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市场情报机构Blockdata在上周的一份最新报告中公列出了迄今为止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公司投资最多的13家银行/投行。全球银行业巨头纷纷下场,对新兴的加密和区块链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Blockdata研究,世界前100家银行中有55%投资于加密和区块链领域。
知名平台Coinbase、Ripple和NYDIG均获得了大银行的资金支持。
根据分析公司Blockdata的数据,金融机构正在抢占蓬勃发展的2万亿美元加密货币市场的一部分,目前全球13家最大的银行向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公司提供了约30亿美元的资金。
总部位于伦敦的渣打银行以3.8亿美元的投资位居榜首,而总部位于伦敦的竞争对手巴克莱银行在数量方面是对区块链公司的投资最活跃的投资者。
以下是代表投资的前13家银行的投资规模及投资标的细节:
1.渣打银行—-3.8亿美元和6项投资
渣打银行的投资标的包括区块链网络Ripple,根据Coinmarketcap.com的数据,其XRP代币的市值约为480亿美元,为市值第六大加密货币。渣打银行也是Cobalt的投资者,Cobalt是一家位于英国的贸易技术提供商。
2021年5月,纽约金融服务部开始允许?渣打银行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渣打银行对于加密领域的布局速度明显加快。6月29日,渣打银行与ICAP、富达集团合作推出加密交易平台。8月8日渣打银行的加密经纪商ZodiaCustody计划向爱尔兰的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
TheBlock:8月NFT交易量环比再度大幅下滑45%左右:8月26日消息,据The Block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本月的交易量为3.6953亿美元,而7月份的交易量约为6.7543亿美元,预计8月NFT交易量环比将下跌45%左右。
截至8月24日的NFT交易中,OpenSea交易量达3.0347亿美元,占总量的约82%,Magic Eden和Looks Rare的交易量分别为3617万美元和1351万美元,环比分别下滑约59%与56%。[2022/8/26 12:49:19]
2.纽约梅隆银行——3.21亿美元和5项投资
纽约银行的投资名册上有Fireblocks,该平台允许金融机构发行、移动和存储加密货币。Blockdata表示,纽约梅隆银行在加密托管领域的投资最多,即公司通过加密托管服务付费管理客户的数字资产。调查发现,在排名前100位的银行中,有23家要么建立自己的托管技术,要么将技术提供商的产品集成到自己的系统中。
纽约梅隆银行曾在2021年2月份宣布进军加密领域,5月份有消息传出,纽约梅隆银行已在爱尔兰都柏林建立了一个加密货币部门,该部门将为不同类型的不同资产提供托管服务。6月30日,纽约梅隆银行官方表示,它是第一家允许客户持有、转移和发行数字货币的全球银行。7月13日,灰度投资宣布与纽约梅隆银行达成合作协议,为灰度比特币信托提供资产服务和ETF服务,该协议自2021年10月1日起生效。
3.花旗银行——2.79亿美元和14项投资
美国资产排行第四大的花旗银行已投资于SETL,SETL的分类账技术可用于转移现金和其他资产。
Riot Blockchain在2月份挖矿436BTC,同比增长189%:金色财经报道,Riot Blockchain在2月份生产了436个比特币,比1月份下降4.8%,但比一年前增长189%。截至2022年2月28日,该公司持有5,783个比特币,全部来自该公司的自挖矿业务。自上次更新以来,Riot又新增了5454台新的S19jPro,在其浸入式冷却建筑中部署了5,800台以上的S19jPro,同时还有8559名矿工准备部署。另外3404个S19jPro已从比特大陆发货,预计将在3月份将完成部署。到2023年1月,预计Riot哈希率总容量为每秒12.8exahash。目前哈希总量为3.9EH/s,高于1月份的3.4EH/s。(seekingalpha)[2022/3/4 13:36:33]
早在2018年,花旗就开始为客户开发加密产品,但最终官方依旧没有实质性的答复。近几年,花旗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市场始终保持观望,但从其内部任职人员的采访中可以看出,花旗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比较友好,并且认为比特币是21世纪黄金。
2021年6月,花旗表示,鉴于在加密货币、代币化和其他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进步方面看到了令人兴奋的新发展,所以正式成立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新业务部门DigitalAssetsGroup,来深入探索加密货币的更多可能性。
4.瑞银——2.66亿美元和5项投资
瑞士银行重量级的投资包括Axoni,其技术用于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2020年10月,瑞士银行SygnumBankAG和日本金融巨头SBIHoldings合作推出一项基金,用于投资未上市股票以及投资利用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公司。该基金总额力争到2021年达到70亿日元。
