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元宇宙见闻
编辑|Mamie
前情提要|入局元宇宙,所谓的机遇到底在哪里?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小说《雪崩》中曾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他或许不会想到,在2021年,元宇宙将成为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当下,元宇宙代表着下一代互联网机遇,为在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迷失的国家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因此,在元宇宙的大背景下,每个国家都依托自身禀赋和优势进行全面布局以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从全球来看,中国和美国基于自身强大的数字经济实力积累,将在现阶段布局中获得先发优势。
Coinbase前CTO:印度能通过加密货币超越中美:Coinbase前CTO-Balaji S和IndiaStack创建团队Ispirt于上周六表示,如果印度能在UPI和Aadhaar等现有公共数字平台上实现加密货币功能,就能超越美国和中国,成为全球去中心化金融的领导者。
据悉,印度央行的一个内部委员会正在研究向中国学习,开发由主权储备支撑的数字货币,以替代纸币。(Economictimes)[2021/4/12 20:10:24]
美国:元宇宙开拓者,着眼于功能性平台
得益于在技术领域多年的积累与布局,美国在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及平台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在全球元宇宙产业的多个领域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
技术:集中于基础设施与功能性平台,技术实力全球领先
动态 | 报告:2019年区块链市场全年融资47亿美元 中美两地区块链融资远超其他国家:1月16日,PAData发布《2019年全年区块链项目融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区块链相关融资事件累计653起,投资市场总体回暖,下半年融资活动较上半年环比增长超50%。2019年区块链相关融资市场流入资金近47亿美元,月均融资资金达3.91亿美元,项目平均融资资金超过866万美元。同时,数字资产类项目最受投资者关注,交易所是该类别重点赛道,融资事件占到60%。此外,中美两地在区块链相关投融密度和广度上远超其他国家,合计投融事件占据全球60%。[2020/1/17]
美国对元宇宙的关注点集中于基础设施与功能性平台,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硬件入口及操作系统、后端基建、底层架构等方面,同时在人工智能方向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硬件入口方面
2021第一季度Facebook旗下Oculus的出货量已经占到全球VR/AR头显出货量的75%,相比去年市场份额翻倍,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声音 | 前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中美领跑全球区块链融资 金融仍是区块链最大应用场景:今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中国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高峰论坛”上,前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表示,中美领跑全球区块链融资,但2018年ICO下滑显著,各地区ICO融资占比逐年下滑,币值缩水严重。中国区块链企业,融资多发生于2018年,并且以长三角为中心聚集。最近三年中国区块链企业融资案例超80%集中于B轮之前。金融仍是区块链最大应用场景,非金融中心城市区块链应用更多元化,北京占据中国区块链半壁江山。[2018/8/24]
英伟达在图像处理芯片领域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与主导权,Top500超级计算机中近70%使用了英伟达的GPU。
后端基建方面
美国在云计算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以Amazon为例,拥有强大的云计算服务能力,目前全球90%以上大型游戏公司依托Amazon云在线托管,是全球云服务提供商的头部公司。
人工智能方面
美国在人工算法基础框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Google、Facebook、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基础算法框架。
声音 | 人民创投总经理:中美合作可推动区块链造福万家:人民创投总经理赵亚辉21日表示,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可推动区块链技术造福万家。赵亚辉为中美合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以技术落地合作为引领,为全球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第二,以创业投资合作为杠杆,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第三,以人才培养合作为重点,结合中国的市场优势和美国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人才合作,提升人才质量。[2018/7/22]
其中Google所研发的TensorFlow是GitHub上最受欢迎的深度学习开源项目,被大量人工智能项目采纳为基础算法框架。
底层架构方面
典型案例如Unity开发的游戏引擎、EpicGames的虚幻引擎、Nvidia的Omniverse硬件底层等,为元宇宙世界创作者提供了强大的创作工具。
其不仅应用于游戏、影视等领域,在工业化和自动化生产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应用:toC社交与娱乐先行,toB赋能工业生产
