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放金融发展报告》重磅发布,透视DeFi行业现状与未来_中心化交易所:区块链

作者|黄雪姣、秦晓峰、Azuma、二十三画生编辑|郝方舟

Odaily星球日报出品

2020年的区块链与加密货币行业,虽有比特币减半、机构大举进场、Filecoin主网上线、以太坊进入2.0等节点性事件备受瞩目,但最富有创新性和爆发力的领域当属DeFi。

数据上,据OKLink,1月6日的DeFi总锁仓量已突破273亿美元,DEX24小时交易量超过19亿美元,抵押借贷项目的借款总量在37亿美元左右,而DeFi总市值超过了267亿美元。

模式上,LiquidityMining、YieldFarming、AMM、DEX空投等接连不断地引发风潮,甚至让NFT、广告业务等非金融领域也跑来借鉴。

产品上,DeFi项目正在将被传统金融验证过的服务一一搬至链上,并进一步组合;同时,行业针对DeFi原生问题提供了多样化解决方案,并发展出较为丰富的业态分支。

基础设施上,身份、征信、合规组件、预言机、索引器、新型资产等,为上层应用大厦提供稳固的筑底和支撑。

事实上,DeFi的这轮爆发,为整个加密行业贡献了太多想象力。

创新项目们在这片最有生机的试验田野播种、杂交、轮作,并学习如何面对天灾与掠夺。DeFi产品恣意生长的背后,底层公链和基础组件也得以发扬,讲出新的故事。

为了回顾这一年DeFi的精彩瞬间、预判行业未来趋势,Odaily星球日报内容团队为读者们带来《2020开放金融发展报告》。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先对DeFi进行定义、确定讨论范围,为DeFi细分领域划分领地界限、呈现头部和特色项目,再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2020年的DeFi热点事件、把握行业发展脉络,并从数据面复盘上一年,最后我们将剖析DeFi得以高速成长的条件、限制继续发展的瓶颈、预判行业未来的演进方向、发现新机会。

目录

一、开放金融的定义与分类

二、开放金融行业图谱

三、从热门事件把握行业发展脉络

四、数据复盘

五、基础设施与发展土壤

六、制约高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七、未来的演进方向和行业新机会

一、开放金融的定义与分类

DeFi是特指类比于传统金融各细分业态的去中心化产品/服务,还是也涵盖比特币这样的去中心化货币及Chainlink等支持型组件?DeFi的天花板和基准线究竟应对标传统金融还是泛化至经济活动?在当前“复制与拼接”为主的行业气氛中,该如何提前窥探到下一爆款模式或产品方向?

为了厘清这些问题,Odaily星球日报认为,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套较为严谨且更适合DeFi新物种的定义和分类法则。

狭义的DeFi开放金融,特指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技术架构上可分为应用层和Layer2协议层。两者的区别在于,Layer2协议层提供了一套开源的解决方案,任一应用都可基于其灵活构建;而应用层,更多是已经调试好的、特定的解决方案,产品逻辑和诸多参数相对确定,灵活性较低。

广义的DeFi开放金融,还应包括支撑上层产品与服务的资产及基础设施。

本报告的分类方法,主线上采用业内通用的按业态分类法,譬如DEX、借贷、稳定币等。其中,稳定币既包含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抵押型稳定币,也包含中心化的法币抵押型稳定币,而并不囿于上述言及的狭义与广义。

之所以做如此区分,皆因本报告含有一条副线,在按业态分类之外,仍囊括DeFi的基础设施部分进来。它们虽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DeFi,但却是DeFi离不开的原料和工具。

二、开放金融行业图谱

DeFi项目的数量不下上千个,限于精力和篇幅,我们不做一一陈列,只求能覆盖到其主要代表产品和具有闪光点的项目。因此,我们在筛选产品时也有三大原则。

以太坊生态为主。以太坊是众多经典DeFi的发源地和代表市场,一直被众多公链加以复刻,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以太坊生态的DeFi进行介绍。

根据总锁仓量。总锁仓量是衡量一个DeFi项目使用规模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衍生价值的基础。该指标通过计算所有锁定在某一项目智能合约中的各类ERC-20代币的总价值之和而得。

向创新特色倾斜。本文提及的部分项目尚未凭锁仓量跻身头部,但在产品定位、模式、效率等方面独具一格。我们认为这类项目更具潜力,且暗示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也将其纳入图谱中来。?

本图谱分为三大类和19个细分领域,共140个项目。我们将各细分领域重点项目按上文的分类法集成在下图,并在《三万字「2021」DeFi行业全景扫描》一文中对每个项目展开介绍。介绍的维度根据不同细分领域有所不同,包含:行业总锁仓概览、项目诞生的时间、投资方、迭代历程、平台特点,特色功能展示,以及代币、锁仓量等数据。欢迎感兴趣的读者点击网页版链接。

三、从热门事件把握行业发展脉络

2020年6月,在「比特币减半」的故事讲完后,加密市场陷入了短暂的静默期。但紧随其后,新一轮的狂热来临,这便是DeFi。

2020年的DeFi热潮,很大程度要归功于Compound,首开「借贷挖矿」,也引得其他项目竞相模仿。

此后,陆续兴起聚合挖矿以及DEX「流动性挖矿」热门玩法,极大激发了参与热情,用户争当「农民」进行挖矿耕种。

除了挖矿热潮,2020年DeFi中也有一些热门概念走红,例如预言机、DAO、NFT、衍生品、DeFi保险以及算法稳定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门概念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承接,而是融合在一起。例如挖矿走热时,预言机板块集体飙升,同时也出现算法稳定币的身影。

