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按照横向的逻辑来看待Web3.0,并不能够真正理解Web3.0的内涵,甚至还将会把Web3.0带入到类似Web1.0和Web2.0的发展境地里。
然而,这种倾向却是现在的主流,很多人仅仅只是把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并且真正开始以入口的方式和方法来落地和实践Web3.0,最终将Web3.0变成了一个类似Web1.0和Web2.0的概念。
跳出横向的角度来看待Web3.0的方式和方法,真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它,我们才能真正把握Web3.0的内涵和逻辑。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的Web3.0其实是一个建构于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Web3.0是区块链为我们诠释的未来生活的直接表现。
借助Web3.0,我们可以进入到一个以区块链技术为主导的全新的世界里。
这似乎是我们理解Web3.0的正确逻辑。然而,如果我们还是在以一种横向的视角来看待Web3.0,而没有真正将看待Web3.0的方式和方法,上升到多维的角度,非但无法窥见Web3.0的全貌,甚至还将会极大地抵消区块链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Binance Labs推出Web3投资社区ColLabs:8月31日消息,Binance Labs 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推出 ColLabs,ColLabs是一个面向投资者、创始人和建设者的仅限受邀者参与的 Web3 投资社区,包含会员专享内容,实时交易搜寻,投资者的见解,访问币安实验室网络等内容。[2023/8/31 13:09:32]
在我看来,所谓的Web3.0,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入口,而是一个比「入口」还要立体和丰满的全新世界。
如果我们将Web1.0看成是一个「细胞核」,将Web2.0看成是一个「细胞体」的话,那么,Web3.0则是一个「生物体」。
Web3.0并不是一个物理概念
简单地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依然在用物理概念的方式来看待它。
所谓的物理概念,其实是和互联网的内在逻辑是相同的。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是通过「屏」进入到了它所带给我们的世界,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里,我们可以享受购物,享受社交等诸多的互联网产品。
Moonfire Ventures旗下Fund II完成1.15亿美元募资,将投资AI、Web3等领域:5月24日消息,总部位于伦敦的风险投资公司 Moonfire Ventures 宣布旗下 Fund II 已完成 1.15 亿美元募资,该基金将投资人工智能、Web3 和 AR/VR 等行业。Moonfire Ventures 此前已投资多家 Web3 初创公司,包括 NFT 足球游戏开发公司 Goals、Web3 营销平台 Sesame Labs、区块链足球游戏 GOALS 等。[2023/5/24 15:22:52]
尽管这种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但是,它始终都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所谓的虚拟世界,其实是无法触摸的。
从本质上看,互联网所构建的这样一个虚拟世界,其实是与现实世界是相同的。
它们都是在一个相对独立且单一的世界里,满足人们的需求。
链游公会Merit Circle向Web3游戏平台ParticleInk投资25万美元:2月28日消息,链游公会Merit Circle宣布与Web3游戏平台ParticleInk达成合作,并向Particle Ink投资25万美元,并在公司内担任顾问职位。Particle Ink通过将AR技术、人工智能与Web3技术相结合,旨在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Particle Ink中还包括游戏内NFT资产和支持游戏内交易的社区代币等。(ForesightNews)[2023/2/28 12:33:12]
尽管这样一种单一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率,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样产生了诸多痛点和难题。
我们看到的一系列的互联网乱象,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这说明,仅仅只是依靠物理的概念,仅仅只是依靠物理的方式,并不能够解决人们所有的痛点和难题,甚至还将会把用户带入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
流媒体服务Napster 收购 Mint Songs以扩大Web3业务:金色财经报道,流媒体服务 Napster 宣布收购 Mint Songs 以扩大其 Web3 业务,但具体收购金额暂未披露。Napster 在周三的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这将是其为加快 Web3 功能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收购中的第一家公司。Mint Songs 开发了允许艺术家创作歌曲并为粉丝构建 NFT 项目的技术,此前从 Freestyle Capital 和 Castle Island Ventures 等投资者那里筹集了 430 万美元。(The Block)[2023/2/15 12:09:08]
我们看到的「系统」、「茧房」等字眼,基本上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作为一个物理世界的「掘墓人」,Web3.0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物理学的概念,而是更多地代表的是一个囊括了多种形态的全新概念。
笔者以为,它应当是涵盖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涵盖了数字世界与智能世界的全新的存在。
