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 的代表机制:误读和误用_DEFI:WEB3

本文是Orca协议对一种正在兴起的DAO治理模式元治理委员会的解析。通过与个人代表模式的对比,从提高参与效率、对齐激励和降低法律风险等多个方面,来说明元治理委员会不失为一个有希望的尝试方向。

概述

最近几个月,元治理已成为DAO生态里一个越来越火的话题。它通常被定义为持有一个DAO的代币来影响另一个DAO的决策。元治理的好处显而易见—DAO2DAO关系是非零和、激励机制的统一,可以放大个体的声音。

最近,元治理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正在快速迭代并趋于成熟,以下是一些佐证:

DAO2DAO的产品公告:PrimeDAO即将发布PrimeDeals

元治理的进一步分析研究:Kydo从去年秋天开始对Fei-Index-Aave元治理游戏的分析

DAO内元治理委员会的形成:Rabbithole成立元治理小组

完全基于元治理来打造的DAO:FireEye的WildfireDAO介绍

但,为什么是现在呢?

在过去的一两年中DAO的内部参与方式,大致演化如此:

代币持有人相信ta们可以参与所有治理决定。

代币持有人意识到ta们无法参与所有治理决定。

代币持有人将权力下放给那些具备专业知识及时间精力的人,由ta们作为代表来管理。

代币持有人和代表们意识到这样的代表模式并不奏效

治理参与的演变史

回顾一下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个人代表参与的模式没能满足代币持有人的所期待的结果;个人代表的激励不统一,职责不明确,并且天然无法扩大其影响力,但也不是说全然没戏。元治理委员会代表模式就可以改善个人代表模式所带来的治理效果和参与度。

美国稳定币报告使MakerDAO创始人对稳定币监管转为乐观态度:金色财经报道,MakerDAO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似乎已经改变了他对美国稳定币监管未来的看法。他表示,上周美国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发布的稳定币报告“使其对美国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此前,Christensen对美国稳定币监管持悲观态度,他在上个月的Reddit现场直播中警告称:“我们应该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Christensen说,DeFi项目面临的最大恐惧是,监管机构将看不到这种创新的优势,但他指出,该报告明确指出事实并非如此。[2021/11/11 6:44:58]

下文将涵盖以下部分:

为什么个人代表治理模式导致无效的治理参与

元治理委员会的代表模式如何改善治理

元治理委员会成员和利益攸关人的痛点分享

Orca协议作为元治理委员会的一种解决方案

个人代表模式的缺点

代币持有人缺乏背景信息,在进行DAO内大多数治理决策的投票时,无法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投票率低,进而DAO的发展和成熟度见缓。

治理工程师和代币持有人过去认为,解决冷场的方法是将投票权委托给有能力、有驱动力和有时间精力的人,以有效地参与DAO治理。但我们已经看到,即使在某些最大体量的协议中,代表们效率低、参与度低的情况仍然大肆存在。例如,将近四分之三的$COMP代表从未在链上投票。

大多数个人代表模式的一些缺点包括:

职责不清

MakerDAO概述了对合格代表的明确要求和期望。既有严格的申请要求和行为准则,也有和参与治理绑定基于绩效的薪酬计划,并明确期望ta们在对MakerDAO内部的其他治理行为人所扮演角色的权力能起到制衡作用。大多数DAO没有这么活跃。

Celsius承认因BadgerDAO黑客攻击蒙受损失: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贷方Celsius Network的首席执行官Alex Mashinsky证实,该公司因此前的BadgerDAO黑客攻击事件而蒙受损失,但没有具体说明损失的价值。此前一些人在周五早些时候推测,根据区块链数据,Celsius大约损失了5100万美元。[2021/12/4 12:49:49]

最近有许多代表机制的问题浮出水面,很显然,治理框架必须明确列出,谁是治理的参与者以及ta们必须要参与的治理领域。

激励不统一

代币持有人和代表之间的激励不统一,所导致的无效治理参与,是未达到预期的另一个原因。造成这种不统一性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个人代表的声誉往往建立在一系列不同的能力之上:截至目前,如今代表们的声誉资本很少是通过实际参与治理来建立的。相反,他们依靠的是他们作为建设者、投资者或思想领袖的声誉。代表对其主要基础的信誉将继续取决于他们在这些渠道中所取得的成功。这样做的结果是,代表们更没有理由拒绝邀请ta们在播客上发言或与建设者交流的请求了。

虽然随着这个领域的成熟,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鉴于生态的稚嫩性,声誉上不统一的现象可能会持续下去。

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经济激励措施有助于激励人类搞定复杂的任务项目。

如果个人代表自身份额只占自己所获协议代表权背后资产的一小部分,或者该协议不是其主要雇主,那么从财务激励角度,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

此外,在引入正式的薪酬制度,在以激励个人代表的治理参与方面,几乎没有先例。例如2021年秋天ENS代表征集中有一个明确的公示,不会对代表们奖励额外的代币,也没有提及未来有探索代表薪酬体系的实验空间。

