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无聊猿的投资价值。
在4月30日,《写在无聊猿卖地之前》一文中,我写了下面这段话:
“我相信这场盛宴会以皆大欢喜的局面结束,但我又隐隐地感觉到,盛极之时恐怕也是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中国古人常说的“月盈则亏”就是这个道理。从古至今、万事万物从来没有脱离过这个规律。”
现在回过头来看,卖地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关于手续费的不少抱怨,但总体上Otherdeed的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还是证明了大家的热情,证明了总体上这次卖地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卖地之后无聊猿家族中各个品种的地板价呢?截至写稿时为止,无聊猿由卖地前的最高接近150个ETH下降到107.9个ETH,变种猿由卖地前的超过40个ETH下降到25.7个ETH,Otherdeed则随着风潮的褪去,降到了3.77个ETH。
显然无聊猿和变种猿的价格都大幅下挫,地的价格也低于当时的出售价+手续费了。
基于这股风潮的冷却,网上有不少人认为无聊猿现在已经由曾经的社区项目变成一个由风投掌控的吸金工具,围绕这一点的负面评论开始逐步增多。甚至有不少用户表示自己已经抛售了手中的无聊猿,因为它已经不再具有投资价值。
那么无聊猿到底还有没有投资价值呢?
我认为还是有。
首先,对于风投的加入,我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尤其对一个号称去中心化的社区项目而言,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其它项目可以选择要或者不要风投,但对发展到现在的无聊猿而言,恐怕它没有选择,只能接纳风投--------不是因为它缺钱,而是因为它缺更大的品牌影响力。
对于头像类项目而言,它的门槛不是技术,而是共识、品牌和认可。无聊猿的共识、品牌和认可在它的原生生态中已经毫无疑问是当今的第一品牌了,接下来它需要的是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传统社会中的企业、商界和精英圈,树立其在传统顶级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曾经的社区运动恐怕效率低不说,还极有可能被后来者赶上。而在传统顶级风投加持之后,它就可以依靠风投的资源迅速在传统领域攻城略地,确立自己的地位,将自己打造成传统领域中Web3.0的代表。
其次,我们纵观整个NFT领域,无聊猿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这个“第一”不仅仅表现在它NFT的价格上,更表现在团队的执行力、创意、策划和运作上。因此纯粹从团队上看,无聊猿团队在这个领域都是顶级的。
所以基于这两个因素,现在NFT领域其它的项目想要赶上无聊猿,难度会越来越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还会被无聊猿甩得越来越远。
再者,我们从项目方的发行方式上看,这个项目从最初的无聊猿发行1万个,到后来变种猿发行2万个,再到现在地发行20万个,团队设计的策略是每次新发行的NFT发行价越来越低,但每次新发行的NFT都会对前面NFT的持有者保持空投。
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更是它不断扩大自己受众群体的一种手段。通过越来越低的价格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有机会加入到这个生态,并且让前面持有的用户持续看到加入这个群体的好处。
这种做法一方面能不断巩固自己的基本盘,另一方面还会不断扩大自己的基本盘。
这个方法目前看来非常成功,也非常容易学。但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其它项目有样学样并且能取得类似效果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
我认为这是互联网头部效应在NFT领域的重演,并且这种重演发生的效果更加明显。无聊猿用这种方式,会“吸血”整个生态,逐渐让其它生态萎靡,而让自己成为一家独大。
所以,无聊猿体系的各个品种我认为是有投资价值的。这里的投资价值我认为不仅包括经济上的回报还包括身份上的回报。因此基于这两个因素考虑,我认为这个体系中各个品种的优先级为:无聊猿>变种猿>地>ApeCoin。
排最后的ApeCoin几乎只有经济价值,而排最前面的BAYC除了经济价值外,还会给人带来绝无仅有的身份体验。
一个品种有投资价值是一回事,什么时候入手又是另一回事。
它们现在的价格适合入手吗?
放在当下而言:由于受大环境影响,我认为接下来的加密生态行情恐怕还会有较大的波动,因此短期内无聊猿生态中的各个品种价格会不会继续下降目前还不好断言,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果风险承受能力强,并且着眼于长线投资的投资者我认为现在可以入手,但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我认为就要小心谨慎了。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无聊猿发展到现在,难道就再无对手了吗?
我认为恰恰不是,我认为它的对手很可能已经出现,并且就在某个角落,但却未必是我们看到的其它头牌NFT项目。
“起于社区->接纳风投->走向传统”无聊猿演绎的这种方式本质上还是Web2.0方式,它和传统Web2.0项目的区别仅仅在于:在web2.0中,项目在获得初始用户时需要项目方真金白银地砸钱吸引用户;而在Web3.0,靠meme文化就快速吸引了最初的用户,形成了最初的社区。
所以无聊猿的发展路径本质上是Web2.0方式在Web3.0的重演。而这种重演几乎已经被无聊猿演绎到了极致,其它NFT项目想仿照这条路,成功的可能性不说没有,但并不大。
我认为能赶超无聊猿并且异军突起的一定是另外一种形式,我们要从另外的维度入手,回归区块链的本质,或许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其中的苗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