在这一部分,Odialy星球日报将梳理2020年DeFi领域的热点事件以及项目,并分析相关产品和模式的创新点。

1.花式挖矿大赏

贯穿DeFi发展全年的,大概只有「挖矿」。

从6月到12月,人人争当「农民」挖矿,并贯彻「挖-提-卖」的操作流程。某大户5天挖矿收益甚至达到500万美元。

在这半年间,DeFi挖矿也经历了三次变化发展:借贷挖矿→聚合挖矿→流动性挖矿。

借贷挖矿

2020年6月16日,借贷协议Compound首推「借贷挖矿」,将其治理代币COMP分发给借贷用户作为激励。

彼时,绝大多数投资者对这一模式并不看好,并直言「借贷挖矿」是复刻2018年Fcoin「交易挖矿」的玩法,最终将会崩盘,

然而,随着COMP上线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价格飞涨,短短一周最高上涨近20倍,财富效应凸显。投资者们再次上演「真香定律」,大量资金涌入Compound协议。一周之内,Compound协议中锁仓资金直接超过MakerDAO,跃居第一;并且,COMP市值也超过MKR成为第一。

“借贷挖矿“的模式火了。这让不少DeFi项目蠢蠢欲动:

6月22日,DeFi货币市场协议DMM发行治理代币DMG;

6月24日,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alancer在以太坊部署其治理代币BAL;

7月1日,去中心化稳定币交易平台Curve公布治理代币CRV的分配机制,用户存入稳定币即可获得收益;

8月3日,dForce宣布进行借贷挖矿,将治理代币DF分配给挖矿用户;

8月5日,借贷协议Aave宣布发行新的治理代币AAVE,并将部分代币给予挖矿用户;

……

短短两个月间,数十个借贷协议争相模仿开始发行自己的治理代币,并通过「**即挖矿」的模式招揽用户。由于这些治理代币上线后价格一度飙升,吸引了市场的极高关注。Compound借贷协议也被市场分叉,诞生了新的CreamFinance。

在「借贷挖矿」模式出现的一个月内,链上锁定加密资产总价值激增超过一倍,从6月16日的10.7亿美元增长至25.3亿美元。

聚合挖矿

随着各类挖矿项目的产生,市场开始变得混乱无序,眼花缭乱的项目也干扰了用户的注意力。此时,聚合挖矿开始问世。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借贷挖矿」,还只是小打小闹,更多的用户仍然处于观望。那么,当聚合挖矿类项目产生的时候,DeFi市场进入了加速的快车道,用户热情被充分点燃。

什么是聚合挖矿?简单来说,聚合挖矿平台挑选列出多个收益较高的DeFi挖矿项目,用户将资产放入其中获取收益,该方案的集大成者便是YearnFinance。

7月17日,YearnFinance创始人AndreCronje?宣布产品上线并发布治理代币YFI。在最初的版本中,YearnFinance允许用户通过将Balancer的存证BPT和Curve的存证yCRV放入其管理页面而赚取平台原生治理通证YFI,而后允许存入其他加密资产获得收益。

而后,YearnFinance遭到社区分叉,诞生了新的项目YFII。YFII的创新点在于,提供放贷机池,YFII持有者可以决定选择上线哪个DeFi项目进行挖矿,从而获得最高收益;机池无入场费,YFII从利润中收取2%费用作为未来项目和社区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YFI以及YFII虽然在模式上是创新的,但诞生之初并未受到关注。直到8月底,YFI、YFII价格飞涨,才极大地吸引了普通散户的目光。其中YFI价格最高达到43337美元/枚,YFII最高9800美元/枚;YFI锁仓量最高达到9.6亿美元。

YFI也成为首个将聚合器推入加密主流视野的项目。此后,多个项目纷纷效仿。

例如,8月12日,DeFi聚合挖矿项目YamFinance进行了首次代币分配,并将其中的200万初始代币平均分配给8个质押池:COMP、LEND、LINK、MKR、SNX、WETH、YFI、ETH/AMPLUniswapv2LP。?上线之初,YAM价格最高上升至160美元,挖矿年化收益一度高达2000%~50000%。不过,由于智能合约存在漏洞,最终导致Yam1.0版本失败,几乎归零,此后的2.0和3.0版本也没能再次掀起波澜。

这一时期,除了YFI、YFII、YAM外,其他项目的影响力较为一般,并且项目上线一周内基本难逃「价格崩盘」的怪圈。

值得注意的是,聚合挖矿也引起中心化交易所的关注。

由于彼时绝大多数加密用户并不习惯使用DAPP,链上gas费用高昂,包括币安、OKEx、火币在内的多家交易平台推出交易所聚合挖矿。用户可以将稳定币以及其他加密资产存入交易所指定产品,由交易所代用户进行挖矿操作。好处是免去了繁琐的质押流程,不过风险自理,交易所并不能保证相关DeFi项目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聚合挖矿帮助了用户降低了挖矿选择门槛,特别是即机池的配置,也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聚合挖矿平台标配。YFI这种龙头聚合项目,至少短期内并不会消亡。

DEX流动性挖矿

整个7月、8月,都是借贷挖矿、聚合挖矿大行其道。

但随着各类DeFi治理代币的诞生,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水涨船高。特别是Uniswap,更是成为众多DeFi项目上币的第一站。并且,Uniswap也是DEX中上架代币最多、用户最多、交易量最大的平台。

Uniswap的创新在于,是使用自动做市商算法与兑换池,而不是使用订单簿模式;Uniswap定价曲线采用经典的X*Y=K,恒定常数乘积:X是新币的数量,Y是ETH数量,K是常数。除了Uniswap,Bancor、Kyber等几乎都选择了AMM。

