合规化,使得虚拟资产可以并入主流,可以和这些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结合起来,也可以让未来香港在全球的新的这个金融体系中发展更发挥更重要作用。

香港虚拟资产相关业务,不仅仅是一些创业公司在做,还有一些非常老牌的,包括比如说前一阵的数字港元,中银/工银/建银在香港的公司都参与了。中国移动香港/中国移动国际/招商局,香港科技大学等也参与到WEB3协会的筹建中。

总的来说香港现在这一波不仅仅是有利于香港,更是有利于国家,能够让在未来这个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还能有一个很好的外循环体系,能够继续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支点。

以上观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于佳宁

个人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财经 善欧巴

元宇宙Lab

比推 Bitpush News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8:4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