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记者:姜樊
实习记者徐川
财联社讯,数字人民币业务发展已步入快车道。2021年半年报披露显示,截止6月末,建设银行开立的个人与对公钱包合计数量已突破800万个,累计实现交易金额189亿元。同时,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也积极响应数字人民币战略,先后完成系统接入与场景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大型银行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主要力量,发挥了丰富线下应用场景的关键作用,同时更多中小银行的持续接入,也能使数字人民币的消费场景延伸至县域和乡村,从而扩大数字人民币使用的覆盖范围。
建设银行副行长张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建行将积极探索智能合约、双离线支付交易和硬件钱包应用的创新工作。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部分银行正针对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等方面开展研究,这或许是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发展方向。
解放军报:运用区块链分区划块构建作战后装保障布局:解放军报融媒体今日刊文称,面对未来战场高度分散的保障对象,将后装保障力量由传统的集中统一部署调整为灵活机动、智能调控的全域分散部署,运用区块链技术,科学计算弹药、器材、物资等储备品种比例,分区划块构建保障布局和储备结构。[2020/7/2]
国有大行:钱包数量与交易金额实现双突破
根据人民银行的相关部署,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指定运营机构包括“中、农、工、建、交、邮”国有六大行以及招商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其中,招商银行于近期获准加入试点,而截至目前,网商与微众两家民营银行尚未正式开启该业务。
从已披露的情况看,建设银行的开立钱包数量位居首位,截至6月末,共开立个人钱包723万余个、对公钱包119万余个;其次为工商银行,累计开立个人钱包356万个、对公钱包70万个;交通银行的个人钱包数量也突破了100万个。
解放日报:区块链战“疫”,运用场景越来越多:3月15日,解放日报刊文《区块链战“疫”,运用场景越来越多》,文章表示,疫情期间,区块链技术正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区块链的特点让这些信息不可篡改、随时追溯,极大方便了街道的防疫管理工作。如“智慧临小二”的服务系统加入了区块链技术助力疫情期间人员信息管理。此外,在上海的一些售楼处,很快就要落地国内首个用于售楼案场安全防控管理的区块链应用。除了人员信息管理,疫情期间广受关注的慈善平台,也有望借区块链技术解决信任问题。疫情的出现,也启发着区块链行业不断寻找未来的可能。在近日多家区块链企业联合举办的一场线上区块链大赛上,一些开发者的新鲜点子得以激烈碰撞。[2020/3/15]
在交易量方面,建行累计交易笔数达到2845万余笔、交易金额约189亿元;交通银行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达25亿元、交易笔数近630万笔。
声音 | 解放军报:加快推进区块链军事应用,不断拓展其应用广度和深度:11月20日,解放军报刊文《军报关注:区块链如何影响现代军事》。文章表示,区块链由此所体现的技术特性,恰好可以满足军事领域的一些特定需求。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契合抗毁生存的军事需求。区块链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契合作战指挥强信任需求。区块链透明开放集体参与的特性契合信息安全共享的军事需求。在作战领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扩展、跨网络分布、强加密等特点,可有效提升作战网络的安全性抗毁性,大大增强作战体系的弹性韧劲。在军事管理领域,区块链的机器信任机制,可减少军事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区块链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各国军队更是处于探索阶段,加快推进区块链军事应用,不断拓展其应用广度和深度,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区块链军事应用的统筹规划。2.创新区块链军事应用模式。3.突破区块链军事应用技术瓶颈。[2019/11/21]
“作为指定运营机构,大型银行在技术创新、系统搭建、场景拓展以及数字人民币的知识普及等方面,创造了主要的贡献。”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丰富应用场景对于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十分重要,尤其在线下场景的拓展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与各类商户完成对接等。
动态 | 大都会商业银行数字货币行业客户的存款减少了52%:金色财经报道,一年多来,大都会商业银行来自数字货币业务的存款一直在稳步下降。根据该银行上周发布的一份投资者报告,2019年全年该行来自数字货币行业的存款减少了52%,在12月31日降至1.04亿美元。截至年底,数字货币客户的存款占该行总存款的4%,低于上年同期的13%。虽然这种下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18-2019年的加密熊市,但也表明,在一个多数金融机构历来不敢涉足的领域,该行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2020/1/29]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表示,目前来看大型银行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应用、个人钱包和对公钱包开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效果显著,但从总体上看,试点还是处于初期,相比各银行已有的用户规模,数字人民币目前的个人与对公钱包数量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机构设置方面,邮储银行中报显示,为提升数字人民币服务输出能力,建立开放共享、形态多样的数字人民币生态圈,在上半年已增设数字人民币部总行一级部门。
“通过设立相关部门,有助于邮储银行借助数字人民币更好地服务用户,增强零售用户粘性。”董希淼分析认为,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大型零售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是其重要的根基,因此数字人民币业务将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中小银行:完成系统接入上线、积极构建消费场景
除上述直接运营机构外,其余处于“2.5层”的银行也加入了数字人民币的“大家庭”。半年报显示,兴业银行完成了数字人民币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已上线企业客户钱包;上海银行完成数字人民币行内系统开发,试点数字人民币应用于餐饮、旅游等多个消费场景;苏农银行实现个人和对公数字人民币业务闭环,是全国首家实现数字人民币全流程闭环的农商银行。
同时,苏州银行积极探索立足本地的消费场景,比如在2021年数字人民币苏州年货节活动中,累计实现交易笔数1675笔;在苏州市总工会推出“五五购物节”活动中,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人数近两万人。
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指出,指定运营机构与相关商业机构一起,承担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并负责零售环节管理,包括支付产品设计创新、系统开发、场景拓展、业务处理及运维等服务。
业内人士介绍称,目前,非指定运营机构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与指定运营机构合作,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二是通过指定清算机构接入,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借助城银清算、农信银。
董希淼表示,城商行、农商行接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平台,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对用户而言,更多非运营机构与运营机构一起,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人民币兑换等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拥有城农商行账户的用户,以后绑卡等将更方便。
他进一步表示,对数字人民币而言,更多非运营机构加入,有助于调动更多的市场力量参与测试、使用,进一步丰富数字人民币在县域和乡村的应用场景;同时,对城商行、农商行而言,加入数字人民币互联互通系统,有助于抓住数字人民币先机,提升支付结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法定数字货币的需求。
“非运营机构也是数字人民币推广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刘斌认为,如地方城商行与农商行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服务地方经济、产业与民生;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方面也可以开发出很多特色场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