截至9月1日,Uniswap的总交易量超过100亿美元,仅仅8月交易量就达到65亿美元,单日交易量最高记录是4.5亿美元,超过了中心化交易所CoinbasePro。

彼时,所有人都期待着Uniswap加入交易挖矿的大军中,发行自己的平台币。但Uniswap迟迟未动,这也给了其他竞争者机会。

8月27日,分叉自Uniswap的去中心化交易协议SushiSwap上线,发行平台币SUSHI奖励流动性提供者。项目上线后年化收益一度高达9500%,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三天内锁定资产总价值就已超过7亿美元。成功抢占了Uniswap的宝座,后者甚至一度掉出前十,市场份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9月1日,三大交易所同时争抢上线SushiSwap,SUSHI上线后价格一度暴涨至16美元,此后开始暴跌。

在SushiSwap的带头下,各类分叉DEX的项目层出不穷:SushiSwap分叉项目KIMCHI、波场项目Pearl、Salmon等不一而足。当然,这些项目上线后,同样经历了「上线即巅峰」,此后开始瀑布式暴跌。

就在大多人以为Uniswap“坚守初心”、不会发币时,9月17日Uniswap官宣开展流动性挖矿,发布UNI。当日各大中心化交易所,均火速发布公告将开通UNI交易对,整个市场再度狂热起来。

小结

总结一下过去几个月的「**即挖矿」模式。

如果将Compound等借贷协议比做传统银行,那么「借贷挖矿」的本质就是「高息揽储」。通过这种方式,确实帮助借贷协议等DeFi项目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资产,值得借鉴和推广。

并且,与此前的ICO、IEO等代币分发模式不同,挖矿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公平,无论是大户还是散户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想见,未来通过挖矿进行代币分发会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但是,如果抵押资产不能进行增值,只是无限套娃,治理代币价值也就不大,只是空气而已。

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新兴借贷协议以及DEX只是昙花一现,在币价暴跌后用户流失严重。而老牌的协议即便经历了治理代币价格暴跌、年化收益降低,依然留存了大量的用户。比如目前Compound锁仓量位列第二,仅次于DeFi数字央行MakerDAO;Uniswap依然稳居锁仓量前五。

2.预言机大热

随着各类挖矿项目的走热,预言机作为DeFi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开始爆红。

什么是预言机?预言机协助区块链协议以可靠、可信的方式从第三方来源收集数据,然后将数据反馈给高度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和智能合约,以实现来自链外世界的信息源、数据源的沟通引入,从而建立链上权威事实。

正是预言机为各类应用提供喂价功能或数据源,才使得这些Dapp能够正常运转。比如Compound借助预言机的价格来确定借贷能力和抵押要求,以及用于计算清仓线。而对于Uniswap这类采用AMM方案的DEX来说,由于交易规模小、深度不足,其市场价格很容易受到大额交易的影响而出现剧烈波动,这也需要预言机提供主流交易所数据来避免这种剧烈波动。

8月9日,以Chinklink为首的预言机板块出现普涨,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引发关注。整个8月,LINK最高上涨至20美元,最高涨幅超过150%;NEST最高上涨至0.24美元,最高上涨430%;BAND最高上涨至17.78美元,最高涨幅超过320%;DOS最高上涨至20美元,最高涨幅超过150%。

实际上,这次预言机板块的走红,主要是受到龙头Chinklink的带动。作为去中心化预言机的鼻祖,ChainLink诞生于2017年,具备先发优势,产品可靠、应用较广,在该领域中具有明显优势。实际上,大多去中心化预言机都沿袭Chainlink的思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此轮Chinklink的上涨,也与ZeusCapital做空有关。

7月30日,ZeusCapital发布报告,坚称Chainlink是一个巨大的拉高出货计划,指控Chainlink宣布的140多家合作伙伴关系夸大其词,甚至有的完全是谎言,报告建议卖空LINK。

并且,ZeusCapital身先士卒押注上千万美元做空。但这种明牌做空,在资本市场无疑给了对手打压的机会。接下来几周LINK不跌反涨,ZeusCapital做空亏损达到上千万美元。

于是,我们梳理出一条因果链:ZeusCapital做空+DeFi市场走热→LINK暴涨→推动整个预言机板块拉升。

实际上,在疯狂的8月后,整个预言机板块开始走下坡路,跌幅普遍在50%以上。截至2020年年底,没有一个预言机项目回到8月的历史高位。

除此之外,频繁出现的「闪电贷」攻击,通过操纵预言机价格,导致项目受损,也使得外界对预言机自身的性能更加不信任。

11月26日,下午Coinbase交易所稳定币DAI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一度暴涨超30%至1.34美元,后又快速回落,这导致使用Coinbase作为预言机喂价信息的去中心化借贷平台Compound的抵押资产出现了大规模清算。

救人者先自救,预言机只有真正完善自身性能,才能在2021年为DeFi项目提供更加周密的安全保护。

3.其他热点

在流动性挖矿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减弱后,市场开始思索下一个热点是什么?DAO、NFT、DeFi衍生品、DeFi保险以及弹性稳定币相继成为市场的短时焦点。

DAO

DAO,即DistributedAutonomousOrganization,译为分布式自治组织。

简而言之,DAO通过智能合约运转,成员可自由加入、退出,组织规则可自定义,代码公开且强制执行、杜绝了人为操作,没有法律实体、没有人能够干预。

实际上,DAO并不是新的产物。早在2016年,一个名为「TheDAO」的项目就通过以太坊上智能合约进行ico众筹,28天时间内筹得1.5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众筹项目。不过,TheDAO后来被黑客攻击,项目胎死腹中,也给DAO概念造成沉重打击。