Fireblocks 通过现金和股票交易收购加密支付平台 First DAG: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托管商Fireblocks 已经收购了位于以色列的加密支付平台 First Digital Assets Group (First DAG)。交易条款尚未披露,Fireblocks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Shaulov表示,该公司使用现金和股权为此次收购提供资金。本次收购后 First DAG 将成为 Fireblocks 专注于支付的新业务部门。First DAG 的平台将被合并并完全集成到 Fireblocks 中,该平台将于今年春季推出,旨在帮助 Fireblocks 为其机构客户实现 Stablecoin 支付和 B2B 支付。First DAG 成立于 2017 年,迄今为止已筹集了 2100 万美元的资金。据 Dealroom估计,2018 年它的价值在 8800 万美元至 1.32 亿美元之间。
First DAG 正在构建一个加密支付平台,以帮助商家接受稳定币。Shaulov 表示,该平台将于今年春天推出,现在将帮助 Fireblocks 为其机构客户实现稳定币支付和 B2B 支付。(The block)[2022/2/16 9:56:12]
2021年,瑞士金融巨头瑞银在加密行业迈出了一大步。7月底,UBS大宗经纪服务已开始向数量有限的客户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的清算和结算服务。
8月上旬,瑞银已加入BroadridgeFinancialSolutions的分布式账本回购平台,因为该区块链平台可实现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以及增强流动性的重大即时好处。
CAOF被指定为Block.one诉讼案的主要原告:金色财经报道,在针对EOS开发商Block.one的集体诉讼中,特拉华州律师事务所Grant&Eisenhofer被任命为首席法律顾问,加密资产机会基金(CAOF)被指定为主要原告。据悉,CAOF与其他投资者一起指控这家由Brendan Blumer领导的公司进行了非法的ICO,同时对EOS做出了误导性陈述。[2020/8/6]
5.法国巴黎银行——2.36亿美元和9项投资
这家法国金融集团正与DigitalAsset合作,利用基于DAML编程语言的智能合约开发实时交易和结算应用程序。
法国巴黎银行崇尚实践出真理,法国巴黎银行在2020年9月15日宣布,该公司的证券部门已与DigitalAsset合作,利用基于DAML的智能合约开发一系列实时交易和结算应用。
在探索区块链技术领域,法国巴黎银行可以说是走在前列。2020年10月7日,法国巴黎银行与加密钱包提供商Curve合作完成概念证明,旨在提升证券型代币转移安全性。并且法国巴黎银行已使用ERC-1400标准证券型代币在区块链上进行快速、安全和透明地转移,后续计划向客户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托管产品。
6.摩根士丹利——2.34亿美元,共3项投资
其投资之一是加密托管公司NYDIG,该公司是100亿美元另类资产管理公司StoneRidge的比特币子公司。
摩根士丹利是全美第6大金融服务公司,不过对于区块链领域,摩根士丹利的参与度相比较其他银行机构都处于劣势。据悉,?摩根士丹利距今只投资了三家区块链领域相关的公司,但私底下是否有其他关于区块链领域的布局就不得而知了。
Blockstream CEO:比特币是唯一的加密货币: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Adam Back近期发推称,只有一种加密货币,那就是比特币。(Bitcoinist)[2020/7/2]
7.摩根大通——2.06亿美元和8项投资
以太坊软件公司ConsenSys获得了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的支持。
在2021年8月份,有消息传出摩根大通已开始与纽约数字投资集团NYDIG合作,向私人银行客户推销内部流通的比特币基金,不过对于此事,摩根大通不予置评。
8.高盛——2.04亿美元和8项投资
其投资名单包括CoinMetrics,一家向机构客户提供区块链数据的提供商。
高盛在2021年就开始正式布局加密领域。首先是在3月,高盛集团宣布已重启加密货币交易部门,并已开始为客户提供比特币期货和无本金交割远期期货交易服务。
7月27日,高盛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SEC提交“DeFi和区块链股票ETF”申请,根据申请文件显示,高盛这支ETF将寻求在支出费用和成本之前提供与SolactiveDecentralizedFinanceandBlockchainIndex指数“密切对应”的投资结果。
不过,现阶段还不清楚该指数的具体组成,只知道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高盛在申请文件中还提到该基金纳入的公司主要位于全球发达和新兴市场并在某些发达市场的主要交易所上市和交易,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瑞士、荷兰、英国和美国。
9.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1.85亿美元和6项投资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投资了4月份上市的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和总部位于东京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tflyer。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在2017年就和新加坡知名IT服务商NTTData两公司宣布将会推出跨境贸易数据区块链服务。
