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3月8日报道,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在线开庭近日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并当庭宣判。这是该区法院首例运用“区块链证据核验”审理的案件。本案中,郭某某通过线上信贷平台向某银行借款,并签订电子借款合同,某银行将电子合同文本等电子数据上传至区块链电子存证平台存证。此后,在借款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产生纠纷,某银行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呼和浩特市诉讼服务网进行网上立案,同时在线提交了经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2020年5月,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完善了电子数据范围,明确了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规则。本案对于‘区块链证据核验’的运用,不仅在全区法院是第一例,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也走在了前列。”本案主审法官介绍。
内蒙古发改委开始受理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举报:5月19日消息,内蒙古发改委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受理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的公告”。公告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部署要求,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保障作用,完善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情况举报渠道,自治区能耗双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特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举报范围包括:1、虚拟货币“挖矿”企业(含其他多种隐藏形式“挖矿”企业和主体);2、伪装成数据中心享受税收、土地、电价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虚拟货币“挖矿”企业;3、为从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提供场地租赁等服务的企业;4、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力供应,从事虚拟货币“挖矿”业务的企业。[2021/5/19 22:17:42]
动态 | 内蒙古工信厅要求各盟市提供区块链前期已开展工作及应用情况: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报送区块链有关情况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按照工信部《关于报送区块链有关情况的通知》(工信软函〔2019〕1166号)要求,请各盟市提供本地区区块链前期已开展工作及应用情况。报送材料提纲为:1.本地区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情况;2.本地区区域链应用落地情况及典型案例(典型案例请提供案例名称、研发企业、应用场景、案例描述等内容);3.区块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4.已开展的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思路;5.政策措施建议。[2019/11/28]
声音 | 内蒙古司法厅厅长毕力夫:探索区块链技术推进执法监督和监狱计分考核公开公正: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16日,内蒙古司法厅厅长毕力夫表示,可以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私有链”,全程固定执法流程,对执法人员和执法行为进行全面真实客观评价,促进执法规范化,推进执法监督和监狱计分考核公开公平公正。内蒙古地广人稀,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针对以上短板,内蒙古司法厅可以探索运用公有链技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在公有链上,任何人都可读取、发送数据进行有效确认,任何人都能参与其共识过程,把公有链上公共法律服务数据记录公开,除涉密的数据外,所有人都可以访问,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协同效率。通过数据汇总分析甄别,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实际需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9/11/17]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