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元<1美元 跌破的不只是汇率_VER:Every Game

我们再次见证了历史:

7月13日,欧元对美元汇率跌破了1比1,这是自2002年12月以来的首次。

这不只是欧元自身的变化——经过漫长讨论和规划才得以问世的欧元,除了有货币职能之外,还背负着欧洲国家的夙愿:

通过货币一体化引领欧洲走向经济一体化。

欧元支持者认为,以欧元为牵引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将降低战争和危机的风险,让欧洲国家尽可能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摩擦和问题。

然而今天,我们在欧洲看到的景象,恰恰是战争和危机,其背后的推手在用完全相反的方式阻碍着欧洲的“一体化”,也让欧元离自己的使命,越来越远。

这个推手,正是美国。

欧元诞生以来的20多年间,在影响欧元对美元汇率的一些关键节点,美国从未缺席。

现在,欧元对美元汇率跌破了1比1,在这一历史时刻,跌破的是汇率,被打破的,却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这是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趋势图。

可以看到过去6个多月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整体呈现出下跌的态势。自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对全球形成了虹吸效应,各国货币对美元普遍贬值,欧元也不例外。

但能明显看出,欧元经历了几次剧烈的下跌。

第一次剧烈下跌的时间,在2月14日到3月8日间——俄乌冲突升级前后。而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正是美国。

俄乌冲突升级后一个多月,有270多亿美元的资金,从欧洲股票基金市场流出。同时,仅仅是在俄乌冲突升级后的前三周里,就有400多亿美元的资金,流入美国。

作为市场的风向标,这些资金流向,让恐慌情绪在欧洲市场蔓延。

随后,美国又盯准了欧洲国家的要害,使出了一招杀手锏——挑动欧洲国家制裁俄罗斯能源。制裁引发的能源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了结构性损害,再次重创欧元。

这种损害在德国身上最为明显。

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德国出现了30多年来首次贸易逆差,数额达10亿欧元。

要知道,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一直靠着汽车、机床等工业出口保持着贸易顺差。出现逆差的原因,是能源危机导致的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对于德国这样的能源进口国来说,其进口成本大大增加,导致其进口额高于出口额。

出口商品价格的涨幅赶不上能源价格的涨幅,这势必会压缩德国外贸企业的利润。德国近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员,都在从事出口相关工作——德国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欧元区的经济大国,德国经济也是欧元区经济的风向标。德国的困境,无疑给欧洲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

能源危机,还在消耗欧洲经济的未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经济专家董一凡告诉谭主,欧盟原本要推动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但现在,这些财政资源要向能源补贴等方面倾斜,这给未来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欧洲经济的竞争力蒙上阴影。

遭受多重打击的欧元,还要面临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最新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1%,涨幅创近41年新高。市场认为美联储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大幅超过75个基点。

欧元要怎么办?这对欧洲央行来说,又是一道难题。

不加息,欧洲只能眼睁睁看着资产流入美国,欧元汇率进一步下跌。同时,欧元区内的通胀也不会得到缓解。

如果加息呢?

加息会让本就疲软的欧洲经济承受更大的压力。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余翔告诉谭主,欧洲经济的顽疾是经济自身缺乏内生增长动力,对外高度依赖能源进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分治。这些问题在当前全球高通胀和俄乌冲突背景下进一步恶化,未来欧洲经济面临增长乏力、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

欧洲加息的条件不如美国成熟,较快加息将伤害欧洲经济。

更为严峻的是,加息会增加欧元区国家的借贷成本,这对于一些高负债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性打击。

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宣布将要辞职,就是信号。数据显示,意大利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超过了150%,加息无疑会增大其债务违约的风险。

令人唏嘘的是,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在10年前,曾经担任过欧洲央行行长,在面对当年的欧债危机时,德拉吉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现在,他选择辞职离去。而债务危机,可能又要在欧洲卷土重来。

通胀、能源危机、汇率下跌,种种因素交织,欧洲经济前景愈发不明朗。当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平价,这种悲观的情绪开始进一步蔓延。现在,美国媒体已经开始炒作“欧元衰退论”。

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会给全球带来什么影响,美国自己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下,美国还在欧洲挑起战火,并借机打击欧洲经济,这无疑是把欧元推上了一条绝路。

美国为什么见不得欧元好?

答案很简单,在欧元出现之前,美元一家独大。而美国,一次次地利用美元在国际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收割世界。

欧元,打破了这种局面。它自诞生那一刻起,就自动成为全球第二大货币,它给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选择美元之外货币的可能。

面对挑战者,美国极力打压,甚至在欧洲挑起热战。这样的手段,美国不是第一次做了。

这是欧元自诞生以来对美元汇率的趋势图。

可以看出,刚刚诞生没多久的欧元,其对美元的汇率,就经历了一波断崖式的下跌。

当时欧元区国家的GDP总量要高过美国,欧元没有理由一路狂跌。这一切,与美国有关。

1999年3月24日,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以“避免人道主义灾难”之名,对南联盟发动空袭。

市场是最敏感的,一场冲突,足以改变资本市场的情形,也就会引发汇率的波动。

一场战争打下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大跌,此后也一直在低谷徘徊。直到2002年7月,欧元对美元的汇率重回1比1的关口。欧元,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同年,石油输出国组织首席市场分析专家还表示,欧盟的石油采购量多过美国,且收支更加平衡,建议石油输出国组织以欧元结算石油交易。

除此之外,俄罗斯、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做出了提高欧元储备比重的打算。欧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美元的汇率,也在不断上升。

余翔告诉谭主,汇率的日常波动由市场机制决定,但更深层的决定因素是综合国力、发展前景以及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外界关注欧元走势,但更关注欧盟、欧元区的战略自主和宏观经济走势。

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走高说明,相对于美国,人们更看好欧元区国家。这自然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这一次,华尔街的资本成为美国入场干预的工具。

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彼时,根据欧盟的条约,加入欧元区国家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国家的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

这两个硬性条件,希腊都不符合,这时,美国高盛公司称能帮希腊解决问题。但高盛用的方式,却是做假账。在这一过程中,高盛还收了3亿欧元的好处费。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希腊的债务问题再也遮掩不住,欧元区的其他国家也受到牵连,欧债危机由此爆发。

当债务危机在欧洲蔓延时,高盛还伙同华尔街,通过做空欧元获利。

经过华尔街这么一“狙击”,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断崖式下跌。接下来的数年间,欧元对美元汇率也会阶段性上涨,但再也无法重现当年的场景。这种局面,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在俄乌冲突的冲击下,欧元对美元的汇率甚至还跌破了平价。

回顾欧元的历史,自欧元诞生之日起,每当欧元发展态势向好之际,美国,总会出手打击欧元。无论是利用金融手段还是直接挑起热战,美国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欧洲的团结,削弱欧洲的一体化。

这才是欧元对美元汇率变化背后的博弈,欧洲人,应该明白。

否则,到时候就不仅是欧元的悲剧,更会是欧洲的悲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8:4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