精选 | 张剑峰:币市与中美贸易战没有实质性关联:今日美国对华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靴子正式落地,资本市场反应几何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此前有分析指出,中美贸易战或直接影响股市,长此以往,股市缩减之下,资本逐利特性导致资金分流进入虚拟资产市场,为加密领域带来利好。对此,Bcarlife Technology HK Limited CEO张剑峰在接受金色财经独家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战开打一定是两败俱伤,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一定是异常复杂。相对而言全球美元的回归对中国的压力非常大。区块链技术及Token是资产数字化的基础,对各个国家而言一定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一定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别丧失此次历史机遇。事实上币市与中美贸易战没有实质性关联,币市如同股市,它只是代表数字资产的交易及市值情况,与传统的投资逻辑没有区别,应用场景和现金流依然重要,应远离没有落地没有实质性技术开发的品种。[2018/7/6]
美国在元宇宙方向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游戏、娱乐等面向消费者的场景,在工业设计等面向B端的场景上也有所延伸,驱动工业生产应用的效率提升。
ToC
面向C端消费者场景的应用中,2020年4月美国说唱歌手TravisScott在《堡垒之夜》中举办演唱会,共吸引了1230万玩家同时在线观看;
2021年Gucci与Roblox合作推出虚拟展览,玩家可欣赏展览并选购虚拟单品,娱乐、消费、工作会议等现实活动通过游戏实现沉浸式体验。
ToB
面向B端客户场景应用中,英伟达Omniverse平台最为典型。
该平台的愿景与应用场景将不仅限于游戏以及娱乐行业中,建筑、工程与施工,制造业,超级计算等行业都是目标范围。
宝马是第一家使用Omniverse设计整个工厂的端到端数字双胞胎的汽车制造商。
Omniverse模拟出完整的工厂模型,包括员工、机器人、建筑物,装配部件等,让全球生产网络中数以千计的产品工程师、项目经理、精益专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协作,在真实生产新产品前,完成设计、模拟、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中国:强调沉浸式应用,坐拥最大的潜在市场
元宇宙概念自美国兴起后,我国科技企业迅速跟进,以腾讯、字节跳动、华为、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巨头整合业务优势迅速布局。
整体来看,我国目前在底层技术上仍处于跟随与追赶的态势。
但是得益于强大的基建能力及人口规模优势,后续有望在5G等后端基建、人工智能、内容与场景方面爆发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技术:占据5G优势,在底层技术上奋力追赶
5G在元宇宙世界中能够提供大规模的数据传输支持,在使用VR等头显设备时能够有效降低晕眩感。
目前全球正在逐步向5G过渡,中国在5G中占有突出的优势:
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将推动5G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华为具备定义5G标准的技术实力,具有一整套“网络+芯片+终端”的端到端5G解决方案,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提供网络层面的保障。中国在云计算市场的增长非常快速,其中阿里巴巴在云计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和人工智能成为普惠科技。
同时,国内AI公司也在元宇宙方向有所布局,根据商汤科技招股说明书,其旗下的SenseMARS软件平台内含超过3500个AI模型支持全新的元宇宙体验。
应用:参照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未来在内容、协同方有望弯道超车
底层技术的迭代将引发互联网的变革,未来全球将逐步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迈入元宇宙。
未来伴随互联网用户的迁徙惯性,我国也将成为元宇宙的最大市场,有望在ToC领域的场景应用方面爆发出巨大的潜力。
国内元宇宙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toC的体验等应用场景上,主要以社交与游戏等场景为主。
典型的入局者包括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形成了相对全面的业务布局。
腾讯是国内企业中在元宇宙方向布局最为完善,通过投资的方式在数据处理、区块链、服务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虚拟场景等专业技术领域均有集中布局:
对Soul的投资持股比例达到49.9%;腾讯音乐与VR演出服务商Wave达成战略合作;2021年7月腾讯代理、Roblox国服版《罗布乐思》上线等。字节跳动以社交与娱乐为切入口,借助短视频内容与流量优势在海内外市场同时发力:
战略投资自主研发《重启世界》产品的公司代码乾坤;收购头部VR创业公司Pico补足硬件短板;投资AI芯片设计公司希姆计算及GPU芯片设计公司摩尔线程等。
结语
围绕元宇宙的国际竞争已经初露端倪,而这场博弈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也是各国制度和政策环境的竞争。
要想实现元宇宙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弯道超车,还需要创新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治理体系,在制度层面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而且尽管国内外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元宇宙,但元宇宙还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几乎所有的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未来发展还存在很大变数。
企业界在关注元宇宙所引发的商业颠覆和市场机会,但政府更要关注元宇宙对全球地缘竞争、国际权力结构变化产生的战略影响,以及对本国国内、社会领域的潜在风险。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