Layer2 DAO基础协议Metis与OpenDeFi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官方消息,美东时间6月4日,Layer 2 基础协议Metis宣布与去中心化金融项目 OpenDeFi 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合力推动 DeFi 生态系统的技术完善, Metis Rollup 将为DeFi项目提供高性能和低gas费。

OpenDeFi提供 100% 资产支持的银行业务,而没有传统银行带来的风险、隐性收费和低效率。

Metis将帮助 OpenDeFi 资产的可用性从Web2.0扩展到Web3.0上,并为OpenDefi提供易于使用、高扩展性、低成本、全功能的Layer2框架。[2021/6/4 23:11:42]

MakerDAO是最古早、从治理角度来看最成熟的DAO之一,它在2021年10月才推出ta们的合格代表薪酬框架。未来,DAO可等不到成立两年后,才为代表们引入经济激励机制。

最终,个人代表没有什么损失,因为ta们的激励与DAO要求ta们的行动并不统一。

无法扩展

个人代表模式对Dao的治理驱动不足,有几个原因:

单点失效:当你依赖单个代表参加治理时,即引入了潜在的单点失效。举例来说,如果在评价核心工作组绩效问题上,某个代表有很大的投票权重,则DAO对ta的依赖很有可能成为这一活动的效率瓶颈,从而导致治理过程的效率低下。

LindaXie在最近的一条推文中对作为个人代表所带来的压力做了最好的描述:

遗憾的是,代表们不可能将其投票权临时分配给另一代表。这意味着,如果代表变得不活跃,则代表们有责任重新再分配其投票权。然而,大多数代币持有人采用一劳永逸的方式进行将投票权委托给代表。而由于投票行为的曝光不足,忘记投票的行为时有发生。代表制度体系的限制性和投票行为的曝光不足的双重作用,导致了僵化又脆弱的结构及流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了治理系统的影响和效率。

MakerDAO结束MKR代币拍卖,共2.1万MKR以530万Dai的价格被售出:MakerDAO的MKR代币拍卖已经结束Dune Analytics数据显示,共有2.1万MKR代币以530万Dai的价格售出,每枚MKR的出价在220到300Dai之间,接近市价,由于某些不可知原因,出现了一笔出价3090Dai购买MKR的交易。[2020/3/31]

在分析复杂决策方面的效率较低:许多已发表的学术研究表明,应对复杂决策时,多元化的群体相较于个人来说确实占据优势。虽然在群体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团体思维和冲突的潜在弊端,但总的来说,群体提供的知识、观点和选择会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DAO一直面临复杂治理决策的挑战,而个人并不总能自如处理。关于个人代表在作出艰难决策时ta会有多么挣扎,我们来看个例子:一位非常棒的MakerDAO个人代表Monetsupply,在最近解散MakerDAO核心内容产出小组时,将他的投票从“弃权”更改为“反对”。基于表现优劣而产生的个人代表退出和核心工作组解散的决策,评估过程尤为复杂,可能由客观和主观因素叠加而成。

法律责任模糊

鉴于缺乏这一领域法律明确性尚不明确,同时也缺乏关于确定适当的法律结构所需的资源,并且当今DAO资产负债表上有数十亿美元在等待有效分配,这些都为治理参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使个人代表不敢主动及自信地参与DAO治理。

我们已经看到了由于担心法律风险而导致的副作用—MakerDAO治理核心小组就有代表候选人拒绝接受委任职位的轶事,因为他们认为所谓“合格代表”的薪酬不足以克服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监管的不确定性。

元治理委员会的代表模式

鉴于以上个人代表模式的缺点,我们开始看到事情出现一些变化,从容易“协议政客”化的单个代表,到能代表一组价值观、世界观的投票联盟。一个例子是SHE256—一个旨在增加多样性并打破区块链世界准入门槛的组织。在2021年11月,Ta们宣布了治理倡议,从一开始就把投票权委任给了三家,Compound、Uniswap和ENS:

动态 | MakerDAO多抵押Dai贷款总额超过2.8亿美元:推出仅两个半月后,MakerDAO的多抵押Dai贷款总额超过2.8亿美元,其中1.05亿美元仍未偿还。同时目前,有超过4,860万元的Dai获得了Dai储蓄率,迄今已支付利息250,000美元;此外,关于是否应在紧急关闭情况下,迫使单抵押Dai的债务抵押债券(CDP)强制支付滞留260万美元的稳定费用,讨论仍在进行中。(The Block )[2020/1/31]

有许多理由表明,专门和结构化的元治理委员会更适合作为代表参与DAO内的工作:

统一激励

与个人代表相比,作为代表的元治理委员会,其唯一目的是有效地管理治理,以实现DAO的使命,同时也体现了ta背后选区的需求和价值观。这些元治理委员会的品牌、身份、价值创造和捕获模式,全都密不可分地嵌入ta参与治理的能力当中。正因为如此,当发生参与治理无效的情况时,元治理委员会将感受切肤之痛并承受更大的下行风险,尤其是相对于个人代表而言。

