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央行网站获悉,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据悉,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将通过开发试验原型,进一步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对的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结算,便利跨境贸易场景下的本外币兑换。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将进一步构建有利环境,让更多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央行共同研究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支付能力,以解决跨境支付中的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难题。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将产生一系列派生影响: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深圳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王永利在经济观察报上刊文称,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还将产生一系列派生影响:必然要求货币载体的改造与广泛的系统连接,要有《结算管理办法》并需广泛培训,由此可能带来相关领域新的投资机会。央行数字货币的高效运行,势必对现金的印制和流通相关产业,以及传统的银行卡业务、网络内生数字币以及与单一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等产生排挤作用,有可能使其失去生存空间。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和运行机制变化,势必对现有包括SWIFT在内的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产生很大冲击,需要相应变革,打造出适应数字货币运行的区域化、全球化收付清算新体系新机制。[2020/8/30]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加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与多国一起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对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化金融业“双向开放”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普遍关注法定数字货币,但法定数字货币作为新生事物,面临多重挑战。我国较早启动了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如果在法定数字货币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加强数字货币研发、监管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将有助于加快数字人民币推出进程,也将更好地推动数字货币服务全球。”他说。
央行行长易纲 :将继续研究如何加强央行数字货币的风险管理:4月17日,财新举办主题为“金融科技与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的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会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已取得较大进展,当前阶段在部分城市及部分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同时表示“将继续研究如何加强央行数字货币的风险管理,包括了解你的客户(KYC)等。”
对于金融科技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的作用,易纲表示肯定,但也强调商业银行依然是主力;科技公司积极参与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依靠市场驱动,平等竞争,中国会继续推进金融开放和改革。[2020/5/4]
未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场景的应用值得期待。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做大做强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争取数字人民币在跨境场景试点使用。”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此前撰文称,当前,金管局正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技术测试,并作相应的技术准备。余伟文表示,虽然数字人民币推出尚无时间表,但相信它将来会为需要进行跨境零售消费的两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支付方式选项。
动态 | 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组与中装建设区块链方面高层会晤:据凤凰网财经报道,日前获悉,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组在上海会晤了中装建设(002822)区块链板块负责人、上海玳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玳鸽信息”)CEO方玉书,就数字货币在建筑装饰领域的研发、接入和测试进行了深入沟通。此前方玉书曾表示,央行对中装建设和玳鸽信息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很感兴趣,中装建设和玳鸽信息有可能参与到央行数字货币的第一批入链数据。[2019/10/30]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也表示,数字人民币钱包可以不用绑定银行卡,具有更高的开放性。理论上,境外用户可以在不具备境内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拥有和使用数字人民币。如果境外商家有数字人民币钱包,境内用户出国后可以直接使用数字人民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