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数字信任机制可成为万物互联的可信认证工具_INS:UTC

12月24日,在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2020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中国银行原行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表示,区块链可以建立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机制,以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通过共识协议和编程化的智能合约,可以自行确定并交付执行,交易各方认同的交易条款,可以引入法律规则和监督控制的节点,确保价值交换,符合契约的原则和法律规范,避免无法预制的交易风险。

声音 | 李礼辉:更看好法定数字货币或者金融机构数字货币: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区块链作为一个核心的技术,目前他的底层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规模化应用的瓶颈还没有突破,正处于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机遇期。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大概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会优先在金融领域获得快速发展。但是,李礼辉并不看好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前景。“坦诚的说,我并不赞同大家去投资比特币这样的一些虚拟货币,因为风险太大了,更多的好像是一个投机的工具,没有什么太大的前景。”李礼辉表示,数字货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法定的数字货币,第二种是虚拟货币,第三种是可信任机构的数字货币。比起数字货币,他更看好法定的数字货币或者金融机构的数字货币。此外,李礼辉还表示,数字货币可能会限制商业银行的初始信贷能力,为了保持市场的稳定,应该是会维持现有的运营发行机制,采用间接发行模式。(凤凰网)[2019/12/10]

数字信任机制可以成为万物互联架构中的可信认证工具。经济社会的链接架构正在由平面的、中心化互联迭代升级为立体的分布式交互,数字世界不再只是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和低速率的互联网络,而是中心化与分布式多元符合的架构,是超规模、超高速的数字链接。

声音 | 李礼辉:数字货币不具备取代支付宝等新兴支付方式的绝对优势:据凤凰网财经报道,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表示,数字货币能不能替代全通的形式,取代新兴的货币形式,将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第一,效率要更高。第二,成本要更低。第三,必须具有相应价格的规模。第四,社会认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李礼辉认为,在零售出租市场法定数字货币,并不具备取代支付宝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的绝对优势。[2019/8/8]

声音 | 李礼辉:虚拟货币发展不可能有太大余地:据网易科技消息,近日在“2019影响力峰会——预见未来”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对虚拟货币发表看法,他认为虚拟货币可能比较适用于那种小规模人群的一种特定的安排和需要。虚拟货币只会在这种去中心化的、基于公有链的虚拟社区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对整个社会来说,它的价值并不是太大。想要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支付工具,它很难做到。因为第一它没有实体资产做支撑,第二它没有国家信用做背书。它很难成为一个法定的数字货币。所以他认为虚拟货币的发展还是不可能有太大的余地。[2019/1/1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7:7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