将外在的声誉激励与外在的经济、社会激励相结合,可以解锁强劲的自我实现飞轮,从而推动更出色的责任制和表现。

可扩展性

如前所述,个人代表模式有几个弊端,导致无法在DAO内扩大有效的治理参与。个人代表常常投入过多项目,导致了单点失效。并且相对于群体而言,在复杂决策方面不太有效。

有了结构化的元治理单元Pod,也就意味着创建了一个灵活的容器,该容器支持专门用于对元治理参与代表的入职和离职决议。这样的治理参与实体高度一致,对于所代表的权力更加负责——这应该可以解决我们一直以来看到的链上治理参与率的问题。

此外,专门的元治理委员会能够更好地支持DAO要求代表做出的复杂和细致入微的决策。鉴于该委员会的决策完全透明,代表和利益攸关人都应该对此感到放心——委员会参与者不同的价值观、多视角和专业水平,保证了决策过程的深度和广度。

差距和可能(行)性

尽管有其优势,元治理委员会代表模式还是有几个操作体验上的痛点,很难让利益攸关人满意。

建立积极品牌声誉,向更广阔的市场灌输信心,定位长期主义,这些是元治理委员会改善利益攸关人体验的主要方式。

Orca协议定位于帮助元治理委员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支持利益攸关人的体验:

可见度提升

如今Web3生态系统的几个领域中,元治理委员会可以很好的亮出自己的身份,但一旦进入整个生态圈,如何简单又清晰的视觉化呈现ta们的身份就成了一个难题。

Orca协议的Pod成员资格,表示为自定义图像的NFT。随着元治理委员会继续辛勤地执行DAO的治理工作,这种视觉品牌身份对于构建选民的忠诚度、信誉和信任至关重要。Orca协议正在与Web3生态系统紧密合作,以确保这种NFT图像元数据在各种应用程序和UI中得到相应的展示。

WildFIleDAO-Fireeyes理事会PodNFT

透明度提升

向专门的元治理委员会成员开放透明,可以给利益攸关人一针强心剂。今天,当被委托的钱包对平台内的提案进行投票时,尚不清楚这个钱包背后到底何许人也。缺乏透明度也会导致履职效率变差,并最终为激励失效埋下伏笔。

ORCA协议的Pod专门解决此类不透明问题。我们正携手很多治理平台,一同标准化这些组合治理单位和成员的画像,不管从数据结构还是UI上,整体效果都保持统一。

Orca核心Pod页

成员管理流畅直观

Pod成员管理提供了可扩展及模块化方式,来管理元治理委员会的成员资格。Pod耐用性与Pod的可访问性相结合,这样的成员管理方式确保了最合格、最积极的个人,始终以其利益攸关人的利益为先。只要合宜的Pod成员在做决策,利益攸关人的体验就会改善,最终树立起元治理委员会的品牌。

元治理合成性

Pod使元治理委员会能够一起行动,并重新组合到全新的网络中,形成不断发展多DAO联合治理的结缔组织。当今现有标准无法搞定这种类型的模块化、嵌套和网络的形成。

例如,元治理委员会的Pod可以构建在更大的“元治理理事会”之上—由此更多地放大了利益攸关人的声音。

这些元治理网络,可能开始看起来像戴维·埃利希曼在他的书《有力网络》中所描述的“多节点”网络。戴维在他的书中描述了分布式枢纽网络的重要性:在这些网络中,信息在其中流动并做出决策。演化成“多节点”网络是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解锁网络作为一股强大变革力量的独特品质。”

多节点网络示例

Orac协议的Pod支持这些元治理网络的演变。随着这些元治理网络的发展,他们的利益攸关人将变得不再依赖中心化的大人物和小团体,因而ta们的诉求、需要和需求在治理活动中将被更多的体现出来。

结论

使用个人代表模式的潮流本意虽好,但很明显它没有达到期望。对时限和参与深度的要求、不统一的激励和问责机制不全以及潜在法律风险,所有这些因素一起使治理代表不可能履行其诺言。

由于个人代表模式的表现不佳,元治理委员会的日益盛行将是下一步推动DAO取得显著进步的合乎逻辑的尝试。元治理委员会定位清晰,统一与利益攸关人激励,并具有适用于DAO增长的治理结构。

鉴于此,Orca协议很荣幸与包括WildfireDAO这样的领先组织合作,一起推动元治理的未来。

WildfireDAO是一个以治理为中心的社区,帮助DAO伙伴们通过提案、社区会议和项目同步等方式,来达成深度的社区参与。Orca协议将支持WildfireDAO在整个Web3生态系统中,实现治理委员会的公开透明,激发裂变品牌效应,并以灵活流畅的成员管理,来推动去中心化的图景。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7:39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