Messari:一季度多个Web 3协议收入出现增长,Helium达到1450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区块链行业分析公司 Messari 官方社交媒体披露数据显示,随着 Web 3 协议使用量逐渐增长,这些Web3协议开始产生收入,比如Filecoin和Helium在今年一季度收入分别达到940万美元和1450万美元,Arweave协议收入达到74万美元,相比于2021年四季度增长了47%,网络数据存储量同比增长977%。提供计算服务的Web 3协议在2021年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Livepeer产生了34万美元协议费用收入,Akash协议收入也在2021年同样呈现增长态势并于今年一季度创下历史新高。[2022/4/16 14:28:29]
在Web3.0的世界里,我们实现的并不仅仅只是物理学概念上的生活,而是超脱物理学的概念,实现了的是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数字与实体的融通,这是一个多维、立体且复杂的全新世界。
因此,如果仅仅只是以入口来形容和诠释Web3.0,并不是非常确切的。
Web3.0并不仅仅只是单一形态
无论是Web1.0,还是Web2.0,其实都是一种单一形态。
基于这样一种单一形态,我们所建构的是一个相对对立,相对隔阂的世界。
不同的技术之间,不同的商业体之间,其实是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墙」的。
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巨头们之间的征伐乱战,我们所看到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所看到的不同的技术之间的壁垒,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单一形态的具体体现。
对于Web3.0依然是一个入口的定义,其实在无形当中建构了一堵高墙,将Web3.0分成了内外两个世界。
尽管在Web3.0以内,我们的确可以享受到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带来的全新的生活,但是,Web3.0以外呢?
我们依然还是要去感受传统而又原始的体验。
这样一种方式打破的仅仅只是横亘于不同平台之间的「高墙」,弥合的是它们之间的「鸿沟」,实际上,它将Web3.0带入到了一种「内」、「外」两种不同的环境当中。
说到底,以「入口」来定义Web3.0同样将其带入到了孤立、对立、割裂的发展状态里,并未真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融通。
按照笔者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Web3.0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入口」内外完全不同的世界,而是一个完全融通,内外兼修的新世界。
在Web3.0的内外,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完全一样的新世界,在这样一个新世界里,我们不仅实现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而且还实现了不同技术之间的纵横联通,最终达成的是一个复合、融通的全新世界。
03
Web3.0并不存在「切换」的概念
很多人将元宇宙和Web3.0结合起来看待,甚至还有人认为,元宇宙是Web3.0时代的一个最为贴切的表达方式。
对此,我并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元宇宙的逻辑下,依然还是存在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切换」的概念的。
如果依然有「切换」的概念,那么,Web3.0其实还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打通的。
另外,所谓的「切换」其实依然是有一个「屏」抑或是「入口」的概念的。
既然有这样的一个概念的存在,那么,Web3.0就不能称之为是真正意义上的Web3.0。
按照我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Web3.0应当可以实现自身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的自由穿梭,不同环境下的自由切换,并且这样一种「穿梭」和「切换」是无感的,是顺理成章的。
仅仅只是将Web3.0看成是一个入口的做法,其实依然是存在着「切换」的概念的。
当「切换」依然存在,就预示着穿梭和切换的「不自由」,就意味着用户依然有感知的痛点。
如果我们将这样一种Web3.0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Web3.0的话,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
笔者认为,在Web3.0时代,「屏」和「入口」的概念是无处不在的,当「屏」和「入口」无处不在的时候,它的存在便没有意义了。
当它的存在不再有意义的时候,依然将Web3.0定义成为是一个入口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结语
当区块链的发展开始成熟,特别是当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开始串联成网,我们看到的是有关Web3.0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是一种必然。
透过它,我们应当更多地看到的是,区块链时代的来临。
当越来越多的关注点开始聚焦在Web3.0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有人开始将其定义成为一个入口,一个「屏」,很显然,这其实又将Web3.0带入到了横向、独立的怪圈之中。
仅仅只是以这样的看法来看待和定义Web3.0,只会把它带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跳出横向的、孤立的牵绊,真正站在新的角度来看待Web3.0,把Web3.0看成是一个实现了虚实结合,数实结合,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结合的存在,才能真正抓住Web3.0的精髓和核心要义,才能真正把Web3.0带入到真正属于它的的正确的发展轨道里。
文/孟永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