从2020年来看,DAO板块在市场的炒作下,短时迎来爆发,Aragon、DaoStack和Kleros等通用型DAO平台获得不错的增长。特别是ANT创下历史新高14.5美元,年内最高涨幅2700%,累计涨幅630%。

简单介绍一下Aragon,其定位是DAO“制造工厂”。在Aragon上,用户只需要花几分钟、几美元来创建并运营一个DAO。该项目获得硅谷风投教父TimDraper、纽约风投基金Placeholder、CoinFund和硅谷风投公司BoostVC等众多机构投资。

虽然DAO概念很前卫,也进行了实践,但从市场反应来看,似乎并不买账,整个DAO概念板块在8月之后开始走弱。毕竟,完全的去中心化,在当前的区块链世界,似乎走不通。

颇为有趣的是,每当市场没有热点时,一些老概念就会被翻出来,DAO就是其中之一。如果2021年市场继续走牛,DAO概念可能再次被翻出来炒作,但估计很难再吸引太多老韭菜上车。

NFT

与DAO差不多同时被翻炒的另一个老概念,就是NFT。

所谓NFT,即Non-FungibleToken,非同质化代币,每一枚代币都是独特的,不可分割和交换,主要应用在游戏、艺术品、域名、收藏品、现实资产通证化等领域。

NFT概念最早火于2017年的加密猫,在2020年重新燃起。点起NFT这把火的,是SAND。

8月13日,币安新一轮IEO上线项目便是NFT类代币SAND。项目正式上线后,一度上涨超过1000%,带动一批老NFT项目爆发:MANA月度最高上涨250%,并未回到此前历史高点;ENJ月度最高上涨80%,同样未能重回巅峰。

僵局一直持续,直到DEGO的诞生。

9月27日,DEGO发布空投计划,用户通过绑定Twitter和Discord账号、登记以太坊地址等操作,可以领取NFT,市场价值几百至上千美金。虽然gas费用高昂,但依然阻挡不了用户的参与热情。

DEGO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设计便是,对标加密艺术品交易平台opensea,引入拍卖机制。在其第一场拍卖中,一副名为「SotoshiNakamoto」的NFT,最终价格落在129ETH,折合人民币约30.3万元,再次获得关注。

总体而言,DEGO将DeFi与NFT进行结合。一方面,将NFT艺术品、收藏品带向更广大的用户,为NFT市场引入更多流量,并且用户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收获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也为DEFI市场提供了新的玩法。特别是DEGO挖矿,对此前的流动性挖矿、质押挖矿、套娃挖矿进行创新,在DeFi的乐高世界中又增加了一层当铺模式的玩法。

在DEGO之后,相继涌现出多个NFT项目,例如ALPA、加密狗、EvolutionLand等。Opensea、Rarible等多个NFT交易平台的交易量,也随之水涨船高。根据Rarible数据,2020年网站月浏览量近6万人次,进行交易的用户已超过2.9万,Rarible官方推特粉丝数量超过2.6万。

Odaily星球日报认为,不同于DAO概念的宽泛宏大,NFT的可视化以及互动性较强,用户感知度更高,并且与生活更加贴近,因此获得用户青睐。加之有着加密猫的成功案例在前,用户对NFT的认可度更高。2021年NFT概念有望继续成为爆发,成为市场的佼佼者。

DeFi衍生品

2020年10月2日,加密衍生品交易平台BitMex被美国CFTC以及司法部联手起诉;10月16日,OKEx由于部分私钥无法授权导致用户无法提币。

中心化交易所不断发生事故,导致用户产生信任危机,用户该何去何从?此时,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简单来说,去中心化衍生品即交易双方依靠智能合约,无需一个信任的第三方即可将标的资产、看多还是卖空、价格等因素写入智能合约,该合约将根据市场情况自动触发执行,降低中间的交易成本及第三方恶意操控的可能性。

去中心化期货方面,目前以dYdX、DerivaDEX为代表,期权方面以Opyn及Hegic为代表。

需要说明的是,DeFi衍生品目前处于萌芽状态。根据Bit-Z的数据,DeFi衍生品当前的总成交量虽然增速很快,但仅占交易所衍生品交易规模的0.01156%,远未达到与CEX衍生品相抗衡的阶段。

另外,DeFi衍生品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及问题:代码安全风险;定价机制不完善;无保证金交易;行权时需手动操作,无法挂单等等。

但从长远来看,DeFi衍生品具备抗审查、链上结算、简单易用等优势,未来或许可以获得不错的发展。

DeFi保险

在DeFi的发展中,始终伴随着黑客攻击、合约漏洞等问题,因此为了降低项目损失,DeFi保险应运而生。

8月17日,yEarnFinance背后的开发团队宣布发布名为YinsureFinance的代币化保险平台。通过资金库和索赔治理,它在DeFi协议之上创建了保险服务。

Yinsure包括三个核心组件:

承保金库

投保金库

理赔治理

该系统的设计允许对具有金融原始要素的任何资产进行投保,无论是基础资产还是复合资产。LP将获得启动费和周费,但是他们同时也要负责理赔治理,这个基础系统没有最低法定人数,因此LP应主动治理理赔。如果LP拒绝有效理赔,被保险人只会将其资金移出,使得LP无利可图,从而调整激励。

9月,Yinsure重新命名为CoverProtocol;11月28日,Cover与YearnFinance合并。

在Yinsure诞生前,早在2019年5月就诞生了第一款DeFi保险协议NexusMutual,用户可以质押原生代币NXM进行投保、索赔、评估。

颇为讽刺的是,即便是DeFi保险本身,也难逃被攻击的命运。

12月14日,NexusMutual创始人HughKarp账户遭遇黑客攻击,被盗37万NXM。根据官方披露细节,攻击者通过获得HughKarp个人计算机的远程控制后,对计算机上使用的Metamask插件进行修改,并误导其签署图一中的交易——这笔交易最终将巨额代币转移到攻击者的账户中。