2018年,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正在试行自己的加密货币Mufg币,员工可以在便利店结账时使用Mufg币支付。
截止2019年11月,日本金融巨头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与其他21家公司联手,成立了一个区块链联盟,以研究和开发安全代币管理标准。
10.荷兰跨国银行——1.7亿美元和6项投资
这家荷兰跨国公司的一项投资为支持区块链流动性管理平台HQLAx。
此外,2019年1月,ING与一家区块链服务公司R3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将分布式分类账技术推广到一系列业务领域,为其商业区块链平台获得不限数量的授权。
2019年12月,荷兰跨国银行着力开发围绕数字资产托管安排的产品,希望通过采取“数字资产”来为投资者服务。
11.西班牙对外银行——1.67亿美元和5项投资
这家西班牙银行的名单上包括Covault,Covault的技术用于存储、共享和验证身份。
2018年4月,西班牙对外银行成为第一家使用区块链技术发行贷款的全球性银行。
2018年12月,BBVA和欧洲投资银行集团已经就区块链签署合成型资产证券化协议。该金融创新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转移信贷风险的一种常见结构金融技术。BBVA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测试,包括与RedEléctrica的银团贷款、与Mapfre的绿色债券或与马德里社区的可持续“Schuldschein”贷款,以及保时捷、Indra、ACS或Repsol的几笔企业贷款。
2020年12月,BBVA已开始推出将成为其首个用于数字资产交易和托管的商业服务的试验。这项新服务将通过BBVASwitzerland提供,将使管理比特币交易和以这种加密货币存款成为可能。
2021年5月BBVA将在Trusple上提供支付和融资服务。
12.野村——1.46亿美元和5项投资
区块链安全公司Quantstamp是这家日本银行支持的公司之一。2019年3月,Quantstamp从野村获得投资,该公司正在开发用于证券交易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在2018年,日本野村证券宣布投入加密货币领域。2018年5月,它与Ledger和全球顾问成立了Komainu,以开发数字托管解决方案。2019年10月,公司宣布在9月24日已经签署的一项协议在韩国控制线的子公司LVC投资,以利用B股链技术开发金融服务。
野村证券还和和其他五家券商成立了一个密码发行自律组织。
13.巴克莱——1200万美元和22项投资
这家英国跨国公司的投资清单包括RealBlocks,RealBlock是一个将顾问和投资者与资经理联系起来的技术平台。
巴克莱对于数字货币在一开始是非常友好的,第一次参与到区块链领域中是在2017年,与瑞银、瑞士信贷等公司共同推出以太坊技术对账平台。并且在2018年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巴克莱仍一直允许客户使用借记卡和信用卡购买数字货币。
2018年3月,Coinbase公布在巴克莱银行取得银行账户,这也是英国主要银行与加密货币交易所之间的首次合作。4月,巴克莱银行与高盛公开表示支持ISDA区块链衍生品标准,这一举措也对ISDA区块链的发展十分关键。
2019年4月,巴克莱银行宣布进入数字资产托管领域,直到2021年,随着内部人员的调换,以及全球监管对于币安的围剿,巴克莱宣布停止通过信用卡/借记卡向币安付款。
而在次之前,巴克莱首席投资官在采访中表示,比特币极端的波动性和糟糕的基本面使其对公司的投资组合没有吸引力。而这是否意味着从此之后亲加密货币的巴克莱将会彻底退出。
此外,在世界前100家银行投资的区块链公司中,按投资金额多少的排序为:Circle、Dianrong、Ripple、NYDIG、Paxos、DigitalAsset、Fireblocks和Lukka。
该报告写到:大型银行区块链投资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是加密资产托管。尽管人们非常直言不讳地谈论比特币糟糕的一面,但是商业机构们终究无法忽视潜在的收入来源以及加密经济的战略地位。
Blockdata报告,还分析了众多顶级银行开始向客户提供相关加密资产服务的主要原因:
1、与许多传统银行相比,拥有少量员工的加密资产交易所的利润或价值大大提升。这一现象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当时领先的交易所Binance的利润,比德意志银行高出5400万美元,而Binance员工只有200人,德意志银行则高达10万人;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Coinbase,其估值已经高于高盛,但是员工数量只有高盛的4%。
2、传统银行的客户,不断要求开户的银行提供主流加密资产解决方案。
3、2020年起多国监管法规出现了变化,允许传统银行提供加密资产托管解决方案。
星空财经编译自https://markets.businessinsider.co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