12月28日,CoverProtocol遭遇黑客攻击,导致代币增发超过万亿枚。黑客先后在SushiSwap、Uniswap等DEX上进行套现,直接导致代币COVER价格从800美元暴跌超过90%。虽然黑客最后归还了所得收益,但Cover代币价格依然趋于归零,最终迫使项目方重新发行新币。

对于DeFi保险项目而言,初衷是为其他DeFi项目降低风险损失。本来就被黑客觊觎,理应加强安全防护。如今却由于自身漏洞被黑客屡屡攻击,遭受损失,这样的保险项目真的能帮助用户抵御风险吗?既然DeFi的世界崇尚「代码即法律」,那就把代码做到极致,不给黑客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从目前来看,DeFi保险自身并没有做到上述安全要求。

此外,保险承保范围有限。目前DeFi市值200亿美元,但DeFi保险项目少之又少,难以覆盖整个市场。因此,明年DeFi保险领域仍然是一个不错的蓝海。

弹性稳定币

所谓弹性稳定币,即不锚定法币等任何资产,而是通过增发或销毁来使价格维持稳定。这种设定的明显好处在于无论哪国法币贬值,都不会直接影响加密市场的安稳。

2020年8月,以AMPL为首的弹性稳定币就获得一定的关注。

AMPL是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发行,AMPL协议最重要的部分是“代币基数再调整”机制,其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自动调整AMPL在所有用户钱包上的代币数量。这种调整,并不会造成代币稀释,而是同比例增减。其调整依据主要是依据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然后通过价格信息传导,促使人们博弈和套利,从而促使AMPL寻找价格平衡点。

到了年末,市场对弹性稳定币的热情再次高涨起来,并在弹性稳定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出算法稳定币,代表项目便是BASIS、ESD。主要特点是,代币调整不是通过智能合约进行全局调整,而是通过用户主动完成,并用经济激励机制刺激用户行为。

以BASIS为例,Basis协议中有三种代币:BAC、BAS、BAB。其中,BAC的目标价格是1美元;BAS和BAB的主要作用是将BAC的价格拉回到1美元。持有BAS可以获得新增发的稳定币奖励,相当于享有铸币税;BAB则有机会获得溢价收益。

具体来说,当BasisCash交易价格低于1美元时,用户可以享受一定折扣来购买BasisBond,用户购买BasisBond的同时销毁BasisCash,从而减少BAC供应量,把BAC价格拉回1美元。当BasisCash价格上升至1美元以上时,持有BasisBond的用户就可以按1:1汇率直接赎回BasisCash,当BasisCash被用户赎回后,BasisBond就会被销毁。BasisBond没有利息支出,也没有到期或过期时间。算法稳定币的这种市场调节机制很好保证了其铸发货币的信用,也更为容易实现“货币”稳定性。

算法稳定币之间大体设计类似,但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别,比如ESD中的Coupon有截止日期;另外,在纪元时间和锁定时间上也存在不同。这些会使价格偏离程度、市场投机程度、市场调节机制的灵活度出现不同,最终发展出不同轨迹,在许多算法稳定币的竞争中,市场将选择出最佳的“货币”。

据Odaily星球日报分析师「二十三画生」,算法稳定币较第三代弹性稳定币表现更为“稳定”。

首先,算法稳定币借鉴了Basecoin的设计,具备很强的合理性;同时,也结合了流动性挖矿和弹性稳定币的经验,以市场供需变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货币”调节机制,这与中本聪所设想的“货币”功能会更为相似。未来具体哪个算法稳定币可以成为龙头,还需要等待市场选择;不过,从DeFi的发展轨迹看,先发优势仍然非常重要,如果后来者只是一味模仿或“微创新”,价值将相对有限,用户参与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4.空投使人暴富

2020年DeFi中财富效应最大的,莫过于空投治理代币。

2020年的我们,见证了Uni、GRT、1inch、LON等多个现象级「撒币」项目。多者上百万收益,少的也有一万元左右。币圈的空投似乎在告诉你,钱是大风刮来的。

空投之风,始于Uniswap。

9月17日Uniswap官方发文宣布发行治理代币,初始供应量为10亿枚,其中1.1亿个UNI被无偿空投给早期用户,最高价值近10亿美元。

根据Uniswap的代币分发协议,只要在9月1日之前与Uniswap智能合约发生过交互的以太坊地址,在主动申领之后,都能获得400枚UNI空投,彼时最高价值3000美元。Etherscan数据显示,UNI空投最高数量的地址约有115万枚,最高价值1023.5万美元;排名第二的地址拥有约91万枚UNI代币,最高价值809.9万美元。

一时之间,领到空投的纷纷在朋友圈以及社交媒体上晒单,而错过的人,无不懊悔莫及。

此轮代币空投引发两个结果:一是大量用户为了领取空投,导致以太坊网络拥堵,gas费用上涨至500Gwei,突破历史新高;二是此后一周Uniswap锁定资产价值从10亿美元蹿升至22亿美元,一举拿下了此前被SushiSwap夺走的失地,重回DeFi王座。

Uniswap空投结束后,一些勤奋的投资者猜测,其他未发币的DEX项目或许也会效仿,于是奔赴各大DEX平台「刷量」。

果不其然,Tokenlon、1inch也在12月份陆续发币,并对早期用户进行代币激励:

12月22日,Imtoken拿出约686万LON用于回馈Tokenlon用户,覆盖近14万个地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地址即可获得LON奖励:创世挖矿前,在Tokenlon进行过交易的地址;创世挖矿中,在Tokenlon进行过交易或推荐邀请激活成功的地址;通过?Snapshot?投票参与过Tokenlon社区预治理的地址;

12月24日,1inch宣布空投治理代币,用户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在9月15日之前至少有一次交易,或至少总共4次交易,或交易总额至少为20美元。

对照规则,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LON还是1inch已经开始针对羊毛党设置门槛,不过依然有众多用户获得了代币奖励。

此外,区块链数据索引器TheGraph也在12月13日进行了代币空投,规则暂未可知。根据社区成员爆料,合格地址可以领取3.3万枚代币,最高价值2.5万美元;多的可领取200万枚,最高价值150万美元。

无论是UNI、LON、1INCH还是GRT,通过空投进行财富分配的方式,给币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对早期用户而言,空投是一种不错的价值补偿,让早期用户共享项目红利;而对项目自身而言,通过营造财富神话,可以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入场。毕竟,如果不是百万空投,GRT的名气恐怕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四、数据复盘

在这么多热点的轮流轰炸后,DeFi行业究竟实现了多大的增长?

DeFiMarketCap数据显示:2020年4月14日,DeFi代币的总市值为10亿美元;6月9日,市值20亿美元;6月25日,市值60亿美元;8月11日,市值破百亿美元;12月31日,市值到210亿美元。

DeFiPluse数据显示,去年年初,链上锁仓价值只有6.6亿美元,到了年末升至143亿美元,年内累计涨幅接近2000%。如下所示:

那么哪些平台对这般飞升的锁仓价值贡献最多呢?

2020年10月末,头部加密分析公司Chainalysis放出过一组数据,其中包括DeFi平台们的周度捕获价值:

由图可见,DeFi增长背后的主力是Uniswap、Kyber、Curve和1inch。

关于各平台锁仓量和市值的动态排位,欢迎关注Odaily星球日报每周一晚更新的“DeFi周报”栏目。而站在静态的角度,激烈竞争了大半年的江湖排位又会是怎样?

据OKLink2021年1月5日数据,按锁仓排名前十的项目依次为:

在DEX领域,据OKLink2021年1月5日数据,按24小时交易量排名前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依次为:

在抵押借贷方向,据OKLink2021年1月5日数据,按借款量排名前十的项目依次为:

看完了“供方”,我们再来看看“需方”:究竟是谁在用DeFi产品/服务?

区块链用户画像很难用传统互联网的方式去分析,所幸“链上大数据”依然能描绘出平台使用频度/热度、资金量、资金流这些基本信息。

Chainalysis曾公布过2020年DeFi平台们捕获的转账量和转账额的分布情况:

由图可见,DeFi的当前用户仍以“散户”为主,占比最大的转账金额不到1万美元;不过,专业投资者却在真正主导DeFi市场,平台总“收入”的47%来自于10万美元以上的单笔转账/交易。

此外,我们的链上数据合作方OKLink还总结了一些有趣的数据结果,如下:

五、基础设施与发展土壤

从上一部分的数据结果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DeFi在2020年“做大做强”,那也自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2020年夏天?

实际上,这轮DeFi热潮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一方面,外部环境出现“大变局”,为区块链以及DeFi行业创造了巨大机遇;另一方面,区块链行业发展至此阶段,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成熟,使得金融类应用的“着陆”更为坚实。

我们将这些内因外因进一步拆解成四点详述:

1.区块链接棒金融科技创新风口,社会认知不断提升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2020年10月,数字人民币在深圳正式试点推行,随后又借势“双12苏州购物节”,在苏州市继续试点推行。据财新网报道,数字人民币试点最近数月将在全国多地渐次推开,而且还将继续扩大范围;除了已经公布的雄安、苏州、成都、深圳和冬奥会场景,还将新增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六地试点。放眼全球,区块链技术的升级与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开发也方兴未艾。

以上偏宏观层面的利好政策与央行行动虽然和DeFi缺乏最直接的联系,却“由上至下”吸引来各级政府、商业机构、开发者、投资者等社会角色对区块链领域的兴趣与广泛关注。

在数字化时代来临之际,传统金融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金融创新窗口,作为上一风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正因其高风险性被严格管控。此时,与金融行业存在强耦合性的区块链技术,借典型“产品”数字货币开始落地,使得公众对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认知大大提升。这也间接帮助DeFi完成了一部分初级的用户教育。

2.新冠疫情加速传统金融解构,DeFi补充原有金融体系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中旬,美国债务总额已高达27.39万亿美元。在2020年,为应对疫情,特朗普政府推出了史上最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在美国债务无法缩减之前,美元信用将会因债务累积而不断受损。

大量放水的不仅仅是美联储,全球主要央行也印钞不止,传统金融体系加速解构,传统资本的避险需求和情绪高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众多传统金融机构大举进入加密金融市场,比如Paypal、星展银行,以及部分华尔街投资基金。开放金融不再只是加密世界一小部分人的狂欢,而逐渐有传统金融机构以研究、投资等方式参与共建。

伴随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和名人积极入场,中小投资者也开始跟随进入。据灰度2020年10月的《财富大转移推动BTC成为主流投资标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研的比特币投资受访者中,63%表示做出投资比特币的决定是因为受到新冠病疫情影响。投资比特币的背后原因在于对传统金融的担忧,而比特币表现出避险属性,成为资金避风港。站在比特币身后的头部公链和DeFi项目继而承接比特币的一部分溢出投资价值。

3.多轮试验之后,金融创新引爆DeFi

外部环境提供的“土壤”还只是次要因素,DeFi在“对的时间”得以爆发主要还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DeFi并非新概念,最早的DeFi项目BTS诞生于2014年,当前去中心化抵押借贷龙头MakerDAO成立于2017年,彼时加密用户就能通过抵押ETH贷出稳定币DAI。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还诞生了“交易挖矿”、Skating等一系列“挖矿”模式。虽然这些尝试最终热度散去,却都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这一轮的DeFi热潮也可以说是由金融创新直接促成的。我们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按时间线重点介绍了DeFi多轮创新的成因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同属DeFi的不同板块实际上在相互促进。举个例子,为DeFi破局的Compound的业务逻辑类似融资融券。Compound的起势让数字资产交易更为活跃。用户可以从Compound类应用中以低息借到数字货币,然后将其用至能获得更高收益的交易行为当中。数据显示,DEX龙头Uniswap在同期的交易量出现大幅增长。

虽然一团火热下必有泡沫,但DeFi产品们在通过数据自证链上繁荣并非全是炒作,依然有真实需求支持。这些创新将原本的中心化金融设施成功迁移到了区块链上,因此可以说2020年这轮DeFi热潮具有里程碑意义。

4.技术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备化共同助推DeFi

DeFi产品和模式创新的背后离不开区块链技术与生态的发展。

以Compound为例,预言机的存在不可或缺。预言机为去中心化借贷等各类DeFi应用提供可被智能合约引用的链上价格。可以说,预言机等通用工具的成熟,为DeFi应用的大规模出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再比如区块链索引工具TheGraph,也是和预言机一样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组件。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账本,这种特性使得链上各方对于数据查询的需求非常大。比如,一个事务在形成共识或者说最终记入账本前,可能需要矿工查询或者验证同一笔交易。MulticoinCapital统计显示,以太坊开发人员每天查询Infura的次数超过100亿次,但主要的以太坊客户端中并未提供强大的索引功能,无法满足大规模查询需求。据TheGraph官网介绍,DeFi龙头Uniswap、Synthetix、Decentraland以及Aragon等都已采用TheGraph。据The?Graph数据显示,在8月份TheGraph处理的查询总量达40亿次,9月份查询总量达76亿次。

除了Chainlink、TheGraph等一批和DeFi密切相关的“中间组件”在2020年趋于成熟外,Filecoin、Polkadot、Dfinity等更为底层的公链也在2020年陆续上线主网或者完成主要开发。

所以说,DeFi热潮发生在2020年,其深层原因同样离不开底层技术走向成熟。

六、制约高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DeFi虽然在202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较传统金融,其规模仍然非常有限。在增长变慢的阶段,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疑问,这种滞缓是螺旋上升的正常喘歇还是泡沫破灭前的大厦将倾?DeFi持续性和根本性的需求是什么?需求的天花板在哪里?政策不明朗、风控不完善的DeFi真的有可能在未来走向主流吗?

为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四个方面总结出制约DeFi高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监管

“DeFi与传统金融的碰撞和融合”将成为DeFi未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区块链本身具有抗审查性,这对金融监管机构也提出了较大挑战。2020年,市场上假借DeFi概念进行非法集资的资金盘屡见不鲜。这类“假DeFi项目”往往先通过诱导宣传和发行加密货币揽来用户的ETH、稳定币等加密资产,再通过混币等手段转移所得资产或在场外套现为法币,加大了执法机构追溯、反的难度,同时也对DeFi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即便是“正经做事”的DeFi项目,由于所处于属性特殊的金融服务领域,依然面临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同时受限于团队自身的能力局限,需要code以外的law来约束和规范。

DeFi如何接受监管,上级机构如何在链上参与审查,何种注册和备案制度适用于原生DeFi项目……这些问题都将决定DeFi未来的发展。

2.安全

很多人“抗拒”DeFi是因为处于初期阶段的DeFi项目们看上去很像是“博高收益、但本金”的投资游戏。据Odaily星球日报不完全统计,从二月借贷及交易协议bZx被盗,到年末明星保险项目CoverProtocol崩盘,2020年DeFi领域内已发生了四十余起攻击事件,损失金额高达1.774亿美元。事实上,在DeFi热潮下,市场投机性极高,很多项目方担忧错过机遇期,往往忽略代码审计,用户又因追求高收益忽略安全问题,这些都是DeFi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根据具体事件发生的不同起因,我们将所有攻击分为了技术因素、金融因素、人性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四大类,并复盘了各类事故背后的逻辑和后续,总结出一些安全建议。感兴趣的读者欢迎点击阅读本报告的延伸篇《DeFi之暗面——HackFi》。

3.市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专家和民众都将比特币认定是金融局。即便到了2021年,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有清晰认知的人依然是少数派。因此,社会上对DeFi存在普遍误解,也并不奇怪。显然,目前大众对DeFi认知远远不够,DeFi也距离传统意义的“普惠”相去甚远,仅仅把握住了“币圈”的一小部分用户。“DeFi究竟服务于谁”是服务提供方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2021年,项目们要想破局,更需认准投机之外的市场需求,找到更广大的用户群体,维护项目的形象和信誉,加强用户教育,提升社会认知。

4.体验

“太难用了”是很多圈内用户对DeFi产品和服务的初印象。尽管2020年,在造富效应的吸引之下,不少“老韭菜”愿意尝试并投身于“挖矿”中。但有限的服务语种、拗口或自造的金融术语、不友好的UI、低效的底层系统支撑、拥堵期高额的手续费、匮乏且不及时的客户服务等依然构成“新韭菜”入场的种种阻碍。站在产品功能的角度,虽然不乏自称“一站式平台”的DeFi项目,但各主要垂类目前仍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用户不仅要频繁转出转入才能使用不同服务,甚至还需要兑换或持有更多的新币种,徒增风险。

七、未来的演进方向和行业新机会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批评”过后,我们更希望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会在2021年重点关注解决DeFi原生问题的方案,这也将是DeFi行业新的机会点。

1.安全方面

链上合规的探索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兼CEOHeathTarbert在近期的活动中讨论到DeFi。他认为,DeFi的整个理念是革命性的,且最终可能导致金融系统和传统参与者大规模的非中介化。DeFi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系统性风险,因为我们没有将金融体系集中在这些全球性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机构中。但是Tarbert预计这种转变不会立即发生,可能需要“数十年之久”。

此外,作为监管机构,Tarbert表示应该期待DeFi的发展和成长,“每个监管机构都需要努力确定DeFi如何适应自己的管辖范围。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行业将需要弄清楚如何确保市场完整性和消费者保护。这些都是监管机构未来要关注的领域。”可见,监管方也在跟随行业一同成长。同时,一些头部链上分析企业,不仅在协助监管“整治”行业,也在与监管一道探求更适用于区块链项目的监管方式。

测试与审计的必要性

对于大多数项目方而言,安全远远排在增长之后。而真正有长远发展目标的团队,应在产品上线前预先进行充分测试,尤其是要测试极端情况下的协议承压状况;此外,项目方有必要寻求专业的、有经验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协议进行全面审查,后续也可以通过一些Bug赏金计划来积极调动社区力量;鉴于一些经典的攻击手段相对而言有迹可循,项目方或许还可以针对一些特定的被黑场景提前部署灾备方案,以便在意外发生时快速做出反应;针对自身业务和DeFi的特性,应充分考虑到可组合性风险。

在这一过程中,靠谱的审计机构将积累案例与经验,服务于更多新兴项目。

另外,站在项目治理的角度,团队的责任制和社区成员的自由度终将达成更完美的平衡。

类保险服务的潜在空间

虽然NexusMutual和CoverProtocol等保险项目在2020年都没有逃过黑客魔爪,但DeFi保险赛道绝不会就此消寂,未来DeFi领域的保险服务一定会日益完善,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投保,以规避潜在的黑客攻击风险。DeFi保险、衍生品市场依然处于空白状态,2021年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2.技术方面

跨链推动生态融合

这届DeFi狂欢中,最令人苦恼的莫过于以太坊网络的拥堵以及高昂的gas费用。虽然目前ETH2.0并不可用,但主打跨链功能的高性能网络正在蓬勃发展,未来将成为承接以太坊价值溢出的重要通路。目前,Bancor宣布增在探索通往波卡跨链桥的开发。此外,1inch宣布由其开发的自动化做市商协议Mooniswap将同时部署在NEAR上,以探索NEAR和以太坊互操作性的各种可能性。开发者寻找新底层、迁址新生态将是2021年DeFi扩大规模的重要方向。

扩容提高区块链性能

伴随区块链发展,技术难题有望被加速解决。目前以太坊已经踏上2.0升级之路;“跨链之王”波卡也即将开始步入落地阶段,在推进Web3.0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主攻分片的Near、Layer0的Marlin等一众不同的扩容解决方案也有所进展。虽然路径不同,但皆剑指“高速、低手续费”,这些扩容方案正在为DeFi下一轮爆发铺平跑道。

支撑组件伴随DeFi成熟

2021年,我们对预言机、检索器、链上身份、链上征信等一系列“DeFi组件”继续抱有期待。这些“工具”正在为DeFi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也在为下一个爆款产品提供可能性。

3.产品方面

固定/浮动收益的拆分

面向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一部分DeFi项目正从收益率的层面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满足多元需求。我们判断,DeFi在2021年会更趋向传统金融领域,在产品上分拆出短/中/长期、固定/浮动收益等不同类型。

流动性的进一步释放

质押作为多项金融业务的基础,降低了资金利用率。而释放流动性,将资金利用率发挥到极致也是DeFi圈内追求的方向之一。

易用性、UI、客户服务的升级

在易用性和客户服务方面,DeFi产品其实与互联网产品的目标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业态的集成与多元化

目前DeFi领域的主要场景仍然围绕交易、借贷、理财等,其余业务类型的市占率并不高。2021年,我们将见到更多传统金融业态被复制到去中心化世界。同时,形态各异的业态有望被集成到同一套服务体系内。自此,用户无需在各平台间切换,即可完成各类操作。大型CEX和资管方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只不过,处于竞争环境中,各家发行的代币和不同的资金渠道仍然在“割裂”市场。

跨领域融合

当前DeFi产品透出的“投机”气息较浓。投机需求固然是重要需求,但过度追求高收益并不利于平台的长期稳健发展。2020年下半年,我们见证了NFT、游戏、甚至广告领域在借鉴DeFi的挖矿玩法,以增强用户粘性。这些非金融领域的融合为DeFi带来了更“佛系”的变种。“DeFi圈外人”也可以不是出于投机,而是借着游戏乐趣、收藏之心、真实业务需求潜移默化地成为DeFi和代币经济的用户。

4.代币方面

更巧妙的代币分发

2020年,项目方们深刻认识到挖矿、空投可以为自己带来流量、用户以及曝光量。而2021年,关于挖矿分发代币和空投将出现更高级的玩法。

更灵活恰当地应用协议标准

很多公链在2020年找到了新定位,也建立起一些并不类似ERC20的协议标准。2021年,在ERC20、ERC721、ERC777之外,将有不同种类的代币发掘出DeFi还未被大众意识到的新需求。

最后作为总结,DeFi正如一片刚刚开始垦殖的“新月之地”,各式各样的重要创新在不断涌现,我们期待着它的扩张和对传统金融的征服,也祝愿投资者在2021年多多发掘优质项目,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5:39ms